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机关事业单位十年过渡期期间,退休中人的养老金差距比较大,这是很多退休中人的共同感受。但这种差距是否能达到一倍以上,需要实事求是地进行分析。如果将不对等的人进行比较,这是有违客观事实的。
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是从2014年10月1日开始实施的,在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初期,有部分人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担心,改革以后自己的养老金会低于改革前的水平。
为了确保改革后的养老金不低于改革前的水平,在国发(2015)2号文件公布实施以后,人社部、财政部等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贯彻落实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决定的实施办法,这就是人社部发(2015)28号文件。

按照这个文件的规定精神,在2014年10月1日以后退休的工作人员,由于处于新老制度衔接的过渡期,为了确保退休中人的养老金平稳过渡,稳定增加,采取了保低限高的办法,在十年过渡期退休的中人养老金按照新老办法对比计算。
老办法计算的养老金高于新办法计算的,按照老办法计算的结果执行,这就是保低,确保改革以后的养老金不低于改革前的水平;新办法计算高于老办法计算的,按照新办法计算的结果执行。但新办法高出老办法的部分,要按照十年过渡期的比例计发,这就是限高。
在十年过渡期退休中人的养老金,新办法计算高出老办法的部分,第一年,即2014年10月到2015年12月31日退休的计发比例为10%,第二年,即2016年1月到12月31日退休的,计发比例为20%,以此类推,到2024年1月到9月30日退休的,计发比例为100%,2024年10月以后退休的按照新办法计算。
新办法计算的养老金是按照缴费基数,缴费年限,个人账户余额、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来综合计算的。在2016年退休的人,在视同缴费年限相同的情形下,平均缴费指数虽然也会相同,但实际缴费年限不到两年,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余额和职业年金个人账户余额都比较低,2016年的养老金计发基数比较低,新办法高出老办法的部分只计发20%。
2024年退休的人,实际缴费年限已经达到了将近10年,缴费工资基数普遍高于2016年之前的水平,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和职业年金账户都会大幅度提高,再加上养老金计发基数提高,新办法高出老办法的部分计发比例为100%,养老金差距比较大这是现实。

比如,同样一所学校的老师,都是副高七级,假如视同缴费指数为1.5,平均缴费指数为1.5,缴费年限都是40年,分别在2016年10月和2024年10月在重庆办理退休,我们来实际看看他们的养老金差距有多大?
假如2016年重庆的养老金计发基数为5175元,2024年重庆的养老金计发基数为8160元。
在2016年10月退休的,缴费年限为40年,其中实际缴费年限为2年,视同缴费年限为38年,平均缴费指数为1.5,视同缴费指数为1.5,本人的指数化缴费工资为7762.5元,个人账户余额为14904元,职业年金账户为22356元(这个推算的数字不一定准确,只是计算需要)。
假如老办法计算的养老金为5000元。
新办法计算的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为2587.5元;个人账户养老金为107.22元,过渡性养老金为4129.65元;职业年金为160.85元,合计新办法计算的养老金为6985.42元。
新办法计算比老办法高1985.42元,计发比例为20%,每月计发39708元,加上老办法计算的5000元,每月领取养老金5397.08元。
在2024年10月退休的,养老金完全按照新办法计算,重庆2024年的养老金计发基数8160元,缴费年限40年,其中实际缴费年限10年,视同缴费年限30年,视同缴费指数1.5,平均缴费指数1.5,本人指数化缴费工资为12240元。个人账户余额为117504元,职业年金个人账户余额为176256元,(这个推算的数字不一定准确,只是计算需要)。

新办法计算的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为4080元;个人账户养老金为845元,过渡性养老金为5140.8元;职业年金为1268.03元,合计新办法计算的养老金为11333.83元。
2024年退休的,不管是在9月30日之前退休,还是在10月1日之后的退休,虽然计算办法不一样,但新办法计算高出老办法的部分人,计发比例都是100%。
综上所述,按照举例计算的结果,两个工龄相同的人,视同缴费指数和平均缴费指数都一样,但实际缴费年限和视同缴费年限不一样,个人账户和职业年金账户不一样,养老金计发基数不一样,养老金计算办法不一样,2016年退休的人,每月养老基金只有5397.08元,2024年的退休的每月养老金达到了11333.83元,2024年退休的人养老金比2016年退休养老高一倍以上是事实。
(注:文中数据是根据推算而来不完全准确,只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