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年6月5日晚,在杭州聚丰园,有一对新人正在举行订婚仪式,这场订婚同时也传遍了全城。
订婚的男主人公是当时著名的才子郁达夫,女主人公则是有“杭州第一美人”之称的王映霞。当时,郁达夫31岁,王映霞19岁。
图|王映霞
郁达夫与王映霞的初次见面是在1927年初,当时在上海马当路尚贤坊40号,31岁的郁达夫穿着妻子孙荃从北京寄来的新皮袍登门拜访老朋友孙百刚。
在这里,他第一次见到了才年仅19岁出落得亭亭玉立的王映霞。不知是不是有意的,郁达夫对王映霞说:“我觉得从前在什么地方见过王小姐,好生眼熟。”看来,在搭讪这个套路上,郁达夫这位才子倒也没开发出什么新意。
两人的这次初相识,着实让郁达夫的内心激动了很久,当天,他就在日记中写下了这样的话:我的心被映霞搅乱了,南风大,天气却温和,月明风暖,我真想煞了映霞,不知她是否也在想我,此事当竭力进行,求得和她做一个永久的朋友。”
此后,郁达夫便开始积极追求王映霞,情书就像雪花般纷至沓来,不得不说,文艺青年的情书写得确实情意绵绵。
“为你,我情愿把家庭、名誉、地位,甚而至于生命,也可以丢弃,我的爱你,总算是切而且挚了。”
“我从没有这样地爱过人,我的爱是无条件的,是可以牺牲一切的,是如猛火电光,非烧尽社会,烧尽自身不可的。”
就在这多封情书下,王映霞接受了郁达夫。
身为郁达夫的原配妻子孙荃,面对丈夫的移情别恋,她不是没有抗争过,可是无济于事,最后结果只能是最终以牺牲自己,成全了他的“爱”。
王映霞与郁达夫结婚后,生活非常幸福,王映霞对郁达夫也无尽地满意,甚至还在自传里写道:
每月开支为银洋200元,折合白米二十多石,可说是中等以上家庭了。其中100元用之于吃。物价便宜,银洋1元可以买一只大甲鱼,也可以买60个鸡蛋,我家比鲁迅家吃得好。
物质生活满足,彼此还很相爱,这场婚姻应该以白头到老为结局才对。可是故事往往不是这样。
婚后不久,两人便开始有了裂痕。王映霞作为杭州城有名的美女,非常擅长交际,她本人也非常喜欢交际,但是,郁达夫却不喜欢,不同的性格也终于使得婚姻变得更加坎坷。
郁达夫反感这种交际生活,也许是为了逃避,郁达夫竟然应福建省主席陈仪之邀,南下任省政府参议去了。
把如花的妻子放在家里,自己南下任职,郁达夫这心也是真大。
图|郁达夫与王映霞
夫妻二人分隔两地后,一个叫许绍棣的男人走进了王映霞的生活。以王映霞的条件,身边一直就不缺乏爱慕者,夫妻二人的裂痕,正好给了其他男人可乘之机。
终于,郁达夫还是知道了,气愤之下,他在《大公报》刊登“寻人启事”:
“王映霞女士:鉴乱世男女离合本属寻常,汝与某君之关系及携去之细软衣饰金银款项契据等都不成问题,唯汝母及小孩想念甚殷,乞告以地址。郁达夫谨。”
一时间,舆论哗然,王映霞作为当时的知名人物,被丈夫如此报道无异于颜面扫地,气愤可想而知。
后来面对来接自己回家的郁达夫,王映霞只抛出一个条件,必须登报道歉。
然后就有了又一则“道歉启事”:
“达夫前以神经失常,语言不合,致逼走妻王映霞女士,并在登报寻找启事中,诬指与某君关系及携去细软等事。事后寻思,复经朋友解说,始知全出于误会。兹特登报声明,并深致歉意。”
随后二人和解,重归于好。从这件事可以看出,两人都没下决心离开对方,但是经此一事,婚姻也就有了不光彩的一幕,裂痕也就存在了。
图|郁达夫(左一)
这场风波过后,没过多久,又传出王映霞与戴笠的风波,更让郁达夫怒不可支。
郁达夫又在报上登出“警告逃妻”的启示,又使得王映霞颜面尽失。这次又换成戴笠通过中间人来做郁达夫的工作,郁达夫又在报上登出“道歉启事”,王映霞也写了一纸“悔过书”,双方于是言归于好。
我估计你也有这个想法,就是郁达夫怎么一遇到这事就会登报,先登报警告,然后又登报道歉,同一个手法,连续用了两遍。
为何郁达夫会如此?爱之深,恨之切,在这场婚姻中郁达夫是非常矛盾和纠结的。
都说再一再二不再三,但是这事还偏偏有第三次。
为了远离是是非非,也许是为了挽救婚姻。1938年,郁达夫带着王映霞来到新加坡宣传抗日。结果在新加坡期间二人彻底反目,郁达夫发表了震动文坛的大作《毁家诗纪》。
在《毁家诗纪》中,郁达夫似乎要把多年的不满和抑郁一语道出,大书王映霞如何红杏出墙,并痛心疾首地指出王映霞在情感上对他的背叛是导致“毁家”的重要原因。
而王映霞这边也不甘示弱,以《一封长信的开始》和《请看事实》予以反击。
这场文字大战终于让二人分道扬镳,1940年3月,王映霞与郁达夫在新加坡协议离婚。
图|王映霞与钟贤道
离婚两年后,也就是1942年,王映霞第二次步入了婚姻,与钟贤道结婚,经历了第一次轰轰烈烈的离婚,王映霞在内心极度渴望安稳的生活,而钟贤道的一句话,也深深的打动了王映霞:
“我懂得怎样把你已经失去的年华找回来。请你相信我。
与第一次婚姻不同,这次的婚姻极其安稳,两人恩爱有加,共同走过了38年的春秋,直到1980年时钟贤道去世。2000年,王映霞病逝于杭州,终年92岁。与钟贤道合葬于杭州南山公墓。
而郁达夫的生活则没有那么顺利,1945年,在苏门答腊丛林,郁达夫被日本宪兵枪杀,年仅49岁。当然这只是一个说法,关于郁达夫的离世,至今都是个谜。
图|晚年的王映霞(前排左一)
而对于郁达夫,王映霞曾这么评价:“我想要的是一个安安定定的家,而郁达夫是只能跟他做朋友不能做夫妻。”
晚年的王映霞回忆:“如果没有前一个他(郁达夫),也许没有人知道我的名字,没有人会对我的生活感兴趣;如果没有后一个他(钟贤道),我的后半生也许仍漂泊不定。历史长河的流逝,淌平了我心头的爱和恨,留下的只是深深的怀念。”
我不想评价王映霞的第一段婚姻,因为婚姻,永远是最难说清楚的家务事。你说王映霞不爱郁达夫,可她毕竟为郁达夫生育了五个孩子。
1992年,郁达夫的大儿子郁飞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的父亲是一位有明显优点,也有明显缺点的人,他很爱国家,对朋友也很热心,但做人处世过于冲动,以至家庭与生活都搞得很不愉快。他不是什么圣人,只是一名文人,不要刻意美化他,也不要把他丑化。”
问世间情为何物,一物降一物。那时候的文人才子都喜欢娶美妻娶交际花,郁达夫与王映霞,还有更广为人知的徐志摩与陆小曼,都在昭示一个道理,如果没有真本事,最好不要招惹这些交际花,真不是普通人能降服住的。郁达夫客死他乡,徐志摩飞机失事,与他们各自的婚姻都有直接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