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去年游故宫,在进养心殿前,如果不是导游提醒,我还真的没有注意到,宫墙旁边依附着的一排小房子,竟然就是大名鼎鼎的军机处——清朝的最高权力机构。
军机处,名字挺响亮,其实在当初成立时权力是有限的,仅仅是为西北用兵所设立,就是一个协助雍正处理军务的地方。所以雍正朝的军机大臣,不过是传旨办事,对制定政策起的作用不大。
军机处的权力扩大是在乾隆时期,不仅人数扩充了,处理的事务也扩大了好几倍。据《清史》记载:
(军机处管理的范围)内而六部卿寺,暨九门提督,内务府太监之敬事房,外而十五省、东北奉天、吉林、黑龙江将军所属,西南至伊犁、叶尔羌将军、办事大臣所属,迄至四裔诸属国,有事无不综汇。
不仅朝廷六部、各省督抚……,军机处有权管理,就连太监敬事房的事,军机处都要过问一下,可见军机处的权力多么广。
和珅
军机处的权力巅峰是在和珅担任军机大臣期间,不仅权力广大,而且和珅要求:凡有奏折令具副本关会军机处。如此一来,军机处不仅参与决策,还实际掌控了信息渠道,皇帝被操纵的风险大大增加。
等到和珅倒台后,嘉庆对军机处制定了各项制度,加以约束,道光帝时期,道光皇帝更是规定各处发往军机处的奏折必须先经皇帝之手之后,军机大臣才能阅览。断绝了军机大臣先于皇帝掌控信息的渠道。
等到慈禧独揽大权后,军机处的权力更是被大为削弱,根本不能与乾隆时期可比,但是权力虽然有所减少,仍然是最重要的权力部门。
但是这么一个重要部门却始终是个临时机构,军机大臣既无品级,也无俸禄,说白了就是没有编制,而且办公地点(就是那排小房子)也不称府衙,而只称值班房。
军机大臣这个职位都是其他府衙的大臣兼任,比如和珅刚开始就是户部右侍郎兼军机大臣,领的只是户部右侍郎的工资。所以,军机处在权力上虽然是最高权力机关,但在形式上始终处于临时机构的地位。
为什么皇帝始终让一个临时机构充当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答案是方便皇帝集权,因为是临时机构,所以根本没有完整的人事任免制度,军机大臣完全由皇帝自由任命,反正都是兼职,而军机大臣只是承旨办事而已。
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
所以清朝的军机处与明朝的内阁完全不同,明朝的内阁是有比较大的决策权的,可以决定国家政务。
特别是遇到嘉靖、万历这样不愿意上朝、不怎么管事的皇帝,内阁就有很大的决策权。所以别看和珅时期军机处权力很大,但说到实权,都集中在皇帝手里。
因此,军机处的设置可以说是中国几千年来的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峰的重要标志。
张之洞
而且清朝的皇帝也非常重视军机处,除了军机处的工作人员,其他人一概不能进军机处,乾隆曾亲自给军机处立规矩:
不奉圣旨,擅入者,斩。
正是这条规定,多年后,湖广总督张之洞奉诏进京商议官制改革,在军机处门前,任凭军机大臣庆亲王奕匡怎么喊张之洞进去(奕匡估计是忘了),张之洞在军机处门前愣是没敢迈步,也幸亏张之洞反应的快,不然就真成了林冲误入了白虎堂,被斩了都没处喊冤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