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战昆仑关(3):国军第五军整装待发,欲挫敌于南宁与昆仑关

星辰与大海 2024-04-17 06:58:19

书接上回,本期是昆仑关战役系列的第3期。上一期主要讲述了日军为了破坏中国西南大后方同东南亚联系的国际交通线,在广西地区发起登陆,发起桂南会战。本期将讲述国军反击前的准备与部署,欲在南宁与昆仑关挫敌行动……

(本期全文约5500万字,内容较长,感谢您的观看)

昆仑关之战,为桂南会战中最精彩的一章,中国陆军精锐第5军对上日军精锐第5师团,爆发了抗战以来少有的激战。一般而言,约定俗成的说法,一贯称本次作战为“昆仑关战役”,但以正规严谨的战略理论而言,“战役”( campaign )系指国家为单位的行动者,以达到某种政治目的之有组织武装冲突体系中属于一场战争( war)以下的军事野战作为。一场战役,是由一个以上之会战( battle ) ,与串联各次会战之野战兵团运动所构成;至于会战.则是由若干大小不等的战斗所累积而成。

本此原则,既然昆仑关之战为抗日战争桂南会战中的一个阶段,自无理由称其为“昆仑关战役”、充其量该次军事武装冲突仅是会战层级以下的一场局部战斗,故在本书中,我们一贯以昆仑关作战称呼之。这是我们在叙述昆仑关之役前,所必需要澄清者。以下,我们将为各位叙述昆仑关作战的详细过程,并讨论本次战斗之各种层面的议题。

反攻南宁之计划准备阶段

1939年11月25日、日军第5师团正式占领南宁,再于12月初分别攻占高峰隘与昆仑关,之后即停止推进,巩固该两前进据点,其以南宁为核心,以高峰隘、昆仑关据点为屏障而采取守势的意图已至为明显。有鉴于此,桂林行营开始着手反攻南宁计划,并向军事委员会提出反攻南宁的方案,此时军事委员会正在主要战区发动冬季攻势,同时鉴于南宁地位之重要,遂认可桂林行营反攻南宁之方案。军事委员会先是命令桂林行营成立迁江指挥所,由白崇禧上将亲自指挥,而为了加强攻击力量,另以炮兵、工兵、装甲兵等配属之﹐还下令空军以有力一部转用于第四战区桂南战场。除了前述之三个中央直辖军(第5军、第36军、第99军)外,军事委员会特将粤系部队第66军由江西吉安向柳州转用,驰援桂南战区。

在南宁的日军部队

桂林行营经审视全般情势,制订了反攻南宁之作战计划,其主旨为在日军后续部队到达之前,转移攻势,将敌包围于郁江(即邕江)南北地区而歼灭之。具体规划为:全军区分为北路军、东路军、西路军三支,而以北路军为攻势重点。北路军由中央增援各军所组成之第38集团军(总司令徐庭瑶)为主力军,辖陆军第5军、第99军第92师,担任昆仑关正面及侧面之攻击,另以桂林行营控制之战略预备队第99军(第99师、第118师),向昆仑关东南地区前进,迂回敌之侧背,支援第5军由正面歼天昆仑关之敌,待攻下昆仑关阵地后,北路军即协力东、西路军三路会攻南宁。

桂南会战期间,中国军队指挥官在岩洞中召开军事会议。

东路军主要为陆军第26集团军(总司令蔡廷错),辖第46军(第175师、新编第19师)、66军(第159师、第160师),任郁江右岸邕钦路敌后交通之破坏及装扰,使当面之敌转用不易。

西路军为第l6集团军(总司令夏威),下辖第一纵队(第170师、第135师)、第二纵队(第131师、第188师) .挺进第1支队(龙州教导总队及地方团队)各部。西路军以第一纵队任高峰隘之攻击,将敌主力吸引于该方面,第二纵队及挺进支队,任邕钦路敌后交通线之破坏与袭扰,并以一部推进至邕宾路之四塘,阻止南宁敌军之增援,以孤立昆仑关之敌。

根据该作战计划,桂林行营于12月16日下达作战第一号命令。同日,军事委员会政治部部长陈诚上将、奉蒋委员长命令、前往桂林,隔日会见桂林行营主任白崇禧,转达蒋委员长指示,并留在行营襄助白主任指挥作战。

陆军第5军登场

桂林行营下达第一号作战命令、各部于接获命令后,即遵令分别实施。担任主攻任务之北路军第38集团军,其主力为号称中国陆军唯一机械化部队之陆军第5军、该军将扮演全般攻势作战之压轴角色。第5军在11月下旬日军登陆后进行战备,准备向桂南增援,其接奉桂林行营之命令,着于12月5日前,于宾阳地区集中完毕。第5军之输送计划概分两个部分完成、预计参加作战的各师与军补充第1 ,第2团、在永福下车,然后徒步行军前往集结地点,军其余各部则在桂林下车、再分梯次或步行或汽运往战场运动。

该军各师从衡山、东安、全州,用铁道运输至广西永福(桂林以南柳州以北之间),向迁江、宾阳清水河和洪水河间的邹墟、石陵墟一带地区集结待命。第200师先以第600团在桂林下车、用汽车输送至南宁.该团在l1月25日即已参加战斗、经过如前述:荣誉第1师于11月20日开始由湖南专陵运送:新22师自21日起,先后由湖南禄口(株洲以南衡山以北地区)、衡山、衡阳等处、用铁路运输。

中国军队驻守下的昆仑关,地势险要,关楼雄伟,确有“一夫当关,万夫莫敌”之势。

各师完成集结之后,军长杜聿明将军召集各师团长以上干部,前往军司令部召开作战会议。当时军司令部设于迁江谭蓬村的一个山洞内,四周树林茂密,非常隐蔽,尤其对空之遮蔽效果奇佳。会场上有一幅五万分之一的桂南地区军用地图,挂在一块横木上,图上用红蓝色纸标示了敌我双方的位置与态势。尔后根据日方的资料指称,中国军队使用的五万分之一地图十分精准,连日军都舍弃其自己调制的十万分之一地图,而改用掳获之中国军用地图。

会议开始,首由军长杜聿明将军介绍了当前的敌我情势、敌方使用的兵力与作战意图。他指出,根据情报显示、日军使用于桂南之兵力为两个半师团,分别为第5师团、第18师团一部,还有台湾旅团(第18师团为当时情报之误,该师团现时在粤北作战)﹔而其侵占南宁的战略企图概为:第一,切断我西南交通,包含越桂公路与滇越铁路;第二,侵占广西、威胁我大后方、以达使用军事手段配合政治“逼和”的战略目的;第三,向越南、缅甸的殖民母国法国与英国进行武力展示,使屈服于日本,达成其封锁中国西南对外交通线的目的。

杜聿明

接着杜聿明介绍了昆仑关当面形势与日军之态势。依照第200师第600团在战场上缴获之日军作战部署图显示,目前在昆仑关正面的是日军第5师团第21旅团的两个联队(第21、第42联队)、据守从南宁沿着邕宾公路之四塘、八塘、九塘至昆仑关一线。军之任务、即是先行击溃邕宾路昆仑关正面之敌,为尔后收复南宁开创良好有利的条件。而军之战斗部署,将实行所谓的“关门打虎”的作战方针,使用军语解析,就是“战略上迂回、战术上包围”的构想,以迁回支队行远程奔袭,切断敌交通线,阻绝其增援,正面攻击部队即对孤立之敌再行战术包围、使其抵抗阵势弱化崩解,从容歼灭之。“战略上迁回”的部分,分为两个方面:

一、新编第22师为右翼迂回支队,由现所在位置出发、超越昆仑关,选择小路进占五塘、六塘,切断由南宁北上之邕宾路,破坏公路与桥梁,堵击敌增援部队北上;

二、第200师副师长彭璧生指挥军补充第1 、第2团两团,担任军左侧迁回支队,由现所在位置出发,经过岭墟、甘棠、长安墟,行大迁回运动,直趋七塘、八塘地区,策应正面对昆仑关之攻击。

军司令部预期这两支迁回支队,将会截断昆仑关之敌的后方交通线、阻止其粮弹给养之前送与增援部队的抵达,以利正面攻击之实施。在正面攻击部队方面,则有以下之配置:荣誉第1师、第200师,担任正面主攻部队,沿公路指向昆仑关正面。其攻击部署系以两师重叠,荣誉第I师在前任主攻、第200师随后跟进、准备接替攻击。军配属之炮兵第14团第1营以及军属装甲兵团、骑兵团、工兵营等,协同正面主攻部队之攻击。

为了支援战斗部队对昆仑关之敌实施攻击,军之战斗支援与后勤部队亦将全力投入。军汽车兵团、辎重营,归兵站指挥,担任后方粮弹补给之前送及伤病人员后送之任务,通信联系以有线电、无线电为主,传骑为辅。

会议结束后,各师干部随即返回进行攻击准备之动作。新编第22师师长邱清泉召集全师团营长,指示作战机宜,并针对之前陈诚的“留学生说”进行宣示:“本人与廖副师长(耀湘)、柴参谋长(钊)、唐参谋主任(铁城)都是留学生,国家对我们确属优待。这次有机会杀敌,我们决以生命去拼。我若阵亡,由廖副师长为第一代理人,柴参谋长为第二代理人、刘团长(俊生)为第三代理人。凡攻不能克守不能固而贻误戎机者,一律军法从事。”

为了让攻击实施顺利、从12月12日起至15日、第5军各部派遣了大批之便衣侦探或斥候,前往昆仑关、九塘、八塘之邕宁路段,进行侦察任务。同时,负责正面攻击之各师,开始向昆仑关正面推进,逐渐占领马岭、大球岭、官塘岭之线。现在箭已上弦,一切准备就绪,第5军司令部即在17日22:00时,根据行营作战命令第一号、第5军作战计划,下达军攻击命令《作战命令第二十二号第5军作战命令》:

一、自钦县上陆之敌为第5师团及台湾旅团,日来钦县、防城附近,似有敌后续部队到达。南宁附近,有敌第41联队。亭子墟、蒲庙附近,有少数之敌占领。高峰隘方面,约有敌二三千人,昆仑关、八塘间,约有敌一个联队。昆仑关似为敌前进部队,其主阵地在八塘东西之线。六塘附近,似为敌旅团部。我桂南作战军,以攻击北犯之敌、收复南宁之目的,乘敌后续部队未到达以前,一举转移攻势,将敌包围于邕江南北地区而歼灭之。我西路军(以第16集团军为基干)以一纵队向高峰隘攻击,以一纵队由苏墟向大塘、吴村墟装击,遮断敌背后联络线。我东路军(以第26集团军及第66军为基干)分由永淳、灵山、陆屋西进,任邕钦路交通通信之破坏、并截击敌之后续部队。

二、军以收复南宁为目的,决定于18日拂晓开始攻击,先行击破昆仑关、八塘附近之敌,以主力由公路两侧及其西南地区向昆仑关、八塘包围攻击;以一部迂回八塘敌阵地之右侧背,重点保持公路西侧,将敌压迫于七塘附近地区而歼灭之。攻略八塘后,除以一部向二塘追击,主力于五塘、横岭、潭桂村之线整理态势,再继续向南宁攻击前进。

三、右翼队(新编第22师附山炮一连)于17日24时前推进至潭均岭、坛登、古望之线。18日24时推进至果枝、六拉、泰安村、定蓬村之线。19日黄昏后攻克六塘、鹿鸣山之线,努力破坏敌通信及公路桥梁,遮断敌退路。20日拂晓,以有力部队向七塘附近攻击,协力荣誉第1师歼灭八塘之敌。另以有力之一部占领五塘及其西方高地古流岭及五塘东北那峨岭各要点,以阻止敌之增援。击破八塘之敌后,即以步兵一团,迅速向二塘附近追击前进,主力于五塘以东、公路以北地区集结整顿,待命向南宁继续前进。

四、左翼队(荣誉第1师附山炮连、坦克一连、坦克防御炮一连、消毒排)于18日4时开始攻略东挹岭(九塘西6公里)、金龙山、429高地、老毛岭、昆仑关及枯桃岭各要点后,再作攻击准备,于20日拂晓,向八塘之敌主阵地攻击,进出于鹿鸣山东侧安良至周村之线,重点保持于右翼方面,但应与新22师、第92师及左侧支队保持联系。

五、左侧支队(第200师副师长彭璧生野战补充第1团、第2团附无线电一班)于18日拂晓前占领果发岭、禄移岭之线,19日夜向周村以北及八塘之敌攻击、使军主力之攻击进展容易,但须与左侧之第92师保持联络。

六、两翼队及左侧支队之作战地境如下:西路军与右翼队间为:青泰―八塘墟一覃麻之线。右翼队与左翼队间为:思陇-蒙蒙岭-拔凿岭-尖峰岭-鹿鸣山东北之线。左翼队与左侧支队间为:广新村-玉马岭–禄盘岭–周村相连之线。左侧支队与第92师间为:鹿颈墟-三槐岭-长岗岭-独逸岭-文祠大山-安良之线、线上均属右。

七、预备队(第200师、骑兵团〔欠第2连)以一部在思陇东北,恭喜岭、六七岭之线、占领阵地、控制主力于太守墟间地区。

八、炮兵队(炮兵第14团第1营长张可法、炮兵第14团第1营.炮兵第2旅补充营、工兵连〔欠一排])于17日在思陇司、马岭墟间占领阵地,准备对昆仑关东西高地射击。占领昆仑关后,即以全部在欧家、九塘附近占领阵地、协力左翼队.攻击八塘敌之主阵地。

九、坦克队(装甲兵团、欠第3、第4营及第7连)以第2营位置于关佐村附近,策应第7连,协助左翼队之攻击,以一部在高田墟附近以火力压制653高地东西之敌、援助步兵攻击后,向维新村方向警戒。

按照第5军所颁布之第二十二号作战命令,可知当时中央军对于邕宾路方面的日军部署状况所作之敌情判断,系认为昆仑关为日军之前进阵地,而主力乃位于昆仑关与八塘之间,这是基于第一线部队所作之侦察、对该区地形之判断,以及来自桂林行营之通报、故左翼正面攻击之荣誉第1师系以预想中存在于八塘一带之日军主力为攻击目标,而昆仑关一线据点、则以前进阵地视之,原本预期在攻击发起之首日即应攻占,未料日军却将增援部队不断前送昆仑关,而在昆仑关一线高地据点据守,当初之前进阵地转变为主阵地,迫使第5军必须变换攻击部署,始能因应之。于是乎,昆仑关遂成为中日两军精锐大决战之所在。

昆仑关,为邕宾路之要冲,位于南宁东北60公里处,形势险要,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史载北宋仁宗皇祐年间,蛮王依智高窃据云南,僭号大南国,进兵两广师次南宁,分兵扼守昆仑关。朝廷命狄青为师、督兵进剿,进抵昆仑关,相持数月不下,狄青于上元之夜前,以奇兵过武鸣,出归仁(在三塘、四塘间),击其后路,蛮兵崩溃,始于元夜渡过昆仑关,16日进克南宁。

昆仑关所处之位置,系于大明山系所延伸之丛山绵延地形中,该区耸立有无数标高300-500米的小山头,其中山谷与小溪穿越其间,地形复杂。一般而言,各山系在标高400米以下均为茂盛之树林所覆盖,400米以上则属沙地裸露之光秃山头,视野展望良好。其间有南宁至宾阳公路贯穿,为惟一之交通要道,而昆仑关正控制该公路之南北交通,形成进出南宁与宾阳之门户。

以昆仑关口为中心,其周边有若干具战术重要性之高地群、构成隘塞之路,形成昆仑关险要。其北有同兴北之六零高地(六零为地名)、西有罗塘、同兴高地、东有界首、653高地,诸高地群中,又以罗塘.界首高地为最重要。自界首以及罗塘高地南迤之山地,均与昆仑关相连,形成昆仑关两侧之椅角,分据东西、居高临下,对昆仑关成俯瞰之势。

如欲控制昆仑关,必得先占稳罗塘、界首高地。但罗塘高地系连绵于老毛岭,而界首则与653高地.600高地相接、故欲控制罗塘高地,必先占夺老毛岭;欲得界首、当先拿下653高地;是以欲攻略昆仑关,则得先按此顺序将这些要点一一攻克。而在昆仑关以南,则有枯桃岭位于邕宾路东、441高地位于邕宾路西,分别对昆仑关与邕宾路形成左右瞰制之势,是为对昆仑关形成包围、控制南下九塘之邕宾路必争之要点。以上这些据点、将是未来17日中双方争夺战焦点之所在。

【未完待续……】

感谢您的观看,下期将继续讲述昆仑山战役的战史内容,点关注不迷路

点击主页橱窗,精选的军事、历史丛书等你选购哦

0 阅读:4

星辰与大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