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酸肌酐都高,痛风疼痛难忍?经方五苓散加几味:清湿热活血通络

小春的记事本 2025-03-21 20:55:10

中医科院博士健康说原创美文第1968期

大家好,痛风时间长了,反复发作不说,还会导致肾功下降引起痛风肾。而且尿酸长期高,还会引起或加重其它疾病,比如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等。

当因为尿酸高一件事情,导致身体诸多脏器都出现问题时,调理起来难度就比较大,如果再加上患者年老体衰,脏腑功能本就机能减退,让疾病变得更是无从下手。

难度大,也不是没有办法,举个例子——

患者77岁万老太太,过往有脑梗死,高血压病史四年,长期服用脑安胶囊、拜阿司匹林等药物控制,总体还行。

这次诊疗是因为右踝关节、足背红肿热痛严重而治疗,疼痛剧烈,初治灼热,得凉则舒,口渴但不想喝水,口干,大便干,小便黄溲,精神睡眠一般,双下肢多发痛风石。

相关检查结果:尿酸 597,血检 198,C-反应蛋白 17.9,尿素 14.1。根据上述疾病史、症状和检查结果,西医诊断为痛风、高血压二期,尿酸性肾病,急性痛风关节炎。

中医辨证为湿热蕴结证痛风合并尿酸性肾病。

既然湿热内蕴,尿酸性肾病,就施以清热祛湿、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的方法,方以经方五苓散加减方,组方(应平台科普审核规则不标详方):

猪苓、茯苓、桂枝、白术、泽泻、六月雪、薏苡仁、萆薢、泽兰、苍术、石菖蒲、陈皮、厚朴、香薷、黄芪、牛膝。

此方常法水煎早晚温服,日一剂。

同时辅助以中药灌肠治疗。

这样内外联合治疗五天后,玩老太太双脚第一跖趾关节、踝关节、红肿热痛基本消失,痛风石变化不大,没有头晕头痛、胸闷、心悸,也没有胃脘部不适,饮食可以睡眠好,大小便转恒昌,舌质淡苔薄黄。

C-反应蛋白煎膏 6.3,肌酐降到 159,尿酸降到 8.4,尿酸降到 452.

效不更方,继续治疗五天,病情稳定。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对于年老体衰的多病在身的患者,同时还因为饮食不节制,过食肥甘厚味,久之损伤脾气,脾虚则内生湿热,湿热郁久化痰,痰湿蓄积留滞下肢,痹阻经络关节,遇到诱发因素引发引发痛风发作, 关节红肿热痛。因为热象更加明显,所以关节得凉舒服,热伤阴津而口干,大便干结小便黄。

结合舌红苔黄腻和脉象,辨证为湿热毒浊蕴结证,治疗则应以健脾利湿清热为主,兼以补肾温阳。

五苓散加减方中,黄柏、六月雪、萆薢等能清利湿热,解毒消肿。方中苍术、白术、薏苡仁、茯苓、威灵仙可健脾祛湿,脾运得健,则痰湿不再化生,消除尿酸高的源头,停药尿酸不再高。

陈皮、厚朴能行气和胃,气主温煦,气行则推动阳气运行,气行水行,水湿痰湿自化。

香薷、石菖蒲、泽兰这些芳香药可芳香醒脾,能助脾运化水湿,清利湿热。

牛膝滋补肝肾,导药导血下行。

黄芪大补肺脾之气升阳气。桂枝温通辛散温阳。

全方共奏清热利湿、健脾温阳、通络止痛,对于脾肾亏虚、湿热并重的急慢性尿酸高、痛风、痛风肾疗效显著。

对此你有什么疑问,可以在下面的评论区留言讨论。

本文参考文献(图文来源于网络,侵删):2018年第8期《 亚太传统医药杂志》温鲜花等文章《喻建平教授清热利湿配合中药灌肠治疗痛风性肾病经验举隅》。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