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风不雨正晴和,翠竹亭亭好节柯。最爱晚凉佳客至,一壶新茗泡松萝。几枝新叶萧萧竹,数笔横皴淡淡山。正好清明连谷雨,一杯香茗坐其间。”2024二十四节气谷雨时间:4月19日21点59分33秒,星期五,农历三月(小)十一。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a75220f273c62433b59578d6cd75b046.jpg)
“谷雨收寒,茶烟飏晓,又是牡丹时候。”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三月中,自雨水后,土膏脉动,今又雨其谷于水也。雨读作去声,如雨我公田之雨。盖谷以此时播种,自上而下也。”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12e2e2afe0150371214ee8e5bd8dde57.jpg)
《群芳谱》:"谷雨,谷得雨而生”,此时天气温和,雨水明显增多,谷雨的到来意味着寒潮天气基本结束,恰也是播种移苗、埯瓜点豆的好时节。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a40908addf081c7504f494491423aba9.jpg)
谷雨,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六个节气,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在我国农耕文化中,谷雨节气将“谷”和“雨”联系起来,表示降水状况和“雨生百谷”。谷雨节气之后,气温逐渐升高,雨量逐渐增多,空气湿度加大,适合谷类作物生长。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bed63650b8e151cc90474ba907eb1b9f.jpg)
所谓“雨生百谷”,很多地方今年的第一场大雨,就要在谷雨到来。这雨声,说春归夏至,说寒尽暑来,说百谷成长,说万物增长,总之,是一年中最丰满的节气。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bb66d9ed7aca2e5b71bb26b6bc7dd6af.jpg)
一、谷雨物候
古代将谷雨分为三候:一候萍始生;二候鸣鸠拂其羽;三候戴胜降于桑。
萍始生。 萍,水草也,与水相平故曰萍,漂流随风,故又曰漂。
鸣鸠拂其羽 。 鸠,即鹰所化者布谷也。拂,过击也。《本草》云,拂羽飞而翼拍其身,气使然也。盖当三月之时趋农急矣,鸠乃追逐而鸣鼓羽直刺上飞,故俗称布谷。
戴胜降于桑 。 戴胜,一名戴鵀。《尔雅》注曰,头上有胜毛,此时恒在于桑,盖蚕将生之候矣。言降者,重之若天而下亦,气使之然也。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e28c45e05f81b856201336214f52db3e.jpg)
二、谷雨习俗
1、害虫是农家大敌。谷雨期间,民间流行禁杀五毒的习俗。谷雨以后气温升高,为了减轻虫害,农家一边进田灭虫,一边张贴谷雨帖,驱凶纳吉。这一习俗在山东、山西、陕西一带十分流行。
2、谷雨帖属于年画的一种。上面刻绘神鸡捉蝎、天师除五毒的形象或者道教神符,有的写有“太上老君如律令,谷雨三月中,蛇蝎永不生”,还有“谷雨三月中,老君下天空,手持七星剑,单斩蝎子精”等。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ca0fc94afcbdcb3b287b1364cd28694d.jpg)
3、古时有“走谷雨”的风俗。谷雨这天,人们走村串亲,或者到野外走走,寓意与自然相融合,强身健体。在大好的春光里,从花朝节,清明节,到谷雨,仿佛告诉人们,快出来吧,再不游春,春天就结束了。
4、谷雨观牡丹。谷雨前后是牡丹花开的重要时段,因此牡丹花有“谷雨花”之称。谷雨三朝看牡丹,赏牡丹成为人们闲暇时重要的娱乐活动。今天,山东菏泽、河南洛阳、四川彭州多于谷雨时节举行牡丹花会,供人们赏玩。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47556f1aa8fe6c423a06731bfe710414.jpg)
三、谷雨养生
顾护脾胃:中医认为,“湿困脾土”,湿邪很容易损伤脾之阳气,所以,在谷雨节气要顾护好脾,既可以为接下来闷热的夏天打基础,也可免受谷雨湿温之邪的困扰。同时,春五行属木,春末仍是养肝的大好时机。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c88906bcce58fef389ab10ef5ef74ce0.jpg)
适当进补:谷雨前后15天及清明的最后3天中,脾处于旺盛时期。脾的旺盛会使胃强健起来,从而使消化功能处于旺盛的状态,消化功能旺盛有利于营养的吸收,因此这时正是补身的大好时机。但是补要适当,不宜过,此时进补不能像冬天那样,应适当食用一些补血益气功效的食物。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628646ddde727d81ef1162e5b5fc83aa.jpg)
预防过敏:谷雨之后,谷生花争妍。虽有满园春色,但空气中漫飞的花粉、灰尘和细菌也随之而来。它们潜伏在春风中,四处飘散,容易飘落到衣物上或被吸入呼吸道,过敏体质和免疫力低下的人可能因此易发过敏性皮炎、荨麻疹、鼻炎、咳嗽、哮喘等。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424145b3c6dc7304c18d27d82da39a4f.jpg)
谷雨饮食:谷雨是春夏交界的节气,每个交界节气都是归属于脾,谷雨前后15天,脾处于旺盛时期。肝脏气伏,心气逐渐旺盛,脾的旺盛会使胃强健起来,从而使消化功能处于旺盛的状态,有利于营养的吸收,因此这时正是补身的大好时机。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a338384c97eb877c4d972e081011a31b.jpg)
谷雨阳气升发,平素胃肠有积热的人一旦饮食不当容易上火,甚至诱发春季腹泻、胃炎、胃溃疡等疾病。饮食上可以吃些低脂肪、低蛋白、高维生素的蔬菜,如荠菜、菠菜、香椿、蒲公英等,有清热祛火的作用。谷雨要少食酸性食物和辛辣刺激的食物,否则会使肝火更旺,伤及脾胃。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377e7dd1eaca6ee557941d0a63a501be.jpg)
四 、谷雨饮茶
民间谚云:“谷雨谷雨,采茶对雨。”谷雨前后采摘的茶细嫩清香,味道最佳,又叫二春茶。明代医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茶苦而寒,属阴中之阴,沉也降也,最能降火。茶即可降肝火,也可降心火。谷雨前后的茶,苦寒之味更为突出,功效更好。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87a6dcce0b73f96ad0e22688dd285e63.jpg)
宋代苏轼《留题显圣寺》诗:“浮石已干霜后水,焦坑闲试雨前茶。” 明代文征明《闲兴》诗云:“莫道客来无供设,一杯阳羡雨前茶。”明代许次纾在《茶疏》里曾说采茶的讲究:“清明太早,立夏太迟,谷雨前后,其时适中。”经过冬季的休息,春天的滋养,这时候的茶叶正是芽叶肥厚,质地柔软,色泽青翠,口感活泼鲜美。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a933fb904e74567fd92303a45fa56b02.jpg)
资深普洱茶老茶友都知道,西双版纳有两个叫做“勐宋”的古茶山,一个是位于勐海的勐宋,是个乡名,也叫“大勐宋”。一个位于景洪市大勐龙镇的勐宋,是个村委会名,又叫“小勐宋”。今天要给大家分享的是位于景洪市大勐龙镇勐宋村委会的“小勐宋”。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0886dd4b145b3aa737d2014ac1616f82.jpg)
勐龙傣语,意为“自由生产生活的地方”。勐宋傣语,意为“高山之上的平坝”。这里是中国最南边的自然边境村落,南与缅甸接壤,西与布朗山相望,有哈尼、布朗、拉枯等少数民族居住。
小勐宋古茶园海拔在1200m~1800m之间以红壤为主,表土肥沃。土壤下层拥有丰富的矿物质资源,所以上山的途中你能见到两大矿场。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27af981c1af26f69584fb0db37de54f7.jpg)
森林覆盖率高达90%,远望一片无垠,绿荫茫茫。其茶叶种植达万亩,古树茶面积占6000多亩。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424b5a8d9cdf3b815514d0a2effcfa0a.jpg)
大勐龙镇勐宋是傣语,意为高山间的平坝。勐宋村委会距离景洪市区62公里,西接勐海县布朗山乡,北靠景洪市小街乡,东面南面与缅甸接壤,国境线长43.5公里。是哈尼族聚居的边境村寨。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2fe6c0737cd3a35478d8db01b4955d71.jpg)
走访了云南几百个村寨的詹英佩老师在她的书《普洱茶原产地西双版纳》中说到:“小勐宋的水是她喝过最好喝的水,清洌洌甜丝丝的,据检测近天然矿物质水。”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6a75181e3d15166c64c0418d36a1afc5.jpg)
她还称赞:“走访了那么多村寨,只有小勐宋的人皮肤最好,七八十岁的老人脸上都少有皱纹。”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8f7dd53ed1ed0cd2f8ee0b0fd01aa1b7.jpg)
这里的环境天生天养,这里的人们守护自然,边境偏远,山路艰难,这里是一片无人打扰的乐土。经过世代几百年的养育,这里的茶树粗枝叶茂,内质丰富,让厚厚的叶片充满力量。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8c95a0cffa04366ebaa685fb28ddaaaf.jpg)
大勐龙勐宋茶区有不少栽培型野生茶林,为早期布朗族所栽种。野生茶品种中,当地布朗族区分为“苦茶”与“甜茶 ”。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d6a658817bd39c9f74007ea353ff15ee.jpg)
大勐龙勐宋古树茶特点:【味道浓烈 茶性霸气 回甘持久 耐泡】
香型独特,韵味饱满,苦味化散稍慢,但回甘持久,喉韵清爽。耐泡度极高,比一般茶叶的出汤率高。苦味浓烈,入口即苦,回甘立现,但是中后期味道极好。堪比班章在!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0ba4a3ead9e354a7c8ba53d2724f93ad.jpg)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73976e0a6835fbc8a905327765122e42.jpg)
大勐龙勐宋古树茶特点:味道浓烈,茶性霸气,回甘持久耐泡。店里有少量的头拨乔木和古树可以尝鲜品鉴,喜欢勐宋茶的茶友可以约啦!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20d233b938760bc85ecc8e25f0f3444c.jpg)
今年的勐龙勐宋乔木春茶真的挺惊艳的,口感超出了我对它的期待,滋味厚重,苦味明显,涩感可以忽略不计,回甘很快,满口的甘甜!想尝鲜的茶友强烈推荐试一下这款茶,性价比极高!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cf2153b09a7a4c677e0056157a2a8dac.jpg)
为了这一口鲜,南方人会在谷雨这天去摘茶喝。传说,谷雨这天的茶喝了能清火明目,通全身不畅之气,特别养人,值得好好喝一杯。今天不如就坐在窗边,给自己泡一杯谷雨茶,慢慢喝,慢慢品,慢慢感受这人间四月天。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e275a2d46fb7ff225be05c17efd1747b.jpg)
“不风不雨正晴和,翠竹亭亭好节柯。最爱晚凉佳客至,一壶新茗泡松萝。几枝新叶萧萧竹,数笔横皴淡淡山。正好清明连谷雨,一杯香茗坐其间。”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c03b5e1c7e89c527f2e81597d3a8a22c.gif)
谷雨节气期间,正值谷雨茶上市,因这时温度适中,雨量充沛,使得茶树的芽叶肥硕,色泽翠绿,叶质柔软,富含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使得此时的茶叶喝起来滋味鲜活,香气宜人,不仅口感最好也最养人。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3457085af3f7f65e9c91990a8e565ac1.jpg)
若是春雨霏霏,只想家中闲坐,沏一壶茶,这可能是最好的消遣。都说“吃好茶,雨前嫩尖采谷芽”,谷雨时节茶芽最是饱满。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d30d2d026539a5eab02c6ca13afa643e.jpg)
雨前茶,又叫二春茶,几片绿叶下水,香气袭人,形状也惹人眼球。除嫩叶之外,一芽一叶像古时候挂旌旗的枪,叫“旗枪”,一芽两叶则被称为“雀舌”。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bdc53740d8c7710542ea3bcaabc626a6.jpg)
闻一闻茶香,再轻品一口,与清明时采摘的明前茶相比,虽少两分细嫩,却多七八分纯正鲜浓的滋味。所以古人说:“诗写梅花月,茶煎谷雨春”,想来都是春日极美的享受。
谷雨节气,古时人们有“走谷雨”、“品谷雨茶”、“赏牡丹花”等习俗。那么为啥要喝“谷雨茶”呢?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3cc22604488c14d93f5076f88d2cdfbf.jpg)
真正的谷雨茶是谷雨这天采的鲜茶叶制成的茶叶,谷雨茶色翠绿,叶质柔软,富含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香气宜人。传说谷雨这天的茶喝了会清火、辟邪、明目等,所以谷雨不管什么天气,人们都采摘新茶回来喝。那么,谷雨节适合喝什么茶呢?
1、绿茶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92d0e26d63c65e1859be98765e05a0bd.jpg)
谷雨到来,意味着寒潮天气基本结束,气温回升加快。一杯时令的绿茶,有丰富的氨基酸和多种维生素,可以预防衰老,增加抵抗力和增强抗氧化活力,提升体质。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9c88bb2a171f4a252aba3d7635d67867.jpg)
绿茶有非常好的消炎和抗氧化的作用,其实对于我们身体而言,消炎和抗氧化作用的真正影响就是使人能有清热的效果。清明之后这段时间,多饮绿茶,让身体慢慢得以清明。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409f34154be0cc393733e844369dc6c2.jpg)
谷雨之后,大地回春;草长莺飞,细雨纷纷。春寒乍暖正是茶农采茶制茶的时节,得季节之神髓,时令之精华带些许初春的寒意,却有香甜醇滑的惊艳。这一杯茶,把春天的美好和希望,都融进了满满的茶香里。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a0b2768a96c231c85c6eb999697020bb.jpg)
春茶期间一般无病虫危害,无须使用农药,茶叶无污染。因此春茶,特别是早期的春茶,往往是一年中绿茶品质最佳的。
众多高级名绿茶,诸如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黄山毛峰、庐山云雾等等,均采制春茶前期,尤其是明前采制的茶叶,更是名优茶中的极品。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e25208f8780466a7160af989e499632b.jpg)
赶在明前制成的茶叶内含物丰富,水浸出物含量高,叶绿素含量也高,尤其是叶绿素含量较高,因此制成的绿茶色泽绿润,冲泡后如片片竹叶,视觉观赏效果好。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cc8a4ad83bb9c1e3b9c5e0d9393b145a.jpg)
而且,明前茶中氨基酸的含量相对于雨后茶更高,一些具有清香或熟栗香的挥发性成分含量较高,而具有苦涩味的茶多酚含量相对较低,使得茶叶入口香高而味醇。
2、普洱茶
这个时期的普洱春茶,性性比高、滋味更浓郁,虽不及明前茶那么细嫩,但由于这是气温高,芽叶生长相对较快,积累得内含物也较丰富,因此雨前茶往往滋味鲜浓而耐泡。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4a272192b29ae783aa0327147b7cbd99.jpg)
雨前茶推迟了一个物候期(15天),多为一芽二叶的柔嫩芽叶,外形稍大,多清香、栗香,滋味浓醇回甘。雨前茶香高味醇,价廉茶美,适合大众消费。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128fbec95f36798c1a77722fa6ee1090.jpg)
“超微产区”“小众山头”“茶界黑马”“一泡难求”没有喝过薄荷塘,就不算是易武古树茶的收藏爱好者。薄荷塘是易武茶区的顶级代表,是易武茶区品质的巅峰之作。薄荷塘集合了深山、古树、高杆诸多标签于一身,是易武茶高香甜柔的极致展现。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0a01958e1a1b7fb3e277b6d0f3353866.jpg)
薄荷塘位于易武茶区,海拔1400米—1600米左右。当年因在深山中种植“草果香料”时发现了这片神秘的茶园,因为这里有一片自然留存的薄荷叶,以此得名薄荷塘。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0c106619b9d01d87d750de0c29144734.jpg)
说到去薄荷塘的路,狭窄颠簸,弯弯曲曲,只能骑摩托上山,并且走走停停,异常艰难。正因为山路崎岖,所以令这片土地与世隔绝。薄荷塘园的面积不大,但是茶树树龄极老,参差不齐,分布零散。因其是微小产区,口感特别,产量极稀,供不应求。
真正的薄荷塘古树到底有多少量?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0118134a1e1b75b937ffc82dcc6fbd70.jpg)
1、一类古树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67ea22feacd740e6ded6bca50694149c.jpg)
据统计是30多棵一类古树,后面有把范围扩大,圈起来挂牌的是50棵(准确说是49棵,其中13号已死,从老根新发了一小颗)。1号、2号、18号是非卖品。
因此,薄荷塘一年产量不多。
2、二类古树(混采)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f95c05d2bc9e38441f35119bdb3b60e3.jpg)
上下茶地中断过头的古树和原先古树的后代,树型有大有小,属原生群体种。
在易武茶中口感仍属上等。
3、三类小树茶 后续栽种的小茶树,树龄多在十来年左右。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6c86bcc262fab03627ba27bcad740930.jpg)
山中清泉—薄荷塘
当你喝惯了六大茶山,什么老班章、冰岛都不在话下,偶尔遇到风味独特的薄荷塘,就像是打开了另一个世界的大门。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f6be0e35f76558a9a388c1f854843dfb.jpg)
车秀2020年薄荷塘
薄荷塘生长在深山密林里,有着“森林之王”的气韵,使得它的茶品特征非常让人惊艳。不可复制的生态环境,无法超越的滋味,成为了众多易武顶级发烧友钟爱的茶品。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b7bb94219ea9c93e13511b4aff1bb130.jpg)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9a6369f43aa7a7b3f9c5d49efab98776.jpg)
车秀2019年薄荷塘
入口森林气息浓甜,伴有轻微苦底,甜香交融,喉咙旷凉感是薄荷塘独有的感觉,
花蜜香从口中迸发,余韵悠长,久久不舍咽下。口腔中如山中清泉,舌面以及上颚有丝丝凉感,整个茶给人感觉非常的柔甜。
99%的普洱爱好者都听说过易武薄荷塘,99%的茶友却都没喝过薄荷塘的茶,你想不想做那个1%?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87a6dcce0b73f96ad0e22688dd285e63.jpg)
依据道法自然的养生传统,人在春夏之际时需保持阴阳平衡,而有年份的普洱生茶,经历时间沉淀,茶叶中的咖啡碱、茶多酚、儿茶素等得到充分转化,致使茶性温和,它消热止渴功效很好,适合大多数人饮用。
3、白茶
谷雨时节,且尽一杯茶。万物复苏,万物复苏,阳气旺盛,内热而起,春燥天干,不妨品饮些白茶,特别是老白茶清火消炎养生补水。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cf9b718aa13f735a01e6ed57fda0c239.jpg)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4ff42f021e9bc1c4f537cf7c7eb0983f.jpg)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6808700d456afe9c4828ba01b2988912.jpg)
春日的温度变换不定,时暖时冷,很容易着凉。白茶长期饮用可以帮助稀释血液,降低尿酸,从而起到缓解痛风的症状。老白茶温和,暖身,在春日里喝,捂一捂身子,是非常养生的做法。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21a9764c0a3edd02af5ee23c44674885.jpg)
作为每年最早采摘的一批白茶,也是白茶中等级最高的存在。多数情况下,白毫银针的采摘期从3月中旬开始,大概能采摘10天左右,具体采摘时间,则要看当年的气候条件和海拔高度。
白毫银针的原料,一定要是大白茶或者水仙茶树的单芽。而且采摘要求很高,有“十不采”:雨天不采、露水天不采、细瘦芽不采、紫色芽头不采、风伤芽不采、虫伤芽不采、开心芽不采、空心芽不采和病态芽不采。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32a73132f69706cf7833888145befd26.jpg)
白牡丹 以大白茶或水仙茶树品种的一芽一、二叶为原料制成。泡在杯中,如牡丹花开放,显白色,所以叫白牡丹。特点:花香高扬,汤色杏黄或橙黄,汤味鲜醇。白牡丹既保留了白毫银针鲜爽的特点,又带有特定的香气。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a5ac0c0cafa71580874d61dee52915dd.jpg)
适合春天喝的白茶有老白茶、白毫银针、白牡丹。其中以老白茶为最佳,老白茶中的咖啡碱、茶多酚等得到充分转化,茶性温和,消热止渴功效很好,适合大多数人饮用。
四、谷雨诗词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a40908addf081c7504f494491423aba9.jpg)
《见二十弟倡和花字漫兴五首其一》
宋 黄庭坚
“落絮游丝三月候,风吹雨洗一城花。
未知东郭清明酒,何似西窗谷雨茶。”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4bdc24cc0180201fc64fa60263292f73.jpg)
《七言诗》
清·郑板桥
不风不雨正晴和,翠竹亭亭好节柯。
最爱晚凉佳客至,一壶新茗泡松萝。
几枝新叶萧萧竹,数笔横皴淡淡山。
正好清明连谷雨,一杯香茗坐其间。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c0d40333895a94f51585ec2ec95f04b5.jpg)
《谢中上人寄茶》
唐·齐己
春山谷雨前,并手摘芳烟。
绿嫩难盈笼,清和易晚天。
且招邻院客,试煮落花泉。
地远劳相寄,无来又隔年。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2ef05bdb1a692b166fc01c8033e74224.jpg)
《尝茶次寄越僧灵皎》
宋·林和靖
白云峰下两枪新,腻绿长鲜谷雨春。
静试却如湖上雪,对尝兼忆剡中人。
瓶悬金粉师应有,筋点琼花我自珍。
清话几时搔首后,愿与松色劝三巡。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6fbcf0dac4246a9b138dbf2c2775d6ea.jpg)
谷雨
【明 · 方太古】
春事阑珊酒病瘳,山家谷雨早茶收。
花前细细风双蝶,林外时时雨一鸠。
碧海丹丘无鹤驾,绿蓑青笠有渔舟。
尘埃漫笑浮生梦,岘首于今薄试游。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eb40788b16ebc7874211220f96b64546.jpg)
大观间题南京道河亭
【宋 · 史徽】
谷雨初晴缘涨沟,落花流水共浮浮。
东风莫扫榆钱去,为买残春更少留。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024d6b01979e48b60c9b5980af061fbf.jpg)
《咏廿四气诗·谷雨春光晓》
【唐 · 元稹】
谷雨春光晓,山川黛色青。
叶间鸣戴胜,泽水长浮萍。
暖屋生蚕蚁,喧风引麦葶。
鸣鸠徒拂羽,信矣不堪听。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e28c45e05f81b856201336214f52db3e.jpg)
《春中途中寄南巴崔使君》
唐·周朴
旅人游汲汲,春气又融融。
农事蛙声里,归程草色中。
独惭出谷雨,未变暖天风。
子玉和予去,应怜恨不穷。
《送徐州张建封还镇》
唐·李适
牧守寄所重,才贤生为时。
宣风自淮甸,授钺膺藩维。
入觐展遐恋,临轩慰来思。
忠诚在方寸,感激陈情词。
报国尔所向,恤人予是资。
欢宴不尽怀,车马当还期。
谷雨将应候,行春犹未迟。
勿以千里遥,而云无己知。
《白牡丹》
唐·王贞白
谷雨洗纤素,裁为白牡丹。
异香开玉合,轻粉泥银盘。
晓贮露华湿,宵倾月魄寒。
家人淡妆罢,无语倚朱栏。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47556f1aa8fe6c423a06731bfe710414.jpg)
《芍药》
唐·王贞白
芍药承春宠,何曾羡牡丹。
麦秋能几日,谷雨只微寒。
妒态风频起,娇妆露欲残。
芙蓉浣纱伴,长恨隔波澜。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ca0fc94afcbdcb3b287b1364cd28694d.jpg)
《三月五日陪裴大夫泛长沙东湖》
唐·崔护
上巳馀风景,芳辰集远坰。
彩舟浮泛荡,绣毂下娉婷。
林树回葱蒨,笙歌入杳冥。
湖光迷翡翠,草色醉蜻蜓。
鸟弄桐花日,鱼翻谷雨萍。
从今留胜会,谁看画兰亭。
《奉和圣制上巳祓禊应制》
唐·崔国辅
元巳秦中节,吾君灞上游。
鸣銮通禁苑,别馆绕芳洲。
鹓鹭千官列,鱼龙百戏浮。
桃花春欲尽,谷雨夜来收。
庆向尧樽祝,欢从楚棹讴。
逸诗何足对,窅作掩东周。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60b95dfd4014cf669897167eb9f30786.jpg)
《谷雨后一日子大再有诗次其韵》
唐·王炎
花气浓于百和香,郊行缓臂聊翱翔。
壶中春色自不老,小白浅红蒙短墙。
平畴翠浪麦秋近,老农之意方扬扬。
吾侪饱饭幸无事,日繙芸简寻遗芳。
闲中更觉春昼长,酒酣耳热如清狂。
自怜藿食徒过计,袖手看人能蹶张。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4100210605def1e1a60f0a30dc1a10e1.jpg)
《送赵长史归闽川》
唐·齐己
荆门与闽越,关戍隔三千。
风雪扬帆去,台隍指海边。
客情消旅火,王化似尧年。
莫失春回约,江城谷雨前。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3e2bad95e14962e739ac510e95a8d485.jpg)
《牡丹图》
明·唐寅
谷雨花枝号鼠姑,戏拈彤管画成图。
平康脂粉知多少,可有相同颜色无。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9e97d48897fc022d2e2f79c3e6c975ee.jpg)
《谷雨》
宋·朱槔
天点纷林际,虚檐写梦中。
明朝知谷雨,无策禁花风。
石渚收机巧,烟蓑建事功。
越禽牢闭口,吾道寄天公。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a98de0869d1f65675563d61426aa272f.jpg)
《蝶恋花》
宋·范成大
春涨一篙添水面。
芳草鹅儿,绿满微风岸。
画舫夷犹湾百转。
横塘塔近依前远。
江国多寒农事晚。
村北村南,谷雨才耕遍。
秀麦连冈桑叶贱。
看看尝面收新茧。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6eac10a84f185e2b922db18907e6a6d4.jpg)
泽青茶道创始人: 有趣的故事,有趣的茶,还有一群灵魂有茶气的人。分享有关茶和茶文化的故事。传播茶香健康生活、茶道文化、茶知识,茶文章、茶美学、茶社交等生活方式,为您带来一场愉悦的茶文化体验。 生活是需要自己创造的,创意源自于对生活的热情。欢迎关注泽青茶道的微信公众号、头条号、抖音号:泽青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