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那些人拼命读书,为了啥?当官
但是,当官哪那么容易啊!
有不喜欢当的,有当腻了的,有当不好的,有当好了被人陷害的,还有就是孟浩然这种:当不上的。
当不上官,就跑到山沟沟里隐居呗。
出门,那叫游山玩水;不出门,那叫农家乐。
山水田园诗人孟浩然,是李白的偶像,也是咱们这些想躺平摆烂的现代人的偶像。
李白夸孟浩然:“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意思是:孟浩然就像高山一样挺立不可攀,只有跪着赞美他高洁的份儿。
一听“孟浩然”这名字就觉得仙气飘飘对吗?
书香之家取名字就是不一样哈,他爹认定他们是孟子的后代,“浩然”二字就是来自孟子说过的一句话:“吾善养吾浩然之气”。
孟浩然也很清楚他爹望子成龙:好好读书,以后考科举或者被人举荐当个官啥的。
只不过呢,孟浩然去鹿门山逛了一圈,就被美景给带偏了。
不停地念叨:这要是我家多好!这要是我家多好!
仔细一想,虽不是我家,但我能把它变成家啊。
我住这里不就行了,于是,赶紧拉上好朋友张子容。
朋友们,22、23岁正在蹦迪熬大夜的年纪啊,他们学偶像隐居!是不是牛?
孟浩然在这大山里的睡眠质量,就像回到了婴儿时期!不写首好诗怎么对得住这么这么新鲜的空气呢?
你已经猜到了对吧,咱们来复习一下3岁小孩都会背的《春晓》。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张子容也就陪他住了一年,下山考进士去了。
孟浩然也开始不定时沿着长江旅游,搞人脉关系,“以求进身之机”。
咱们说能隐居的人,内心一定是看淡名利的对吧?
只活了51岁的浩然,半生在隐居,半生在旅游+找工作,三种状态自由切换,无限循环。
没错,淡泊名利的人也要找工作,也需要在社会上证明自己的价值,也需要找成就感来支撑自信。
28岁那年,孟浩然在洞庭湖看荷花,遇到大丞相张说,一心求见,最后连和都没求到。
拒绝的理由很简单:不认识,没听说过。
没找到工作,继续写诗继续浪,山山水水我最爱。
那会儿可不像现在啊,自驾游说走就走,高铁一上一下就到了。
光是江浙沪包邮地区,孟浩然同志就去了三次,也写了好多好听的诗,对,孟浩然的诗就是好听。
你介意和我一起再背一次《宿建德江》吗?
不介意,好的。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意思就是,独在异乡为异客,想家想得我发愁。
孟浩然因为豪爽的性格,一路结交了包括李白、王昌龄在内的几箩筐的好朋友,好诗也写了几箩筐。
比如《送朱大入秦》:游人五陵去,宝剑值千金。分手脱相赠,平生一片心。
真诚不?太真诚了!随身带的价值千金的宝剑,说送就送,半秒不带犹豫的。
问题来了,这么多朋友要离别,要去千里之外,孟浩然再多家当也不够送的吧,他不穷谁穷?
对孟浩然来说,身外之物再贵重也无足挂齿,作为读书人要是没当过官,那才叫遗憾。
39岁的时候,又铁了心去考科举,没中。
“塞翁失马”,也不全是坏事,因为,孟浩然就是在这时候结识的王维,关系好到什么样儿?
这对兄弟就差个结拜仪式了。
“是兄弟,就拉我一把。”
当时在皇宫管歌舞娱乐的王维,也真是够义气。
王维把孟浩然带进官员办公的地方长见识,哪知道皇帝刚好来他的办公室视察工作,吓得孟浩然直接钻进王维的床底下。
要知道,这私自带外人进宫可是违规的,王维主动跟皇帝交待自己的错误,毕竟他不敢隐瞒,也隐瞒不了,有那么多人看着呢。
皇帝一听是孟浩然,倒是很高兴,说:浩然的诗早有耳闻,就是没见过真人,今天也是巧,正好见见。
孟浩然紧握着床脚不敢出来,被王维连拖带拽给扯出来,毕竟,这对孟浩然来说是多么难得的展示机会啊!
皇帝让孟浩然吟诵一首新作,这要是换了别人,就算再紧张,把自己写过的满分作文拿出来念一念还是可以做到的吧。
谁知道孟浩然把之前没考中科举的牢骚说出来了,也就是《岁暮归南山》这首诗:
“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几个意思呢?说的是我以后不给朝廷写信了,我要回山沟沟隐居,反正,我又没什么才华,皇上也不要我,我身体也不好,朋友们都离我远远的。
这话说得那叫一个莫名其妙啊!皇帝一听,血压轰隆隆就上来了:“卿不求仕,而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
意思是:你连个简历都不投,我也不知道你什么情况,没工作还怪我喽?
确实啊,皇帝很冤枉,很生气,很.....反正“拜拜”都没说一句,就走了。
“不才”是想表示谦虚,“明主”是想拍皇帝马屁。
谁知道这些个字组合在一起,又是在那样的场景说出来,就有了这么奇妙的效果。
这就相当于,你终于有机会跟日思夜想的女孩表白了,你开口却说:我以后都不会来找你了,我人穷又丑,1米49,反正你也不要我,我朋友也不喜欢我.....
人家女孩会不会觉得你是精神有问题?
这是孟浩然离皇帝最近的一次,也是离当官最近的一次。
就这么好的机会没抓住,似乎注定了,不管他后面再怎么折腾也当不上官。
比如,他有特意去洞庭湖跟丞相张九龄求职,留下了一首诗给咱们背:《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涵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意思是,张大大,我也想当官,求带。
结果嘛,咱们都知道了,张九龄没带。
像曹三御史、刺史韩朝宗这些大佬愿意带孟浩然玩,孟浩然又不答应了。
咱就说韩朝宗吧,连李白都看不上,唯独对孟浩然迷之欣赏。
本来约好了赴京参加个饭局,并向朝廷推荐他。
孟浩然心想,我上回直接找的丞相张九龄都没成,你只是刺史,肯定也成不了。谢谢你好心人,我放鸽子了。
然后,孟浩然就又打着旅游的旗号去找工作了。
孟浩然在武汉和李白重逢,得知他又要去江浙沪包邮地区,李白在分别的时候就写了这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再然后呢,回去搞农家乐了,不是开餐馆搞民宿哈,就纯粹坐在家里乐,请朋友来,或者到朋友家去,反正挺忙的。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可惜,还没“待到重阳日”,刚刚又被贬的王昌龄顺路来看他,两人喝高了,背上长着毒疮的孟浩然没忌口,吃了医生不让吃的东西,上天堂了。
世人都爱孟浩然诗作的简单和清新,其实是爱他的真诚吧。
好了,这一期“面试恐惧症患者”孟浩然,就讲到这里。
关注我,咱们下期讲他的好兄弟“诗佛”王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