多读书总没错的,你看王维用一首诗救了自己性命
在古代,9岁会写诗,15岁到京城闯荡,21岁考中进士当上官。
王维活成了所有诗人想要的模样啊。
出身名门望族,长得帅,写得一手好诗,字画功夫一流,还有音乐天赋,导致京城那些见过大世面的人都捧他为“全才”。
见到王维第一句就是:我是你的粉丝,我会背你17岁时写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不信,你听!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这里的山东,不是山东省,是指华山东面,王维的家乡,山西太原。
想家归想家,京城还是很好混滴,王公贵族们很稀罕王维,所以他在上流社会混得是风生水起。
就连看到王爷强娶别人的妻子,他都敢写诗吐槽。
从这里能看出来,王维是个很有正义感的人,如果他当了大官,是不是能帮助朝廷更好地治理国家呢?
史书写的是,王维21岁考中状元当上音乐官。
因为那会儿流行找大佬举荐,搏个“一炮而红”;所以,民间也有很多人认可这种版本:
说王维通过各种关系,带着诗作见到了玉真公主,玉真公主看到这么有才华的靓仔,直接就给内定了那一届的状元。
十多年后,也是玉真公主捧红的另外一位天才:李白。
咱们回想一 下,好像能写好诗的人,就没一个过得像样的,似乎越憋屈,诗越写得好。
王维也有过低谷期。
当音乐官,管歌舞也就几个月的时间,一个小弟把专给皇帝表演的“黄狮子舞”私下做表演,因为“坏了规矩”而连累王维被贬。
王维受打击了,开始对官场失去信心,开始四处闲逛,加上年轻有身傲骨,索性玩辞职。
在江南碰到了同样是搞音乐的李龟年,两个人难舍难分的,于是, 王维写下了这首《江上赠李龟年》,也就是《相思》。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等王维再回朝廷做官,已经是30来岁的中年人了,没高兴两天,妻子又去世了。
很是伤心,以致他终生都没有再娶。
妻子走了没多久,王维的两个知己:孟浩然和张九龄也走了。
王维开始佛系了:什么命运啊生活啊,爱咋样咋样吧!
他被安排去边塞慰问将士,在去的路上,他想的不是“怎么给部队打鸡血”,而是想着"找什么题材写什么诗"。
咱们就说这首《使至塞上》,景色那叫一个壮丽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现在听起来都有很强的画面感对吧。
从边塞回去,有年轻人请教王维:怎么样才能像你一样成功?
他写了首《酬张少府》:晚年唯好静,万事不关心。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意思是,我现在啥事都不关心,也没啥好分享给你的,我只知道我马上又要归隐山林了。
别人归隐,是没得选,像王维这样在官场混得不错的人,选择归隐,那叫玩高端养生项目。
别人归隐,住茅草屋;王维归隐,在陕西买地1万5千亩。
王维亲自搞设计和装修,造了这座赫赫有名的历史上第一个别墅:“辋川别业”,大大小小的风景区有20多个,三两天参观不完的那种。
原本是想给他母亲奉佛修用的,他母亲没修成佛,王维倒是把自己修成了“诗佛”。
他的诗中,常用“归”、“坐”、“空”这样的文字,使得诗文更加具有禅意了。
比如《辋川别业》中的:“不到东山向一年,归来才及种春田。”
比如《终南别业》中的:“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再比如《山居秋暝》中的:“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最后比如《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王维偶尔出去找朋友玩,要写个诗送个别什么的,劝酒都是很佛系。
咱们看这首《送元二使安西》说的啥?
这座城市早上刚刚下过雨洗去了灰尘,酒店旁边的柳树特好看,咱再喝一杯吧,你出了这个酒店往西走可就没有老朋友。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只不过呢,“佛”久了,就有职业病了。
王维打坐的时候过于专心,“安史之乱”爆发了,官员们都跑光了,他反应太慢,被安禄山逮个正着。
安䘵山虽说是个野蛮人,也早就知道王维的名气之大,才华之高,就威胁他给安家当官搞政治。
王维不是没有拒绝过,他说:“我身体不好,出不了主意,干不了活”。
安禄山说:“没关系,你活着就行,总有能出力的时候”。
王维就这样好死不如赖活着,没过多久,长安被收复,王维却被当成“卖国贼”,理当论斩。
当时,王维的弟弟平乱有功,力保王维是“一颗红心向大唐”,皇帝也清楚王维的名气,最终没杀他,就连他原来的官职都没动。
其实,最关键是王维被安禄山软禁在洛阳寺庙的时候,写的这首《凝碧诗》救了自己的命,也救了自己的前途:
“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官何日再朝天?秋槐叶落深宫里,凝碧池头奏管弦。”
他表达的是:战争多苦啊,大家多想念天子啊,秋叶飘到寂寞的深宫里来了,姓安的却天天让人在凝碧池畔搞表演,看得我好郁闷。
幸好大唐回来了,王维又可以回到他的超大别墅隐居了。
有过前面这些特殊的经历,王维再写诗就更有立体感了,还有声音的加入。
不信,你仔细听这首:《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人一安静下来就连桂花飘落都能知道,大山里空空的特别寂静,就连月亮出来都能吓到鸟儿,时不时在这春天的溪涧中鸣叫。
多美的诗啊,像画一样。
对了,那首《画》也是王维写的。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王维和孟浩然这一对好兄弟,被后人并称“王孟”。
同样是诗出“山水田园诗派”,专家学者们认为孟浩然是“仕隐双失”,认为王维是“仕隐双得”。
孟浩然的诗,大多在旅途中写的,不是真正想隐居,真正是想当官,求官不成,隐居也没隐踏实,是个率真的人。
王维的诗,大多是在隐居时写的,是真正的有钱有闲,半官半隐,处事圆滑,官场也如意,是个复杂的人。
关于“复杂”,举个小小的例子。
张九龄是王维的恩人,也是王维的好友,但是张九龄被贬的时候,王维为了不受牵连,还讨好过张九龄的死对头李林甫,即便李林甫是个大奸臣。
我曾经在一本书上看到这样一段话:
李白是天才,有啥说啥,想说啥就说啥;
杜甫是地才,不管自己是啥,混得是个啥,始终忧国忧民忧天下;
王维是天地之间的人才,做事非常理性,做人非常低调,更适合咱们现代人模仿和学习。
那么,你学废了啥?
好了,这期“写诗像画画,画画能像诗”的王维,就讲到这里。
关注我,下期咱们讲不喝酒就不写诗的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