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人可以称为圣人?
比如:文圣孔子,武圣关羽,诗圣杜甫。
杜甫之所以能被称为圣人,就是因为他的家国情怀,人格高尚。
咱们先上一首《春望》聊表敬意吧。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看着被战乱破坏的国家,杜甫泪流满面,愁得白头发掉得非常快,连簪子都用不了。
这场面,要是少年时的杜甫能提前知道,肯定会拼命给全世界按下暂停键的。
杜甫祖籍湖北,出生于河南;家里世代为官,条件优越,小时候就饱读诗书,见识非常广,是远近闻名的小天才,来往出入都是官家富商。
19岁那年,杜甫去做驴友了,到处游山玩水。
有人疑问了,说诗人怎么都喜欢浪?其实真不需要啥理由,那会儿想做文艺青年,就流行这么玩。
玩了5年,杜甫又跟风去考科举,没考中。跟玩儿似的,杜甫也没在意,继续出去浪。
毕竟,家里又不是没那条件,他爹是兖州司马,管一个州的马匹呢,也不在乎杜甫这只小野马怎么个浪法。
这次的浪,浪了8年。
做人最重要是开心嘛。
杜甫在这8年间写了非常多的好诗,比如说这首《望岳》。
咱们爬泰山,要么说:好累,要么说:这山才是山。
杜甫说“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没过两个月,豪情壮志的杜甫遇到了被皇帝开除官职的偶像李白。
面对天王级巨星,杜甫也没怂,更没有巴结讨好,关键是他没有这本事,从小就有比他大很多的名人屈尊来跟他结交。
所以,杜甫才被外界冠名“结交皆老苍”,这不,大他11岁的李白,跟他玩得可好了。
杜甫带着李白在河南游览了个痛快,两人是无所不言,途中还去会见了高适,三个人白天游山玩水,晚上“斗地主”。
分别的第二年,杜甫和李白又在山东见面了。 是不是缘分?是缘份就一起去求仙炼丹吧。
所以,两人又一起返回到河南的王屋山求见仙人,结果求了个“开心一头包”,被蜜蜂蛰的。
至此,杜甫34岁,一生的浪漫和自由、一生的惬意与潇洒到此为止。
杜甫悲惨的下半生开始了,杜甫的伟大也开始了。
首先, 中年杜甫“举进士不中第,困长安”,因为李林甫那个奸臣当道,各种编剧情,反正吧,就没一个人通过海选。
然后,杜甫又千方百计找人推荐自己,是磨破了嘴,又跑断了腿,总算得到了皇帝的赏识,让他排队等分配工作;又还是李林甫那个奸臣,分配杜甫没有官当。
李林甫为了啥?
不管是杜甫,还是谁甫,优秀的人一旦上位,李林甫就大权不保,所以他必须阻止啊。
杜甫在长安整整十年,最终谋到一个仅仅是八品下的“兵曹参军”,这还是他拒绝做九品“河西尉”再给分配的。
收税,征兵,欺压百姓的活儿,杜甫哪愿意干?之前高适大哥就做过一段时间,受不了辞的职。
其实,这个管马匹的活儿,杜甫也不愿意干,但是为了生计,没办法。
咱们知道杜甫44岁之前,一直没工作,当官的爹也去世好几年了,到这时候,杜甫的口袋比脸还干净,有个班就先上着吧,放假还能回去看老婆儿子。
哪知道,杜甫第一次放月假探亲就撕心裂肺,因为小儿子饿死了。
悲愤交加的杜甫,结合长安十年的经历和回家路上的见闻,写下了千古名篇:《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每当咱们看到娱乐圈某些明星奢侈挥霍,就会想到这句对吧。
也还是杜甫44岁这一年,安史之乱爆发了。
皇帝带着杨贵妃跑路了,没跑成的就当了俘虏;
像王维这样有名气的被抓去当谋士,杜甫这样比芝麻还小的官,就没有被囚禁,杜甫找个机会溜了出来,自此,无时无刻不忧国忧民。
面黄肌瘦的杜甫花了2年的时间,见到了新皇帝。
新皇帝以前就听老皇帝说过:杜甫是有才华的人,又看他衣服破破烂烂来投奔自己,挺感动的,就封他个责任很大的小官:“左拾遗”。
工作内容就是:给皇帝提意见,找错误。
说到这儿,你又猜对了,耿直的杜甫经常挑皇帝的刺,把皇帝惹得很恼火。
最要紧的一次,皇帝直接就是要问斩,因为杜甫救了被打入“冷宫”的前任宰相,那感觉就像对着干。
万幸有宰相张镐出面求情,力保杜甫的小命,这才求了个“被贬”,而不是“被杀”。
官场比战场还要残酷阴暗,杜甫辞职不干了,48岁的他开始各地投靠之旅。
最后,辗转到了成都,靠着亲友粉丝们出钱出力,盖了个草屋,也就是现在的著名景点:杜甫草堂。
去过的朋友都知道哈,一进门就能看到一座雕像,老年杜甫瘦得皮包个骨。
虽然有个地方落脚了,生活还是很艰苦,秋天的风雨稍微大那么一点点,草屋就能破。
看着饥儿老妻,胸怀大下的杜甫彻夜难眠,写下了千古名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其中最为著名的两句诗,感动了后来的亿万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他后来写的《登高》,更是成为了千古绝唱。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安史之乱结束后,欣喜若狂的杜甫写下了这辈子最开心的一首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首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忧国家之忧,喜国家之喜的杜甫,这时候走个路都像跳舞。
在四川漂泊了八九年的杜甫,赶紧带着老婆孩子收拾了点旧衣服回中原。
这一路上,因为实在是太穷了, 各种曲折坎坷,不但不能北归,还被迫更往南行;
杜甫投靠不顺,又遇暴雨,5天没吃到东西,当地一位姓聂的县令粉丝派人送来酒肉才救了他。
59岁那年冬天,在湖北湖南漂泊了两三年的杜甫,死在了一条由长沙到岳阳的破船上。
去见他的好朋友们了:王维,李白,高适,岑参。
王维是佛家田园诗派,李白是道家浪漫主义诗派,高适岑参是边塞诗派,杜甫呢,儒家现实主义诗派。
他的诗题材广泛,上到王公贵族,下到贩夫走卒,全是以个人视角在真实记录,写景,写物,写人,写心情,写命运。
以致于一提到杜甫,很多人就感觉到“悲苦”。
要不,咱们来复习几首杜甫愉悦时写下的诗吧。
首先是《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一句一景,美好又畅快。
然后是《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春雨被杜甫写得如此可爱,后来,越来越多的人用“润物细无声”来形容某人不动声色的善良。
再然后是《江畔独步寻花.其六》: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黄四娘,是杜甫住成都草堂时的邻居,这首写景的小诗别具情趣。
最后是《赠花卿》: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这样的诗句,现在有一些人用来形容偶像明星歌唱得很好。
鲁迅评价李白站得高,杜甫站得远,似乎不是古人,就好像今天还活在我们这些人堆里一样。
好了,晚景凄凉的“诗圣”杜甫,就讲到这里,关注我,下期咱们讲“一日看尽长安花”的“诗囚”孟郊。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之一千多年后》 二十多年筑高阁, 广厦安得满城郭。 子美先生今当羡, 时下寒士欢乐多……
注解发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