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袅袅秋风起最美人间秋

泽青茶事 2024-03-02 17:32:08

“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2023年8月23日17时01分06秒,我们将迎来处暑节气。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处暑秋色,最美人间!仰望最高远的天,观赏最恬淡的云,凝视最柔情的水,聆听最美妙的雨……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这不言不语的处暑,何尝不是最悠游自在的人间。

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四个节气,也是秋季的第二个节气。斗指戊(西南方);太阳黄经达150°;于每年公历8月22-24日交节。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处暑,七月中。处,止也。暑气至此而止矣。”时至处暑,已到了高温酷热天气“三暑”之“末暑”,意味着酷热难熬的天气到了尾声。

“云中君不见,竟夕自悲秋。”俗语说“争秋夺暑”,是指立秋和处暑之间的牵连拉扯。虽然秋在名义上早已来临,但暑气只是稍减。“处暑处暑,热煞老鼠”“大暑小暑不是暑,立秋处暑正当暑”,气候特点是午后闷热,早晚才有风吹拂。

处暑·三候

汉代《礼记》的《月令》篇,详细记载了处暑的物候:孟秋之月.日在翼.昏建星中.旦毕中.其日庚辛.其帝少皞.其神蓐收.其虫毛.其音商.律中夷则.其数九.其味辛.其臭腥.其祀门.祭先肝.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鹰乃祭鸟.用始行戮.

一候“鹰乃祭鸟”,到了初秋,鹰开始捕猎鸟类,但鹰捕获猎物之后,不是马上就吃,而是码放在一边,就像在祭祀一样。

二候“天地始肃”,字面意思是说“天地的表情开始变得严肃”,也就是说天地间万物开始凋零。

三候“禾乃登”,泛指谷物开始成熟,但并不是所有谷物开始成熟,而是特指“五谷之首”的稷的成熟。

处暑·赏心乐事

望秋水

处暑秋色,“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秋光清浅,秋水澄澈,水天一色,让人情动于中,忍不住思念起远方的人。“盈盈醉眼横秋水,淡淡蛾眉抹远山”,当你望着一池秋水,秋水也如一汪明眸,凝视你浅浅的心事。

听秋雨

暑气渐退,秋雨带着渴望已久的清凉而至。初秋的雨,不再以“势”夺人,沾惹了草木的情绪,似有无言的述说。无论是疏雨滴梧桐,或骤雨打荷叶,滴滴点点滴滴,总有一种听觉上的美,怪不得李商隐要“留得残荷听雨声”。

品秋梨

“处暑秋梨最养人”,在逐渐步入干燥的季节,长辈们总会让孩子多吃梨。切成片,用牙签戳起一块一口咬下,爽脆多汁,清甜滋润,也可榨汁、炖煮,对脾胃虚寒的人很有帮助。

秋意古诗,为你打开秋的序章

人间朝暮,叶落惊秋。秋,携着它的温度与微凉,悄然掠过窗檐。浅秋时光,以最温柔的姿态,描摹着流年,寂然着一份清欢。诗词里的秋,沉淀于岁月里,有着它独有的熏香与风华。

我们在风起时,吟咏着:“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屈原《九歌·湘夫人》),或“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杜甫《秋兴八首·其一),或“云中君不见,竟夕自悲秋。”(马戴《楚江怀古三首·其一》),再或“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王维《归嵩山作》)。

秋意古诗,在这夏末秋初,为你打开,秋的,序章。

《题秋江独钓图》

王士祯「清」

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丝纶一寸钩。

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

《夜书所见》

叶绍翁「宋」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李商隐「唐」

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秋凉晚步》

杨万里「宋」

秋气堪悲未必然,轻寒正是可人天。

绿池落尽红蕖却,荷叶犹开最小钱。

《峨眉山月歌》

李白「唐」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秋词二首·其一》

刘禹锡「唐」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山居秋暝》

王维「唐」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寄扬州韩绰判官》

杜牧「唐」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秋思》

张籍「唐」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忆江上吴处士》

贾岛「唐」

闽国扬帆去,蟾蜍亏复圆。

秋风生渭水,落叶满长安。

此地聚会夕,当时雷雨寒。

兰桡殊未返,消息海云端。

泽青茶道创始人: 有趣的故事,有趣的茶,还有一群灵魂有茶气的人。分享有关茶和茶文化的故事。传播茶香健康生活、茶道文化、茶知识,茶文章、茶美学、茶社交等生活方式,为您带来一场愉悦的茶文化体验。 生活是需要自己创造的,创意源自于对生活的热情。欢迎关注泽青茶道的微信公众号:泽青茶道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