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制从隋朝大业元年(605年)开始, 一直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为止,经历了1300年。在这1300年的时间里,共产生了592名状元,其实,科举考试之难,最大的难点就是录取率极低。
比如唐代录取进士,每次不过二、三十人,少则几人、十几人也是常有的事,全国那么多人参加考试,录取的人数寥寥可数,难怪唐朝人赵嘏写了一句诗词:
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诗句的意思是太宗皇帝李世民真的是长远的政策,使得天下的志士穷尽其一生效忠于他。也从侧面反映出科举考试多么艰难。
古人重视科举考试,一旦某人登科及第,那将是整个家族的荣耀,都会将其看做天上文曲星下凡。不管科举考试有多大的弊端,他是古代文人打破阶级限制,实现人才流动的唯一正规途径,所以古人才会如此拼命读书,参加科举。
唐宋时期的科举考试,内容还相对灵活些,等到了明朝,就变成了考八股文了,八股文以四书、五经中的文句做题目,只能依照题义阐述其中的义理。措词要用古人语气,即所谓代圣贤立言。格式也很死。结构有一定程式,字数有一定限制,句法要求对偶。
总之一句话,内容、范围、格式都是死的,不允许自由发挥。
明末清初著名学者顾炎武愤慨地说:
''八股盛而《六经》微,十八房兴而二十一史废,愚以为八股之害,甚于焚书
这个状元卷现藏在山东省青州市博物馆,是大陆唯一的状元卷真迹(台北故宫博物院馆藏宫廷档案中含有几份清代状元卷)。
这个试卷是明朝万历年间的状元赵秉忠的殿试试卷,写自明朝万历二十六年,当时赵秉忠才年仅25岁。这字体堪比印刷体,不仅字体美观、规范、关键是还没有涂抹和错别字,看这些字体简直是种享受,回想起我在高考的时候,一篇八百字作文都要涂改几处错别字呢。不仅是赵秉忠,清朝末年状元刘春霖的试卷字迹也非常优美,请看:
其实在古代不用说状元,普通的秀才都是写的一手好字,在科举考试上,字写的不好是根本入不了考官的眼的。而且古代人练字是真下苦功夫的,真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练,书法家王羲之不就用尽了十八个大水缸里的水吗。
科举考试的通用字体是馆阁体,具有规范、美观、整洁、等大、大方等特点,在今天的故宫、颐和园里能看到的字迹,多数都是馆阁体。
下面就是馆阁体的标准字体,是古人手写的,是不是很美观大方,我觉得古代任何一个文人的字体拿到现在,都是今天的书法大师级的,都可以直接拿来当字帖用。
清代状元刘春霖的书法造诣很高,尤其擅长小楷,在当时有“大楷学颜(颜真卿),小楷学刘(刘春霖)”之誉。下面就是刘春霖的字体。
我草,这是印刷的吗?
明清时期看小说那得多累人啊,断句都晕乎乎的,不用说理解了,汗一个
肃宁县出的末代状元,你瞎了你的狗眼写成明代,
比现在有些所谓的书法大师写的好看的多!
古代人的字是真的写的好
状元很牛逼么?不就是作文写得好,还有什么用,为社会发展贡献了生产力?考状元思想本身就是错误的,还在崇拜,千百年来阻碍社会发展的东西还在歌颂,一个思想开阔的普通人胜过一万个状元。状元说白了可能还不如一个稍微大一点的商人的贡献
在江阴中山公园看一位老先生写字,感觉比这还要好[点赞]
断句断的我好累。。。
用毛笔写成这样真不容易。[点赞]
农村的地仙的小楷比这个工整多了,写草了怕阎王看不懂[呲牙笑]
从七八岁练到六七十岁,不干活整天学这些八股文,傻瓜也可以了!
1300年就几百位状元,能不是人才吗?都是人中之龙,精英中的精英
看完后感觉自己是文盲
皇帝还当监考老师[得瑟]
馆阁体
我们青州这里的状元
软软的毛笔写出刀刻一般的字。
现在不也是八股文?
谁发明的标点符号 这才是跨时代
就我这手字在古代拿出去估计都得是砍头的罪过
我要是能写这样的字该多好
写的再好白搭,怎么写也没有打印机的字好看
就想问刘春霖年三十岁,古代没有这个数字吧,三十???叁拾才对吧,还弄现代篇,明朝的好像没听过有外国来过,清朝就知道,但也不会用人家字数才对,还是殿试的。。。
不写出这个字怎么能说自己读过书
用尽毕生精力学了写字,但是数学不好就没什么卵用啊!
中国人全身心在研究怎么把字写漂亮,怎么套古文的时候,别人已经在搞蒸汽机,搞飞机了。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本身就是错误的。
我就说现在的学生,有几个能全部读下来?汉字简化后,文化传承都受到影响了
古代是不是有字里行间看人品一说?
现在跟明朝其实一样,也算八股取士
这是纯正宋体字呀,电脑也就这样了吧
我他妈竟然看完了
然而国家的发展可不全是因为字好看
看看古人写的字,再看看自己写的字,妈的这是字?这书等于没念
然而现在一群丑书跳梁小丑
古文果然没有标点符号[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
[得瑟]因材施教吧
专家:还没入门……
清朝光绪的,你是不懂历史还是文盲啊
看自己写的字!只想偷偷的哭!
怎么不用狂草?
我一直认为这些字不是人能写出来的
我的字 可能在过去 会被打出💩
妈的什么玩意还不如丑书好看精彩
吊打各路大师
现代人估计无法体会到科举在古人心目中的地位,错别字?开玩笑呢?给皇上看的东西,每字每句都是再三斟酌的好吧!别没考上状元,先让人给抄家灭族了[得瑟]
小编脑残,
砖家说的,毫无艺术可言。
字写这么好 还有人喷 真是喷天喷地喷空气
[点赞]
科举制度到清朝就结束了吗?
班若菠萝蜜心经,最后一张图
射墨大师的字能排多少名
曾祖 祖父 父亲皆仕!
真的厉害,可能是当时没手机吧,所以能天天练字[得瑟]
到底是赵秉忠还是刘春霖?
古人的字确实不错 我自从毕业之后除了签快递跟合同 都很少写过字了
我太爷的哥哥 据我爷爷说学习非常好 可惜英年早逝 他写的字我看过 就跟印刷似的
作者真的是暴露自己无知了啊!十八缸水是王献之的故事好吧!!!
这字写的是真好
这是山东青州市的!一村三状元!
馆阁体,以前考试就写这种字,漂亮极了
万里挑一的状元,水平肯定不一般。就怕考官被人收买埋没了人才。
在青州博物馆,有幸看到过这个卷子。拍照了。到时候儿子上学给他看看。
这就是传说中的馆阁体?
请仔细阅读一下刘状元的卷子,再来文料生大材来评论一下。谢谢
古代的进士来到现代是不是都可以成为书法家了[点赞]
谁注意到了,他23岁,爸爸爷爷都没了
大爱蝇头小楷
所以光绪是明朝的?
漂亮[点赞]
这字是写的,还是毛笔字?我的圆珠笔写的都丑的一逼
那个明朝的刚写完标题就被你吃了?没有了?
看见这字我又看了看我手中的笔 直接把它摔地上又踩了几脚 你看人家的笔写出来的字 再看看你?
这字写得连我都认识,那有现在的书法家写的好,我都不认识,
现在的一些所谓书法大师真是辱没祖宗
我记得这时候考生的卷子都被专人重新撰写了一遍吧。。。
强迫症患者表示,横的没对齐,只有竖的对的也不是很齐
这就是中华横跨千年的科技生产力发展速度堪称世界奇观的重要表面原因之一。
没耐心看内容,但字写的真棒[点赞]
这是用钢笔写的
读书人一辈子就是科举,字写好说入门必备[呲牙笑]
我只看到了明朝创新的八股。
我哪叫写字啊,就是涂鸦
这字难得是没有涂改,谁写作文没图改过的
好字!
我也要多练习才行啊!
要当进士,字是基本条件。
古代秀才级别的回到现在估计也是大家~
馆阁体,漂亮。。!!
这是好办法,让低层的人有个念想,不至于恨天狠地天天想怎么造皇帝的反。
用针筒射字那个大书法家呢,,,来看看这个。。。你射的字,,,都没我尿的好
这不是考官抄写之后才开始阅卷的吗?
只真漂亮
好
这写的什么啊,一点韵味都没有,多看看现代书法家的作品,比如丑书啦,射书啦什么的,那才叫书法[得瑟]
推荐大家看小说明朝败家子,把八股当试卷刷,爽文
堪比印刷
以前选官文采字体样貌都要好才行
古代没标点符号怎么分清楚哪里断开??反正就是累。
然而天下第一,第二,第三字都是草稿行书。工艺品和艺术品还是有区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