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会战(23):被鬼子铁蹄占领下的太原城与城中的百姓

星辰与大海 2024-04-16 06:18:10

书接上回,本期为太原会战系列第23期。上一期主要讲述了国军发起一场试图收复太原的反攻行动,但行动最终以失败告终。本期将讲述日军占领下的太原城与城内发生的一系列变化。

(本期全文约4000字,内容较长,感谢您的观看)

民国时代的太原市,并不是今天这座占地6959平方公里、生活着400多万人口的大城市。在阎锡山统治山西前期,作为省城的太原城,实际指的是山西首县阳曲县的城关地带。1927年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后,通令各省省会驻地改称为市,这才有了“太原市”的概念。但这里的太原市只是阳曲县的城区关厢,实际是个县辖市,连“市长”都没有,由县政府派四个区长负责。在抗战爆发之前,生活在这里的人口,大约有15万人。

日军进入太原城

八年抗战当中,日本侵略军从未能占领山西全省,却实实在在地统治了整个太原。在1937年11月太原陷落后,日军便成立了太原特务机关,由机关长谷荻那华雄中佐率部进驻前太原绥靖公署秘书长贾景德位于典膳所正街的宅邸“韬园”,筹划建立实行代理统治的行政机关。

日军的当务之急是恢复太原市面秩序和商业流通,目的一是便于长期占领统治,二也是为让太原变成一个适合日军司令部驻屯的城市,便于日军官兵采买副食和日用品、调剂生活。谷荻中佐指挥特务机关的职员和宣抚班逐户寻找能出来为日本侵略军做代理人的角色,先是找出了精营街的街长赵嘉会,由他组织了40多个人组成清道队,打扫守城战时守军在街上筑起的掩体堡垒,和马路上横七竖八的电线杆。接着,做军服生意的五台商人徐炳南也在日军指使下,会同德盛成面铺经理李成、聚新恒面庄伙友侯尊三等人开办了一个公益市场,给日军解决副食蔬菜的供应。

光是有清洁工和生意人,还不能满足代理统治的需求。1937年l1月晚些时候,伪太原市商会粉墨登场了。让市民惊奇的是,商会会长不是哪个老字号的东主掌柜,而是战前亨得利钟表行的一个普通店员么伯璋。原来日军宣抚班四处找寻知识分子不得,偶然看到了么伯璋戴眼镜、穿长袍,认为是个知识分子,便抓住不放硬推了出来。么伯璋的能力,在伪政府的同事看来都属于“不学无术”一流,但对日本人而言,他可是大东亚共荣协作在太原的典范。么本人也认为这是得道升天的机会,对日本人死心塌地,于是步步高升,不久便获任为阳曲县知事,一跃成为战前他都不敢抬头看的山西首县之长。

伪山西省长苏体仁。

么伯璋全无行政经验,只能拉一个做过河北省无极县县长的“老糊涂”蒋应静帮忙,所谓政务也是胡乱支应。到1942年时,伪山西省长苏体仁曾经下令撤换掉这位眼皮底下的首县县长,但么伯璋已经攀上了日军第l军参谋长花谷正少将的门路,后者直接逼迫苏体仁撤销命令,不但要让么伯璋复任,还要苏给么道歉,搞得这位伪省长毫无面子可言。

日本人并不满足于建立县公署,还开始筹划设置正式的太原市公署,甚至将其提升到了高于县的程度。1937年12月,白文惠出任太原市市长。此人资历很老,是辛亥革命时的营长,还做过阎锡山第3集团军兵站总监部的运输监。太原沦陷后,经太原礼和洋行经理、德国人赖玛斯向日军推荐出任了伪职。在他之后,历任太原市长都是些老官僚,有在前清做过知县的张敬额、做过候补知州的叶灵原,有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时驻军第八镇统制张彪的儿子张叔三等等。

日本人建立的伪山西省最高统治机构也设在太原,成立时间仅比阳曲县公署晚一个月。最初,这个机构叫做山西省临时政府筹备委员会,一个月后去掉了“临时”二字。筹备委员会的成员,多是些早与日本人有联系的失意政客或留日学生。最初的委员长是曾任山西省银行经理的高步青,但在1938年6月正式成立山西省公署后,省长换成了北平伪“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派来的苏体仁,他曾经担任过阎锡山的日文秘书、绥远省政府财政厅厅长,投敌前正在北平闲居。

沦陷期间,日本人在山西省公署、太原市公署和阳曲县公署都配置了日本顾问,实际掌握决策大权,中国官僚不过负责执行而已。不仅对行政机关如此,连省立的各学校,也都派遣日本人担任“代表教官”,其职责一是向学生教授日语,二是监视和侦察中国教师学生的动态,随时向特务机关报告。这些代表教官权势之大,连伪学校的校长也要避让三分。沦陷期间曾在省立太原师范学校就读的黄廷壁回忆,因为日本教官的报告,校长郭自励曾被日本宪兵队抓走四十多天,放出来之后,“一个十分和蔼、常和学生谈笑的胖乎乎的老人,变成了瘦骨嶙峋的沉默寡言的人”。

日军占领下的太原

太原原本是山西工商业的中心,抗战前的15万人口中,从事工商业者就占到了40%。但在太原沦陷之后,日本人对这些产业进行了系统的洗劫和改造,将其完全绑上了“大东亚战争”的战车。

太原最大的工厂,也是当时中国设备最新锐、产能最突出的兵工厂之一,就是阎锡山一手营造的西北制造厂。在太原沦陷之后,该厂来不及撤离的部分损失最大。从12月开始、日本人陆续将各工厂的机器拆迁运往日本,被劫走的机器达3000余部。其中育才机器厂被搬走机器292部,战争中损坏机器19部,房间181间彻底倒塌,940多间受损,形同毁灭。

在省营工厂之外,私营的机器铁工厂也同样损失惨重,19家私营工厂总计丢失设备、材料、现金价值银元3万多元。有5家工厂无力复业,只能遣散伙计,倒闭了事。义成铁工厂的经理魏福成只得带全家老小开了家铁铺,靠打铁为生。后来的日子里,这些铁工厂被绑到了日本人的战车上,专门为日本人生产马车铁件、生产工具,反倒产生了一种畸形的繁荣,铁工厂扩展到35家。到战争末期,这些工厂普遍加入了日本人组织的铁工组合,为其制造弹药。仅1944年,铁工组合就生产了手榴弹1万颗、八二迫击炮弹12000发,还加工炮弹引信8万个。

普通的手工业的情形也差不多,这些从业者多是小本经营,受战争影响最大,因来料、销售渠道切断,只能关门歇业。1936年太原的729家手工业企业,到1936年只剩下116家。与铁工相似,这些行当随着日军扩大战争又产生了畸形的恢复,成为日军军需生产体系的一个环节。到1940年,手工业者又恢复到640多家,以纺织业为主,但全部沦为日本纺织企业的附庸,只能靠领取手工费过活、有时产品被日方判定不合标准,还要付出赔偿。

普通的商号同样损失惨重,战前太原2572家商户在1937年12月开张的仅有669家,两年后才恢复到战前水平。随着战争延续、物资生产供应日益紧张,加上日本人对中国军队控制的游击区、根据地实施经济封锁、造成了工业产品不能下乡、农业产品不能进城的景象,物价飞速上涨,市面日益萧条。太原著名的绸布庄同成信苦撑到1944年,终于歇业,店员都被遣散,只留下些伙计看店。另一家卖衣服的义元生成衣局也是“欲干不行,欲罢不准,坐吃山空,日亏月累”。到1944年5月,全市商户只剩下了1454户。当然,这其中也有畸形发展的产业,如西药业从10户扩展到24户,日货由89户发展到148户,旅店、洗染、餐馆也多了起来,究其实质当然是为了满足日本人的需求。

1938年初,在日本人的支持下,北平伪临时政府财政总署筹建了“中国联合?准备银行”,在日本占领区内发行钞票。伪钞“联银券”按规定与银元等价,但在发行之初,太原黑市上要用1元3角到4角于能兑换银元l元。但随着物价上涨,票值越来越低。据统计,抗战八年间,太

原物价上涨了354倍。联银券越来越不值钱,1945年发行了票面为孔子和天坛、面值为五百元的巨额钞票,也被市民揶揄为“孔子拜天坛,五百顶一元”。

面对物价上涨的情况,日本人从1940年起,开始对粮食、纸烟、食盐、煤油、火柴、白布、食糖等生活必需品实施配给。1942年冬天起,太原市又下令禁止粮食自由交易,口粮由伪政府通过配给点的粮店发放。市民杨若愚回忆,“从此市民口粮就是掺土的黑面、带皮的高粱面、又粗又修的混合面,几个月见不到斤白面”。

维持这样的局面仅靠伪政府是不行的,还要有更强力的机构。日本人的方法是动用宪兵。1939年,日军成立了太原宪兵队,本部驻东缉虎营街四号,战前傅公祠旧址。这支宪兵队的队长只是一名中佐,但管辖范围先是山西省北部,之后合并临汾宪兵队、成为控制全省的宪兵机构,并在各地设置了宪兵分队。

日军在太原设立的战俘营。

以太原为例,太原宪兵分队是原第109师团宪兵分遣队在1939年春改编而成,这个宪兵分队下设瞥务、司法、特高三个班。其中,警务班负责纠察军纪风纪、巡逻街道,并在城门、车站设点检查,特高班负责邮件检查、摄影检查、出版物检查、侦查扣捕、破坏抗日组织;司法班则负责被捕人员的预审和关押。宪兵的工作对象原本是国共两党的地下人员,如1940年宪兵侦破了军统太原站,1944年又以地下活动的借口抓捕太原各级伪政府工作人员一百多人。但在1940年后,工作重点又增加了经济管制,并特别增设经济巡回班负责此事。

宪兵拥有武装,又搜罗了许多汉奸担任密探,工作起来效率极高。1941年5月,宪兵以倒贩银元、法币的罪名,逮捕了太原兴华银号总经理武紫珊、经理刘雨亭。同年冬,又以投机倒把逮捕榆次四十多家商号经理带回太原审讯,一下勒索伪币4万余。太原茂盛永粮店掌柜罗尚彬,从晋南贩卖小麦到晋北,也被日本人抓了起来。

沦陷期间的太原城内,还有一个机构令人胆寒,这便是位于太原小东门内东北角的“太原工程队”。这里是一座三进大院,虽然外面挂着工程队的牌子,沿院墙周围却架设了铁丝网,还有持枪的日伪军守卫巡逻,对任何试图接近的人都会斥退,甚至直接开枪。这里实际是日军在太原设置的集中营,关押的全是侵晋日军在战斗中俘虏的中国军人、最多时达3000余人。人多时,院内临时搭建的砖瓦大棚乃至大席棚都住满了人,“晚上睡觉,个挨个,身擦身,人与人之间很难找到一线空隙”。伙食也极其恶劣,都是些苞谷米,且每人供应量不超过半斤。

被日军俘获后关押在太原的中国军人。

这些战俘的命运相当悲惨,大部分被送到山西各煤矿挖煤,甚至还有被送到辽宁抚顺去的。还有被送到日本经营的铁厂、电厂、火柴厂担任苦力的,有些人还被送到了日本。1942年7月26日,220余名俘虏被运到了小东门外赛马场,由日军新兵对其进行真人刺杀练习,不到半个小时,这些被俘的官兵全都倒在了血泊当中。这也成为太原沦陷八年史上最血腥的一幕。

【未完待续……】

感谢您的观看,下期将继续讲述太原会战的战斗战史,也是该系列的最后一期,点关注不迷路

点击主页橱窗,精选的军事、历史丛书等你选购哦

0 阅读:4

星辰与大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