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2024年长城是非常成功的,想必长城人自己也不会信。毕竟全年只卖出了123.33万辆,190万的年销量目标最终只达成了不到65%不到。相比比亚迪、吉利、奇瑞等老对手,以及理想、小米、零跑、蔚来等新势力,这个完标率严重不及格。如果从2021年开始算,长城其实已经连续4年销量不达标了。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0f52be25dba914bb453b740acd78ea19.png)
2021年6月28日,魏建军在长城汽车第8届科技节上宣布,长城汽车2025年全球销量要达到400万辆,营业收入超6000亿。这个消息轰动了整个中国汽车行业。2020年长城汽车销量111万辆,已经是中国自主品牌销量最好的企业之一,而三年后销量要翻四倍的理想的确让所有人想问一句:“长城汽车哪儿来的自信和勇气?”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4ad9d27c2cdaca3892624256a4517aef.jpg)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长城汽车唯有抓住历史潮流的机遇,发布2025战略——提出2025年实现全球年销量400万辆,其中80%为新能源汽车,营业收入超6,000亿元的目标,并为之努力,帮助中国汽车品牌顺利进入全球汽车品牌一流梯队,才会功成名就。否则如果只是小心翼翼、按部就班地发展,或许难有大作为,会被时代发展的洪流所裹挟,不进则退。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b1b177a4f2374b752cd69e5ac9133317.jpg)
过去一年,中国汽车为价格战杀红了眼,但长城极力置身事外,基本没有出现过主动官降的行为,大多是正常的销售策略调整。这让长城汽车成为一股难得的“清流”。决策者魏建军在其中起到主导作用,他曾多次表达反对价格内卷,态度坚决。并提出长城汽车致力于实现“高质量的市场占有率”的主张,即不以追求数量为唯一目标,而是强调产品质量和经营质量以及多维度健康发展。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6b3e48c852e14a018b6886b472669d1a.jpg)
同时,“企业大变革”也逐步跟进。长城汽车将滚动实施广覆盖的股权激励模式,覆盖到100%的价值员工,推动员工向“合伙人”转变;通过实施星火计划,围绕产品、服务、品牌、价值4个维度和用户开展共创,继续和用户玩在一起,由B2B向C2B转型;与生态伙伴建立利益共同体,激发整个生态体系的共创活力,打造多维立体、多方共赢的“森林式”产业生态。
围绕着“动力多元化、产品智能化”两大发展路径,长城几乎将上下游产业链全部包揽。 优势很明显,全产业链的集群化将使长城提速更快、公司间配合度更高、下游产业抵抗上游波动的传导和冲击能力更强,同时,“铺大基本盘”也有利于长城形成行业中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先手”,成为企业”存活“的有力保障。
“所谓的大时代,不过就是一个选择”,在魏建军发展的眼光中,长城卓力转型的坚毅选择、高期望的销售战略以及大手笔的研发布局,似乎也将成为长城跳出车企“内卷”的包围圈,赢得大时代的开始。
长城汽车已经走上了赚有钱人的钱的这条路,魏总公布盈利最高就说明了这一点[得瑟]不信你看长城汽车的车价,除了H6还有便宜车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