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汽」营商环境是外资撤离的决策依据吗

人汽解读吧 2024-08-26 22:42:45

作者:谢人杰

进入2024年下半年之后,合资品牌无论一二线,无论豪华还是非豪,都肉眼可见地萎靡了。上半年还闹出保时捷经销商联手逼宫事件,要求中国区董事长下台。这要放在头些年卖得好的时候,经销商们得上下打点,就为了多提点畅销款。现在可倒好,威慑手段是联手拒绝提车。

去留问题不取决于营商

有些品牌降价保量,有些是降了价也没保住量,还有些躺平了,爱谁谁。1-7月,中系市占率62.6%,同比上升8.8个百分点。7月份中系市场占有率66.4%,同比上升9.2个百分点。超越了合资最鼎盛的时期。随着地盘变大,中系上升势头反而锐化。这就意味着“六四开”不是稳态。

对于合资而言,1年内就丢了20%多的地盘。说兵败如山倒,也不为过。这个时候,跨国企业在中国市场的去留问题,就提上了桌面。

有些媒体开始炒作国内的营商问题,认为营商条件的恶化,导致我们“留不住”外企。苏州的刑事案件,也被扣帽子为“担心当地2000家日企撤资”。中国的恶性刑事犯罪率,在主要大国当中是最低的一档,没有之一。只要理性一点,无论数据还是观感,都支持这一点。

美国枪战每一天,隔几个月就出现群死群伤的“突突事件”,似乎没见过美国人讨论过担心营商环境。这类反思怪的毛病,到底是胎里带的,还是后天养成,很难确知。生活的经验告诉我们,如果一个人赤裸裸地双标,就意味着隐藏了真正的标准。

撤离是商业决定

中国的营商环境好不好,不要看某些媒体带节奏,要看资本的脚踪,同时要考虑国际金融环境。本世纪以来的绝大多数时间里,中国都是外商投资的第一大目标国。直到2022年之后才变成第二。此时发生了一件事,就是美国连续加息到5.5%,直到今年。

今年1-7月,中国实际利用外资5394.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9.6%。同期外商投资企业新设立31654家,同比增长11.4%。商务部认为,利用外资规模仍处于历史高位,下降是因为受到去年高基数影响(2022、2023有几个超级项目)。

事实上,美元高利率背景下,自然会发生国际资本的虹吸效应。当下还有什么中短期生意的收益,能比得上5.5%的无风险利率。

这种情况下,中国制造业实际利用外资1544.8亿元,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引资695.8亿元,仍为世界最多。能够对冲资本虹吸的,只有完整体系的供应链、头号消费市场和具有吸引力的营商环境。

8月15日、16日,中美金融工作组在上海开了两天会,成果是确定了双方“金融稳定联络人”。看上去没啥成果,其实双方都在围绕美元降息博弈。届时资本“回头浪”会比较大,中美都不希望出现金融黑天鹅事件。这也是双方为数不多的共同金融利益。

这个时候,如果跨国车企在中国利润降低或者暂时赔钱,会不会撤离?当然不会,稍微赔点,就从全球第一大乘用车市场跑路,怎么看都是不够聪明的决策。哪怕轻资产也要玩下去,因为再回来的机会成本非常高(主要是消费市场的信任成本,谁知道你会不会再跑路),除非赔到董事会忍无可忍的地步。

至少在汽车圈里,迄今所有撤离决策都是商业决定,和政治没什么关系。别给自己加戏,别给别人加戏,也别脑补给各方加戏。

新局势下,外资要找准自己的位置

中国改革开放这么多年,外资车企在中国有赔钱的,但多数一二线品牌赚得盆满钵满,这是不消说的。看一些跨国品牌的A级车价,和鼎盛时期比几乎打到对折,就知道当年他们赚了多少。

现在稍微苦点,就哭爹喊娘写小作文。一些拿了补贴或者自带干粮的人,将自己的名字折现,先念叨外资的“历史贡献”,再说现实仍然有用,跟着说营商环境受到影响云云。好像外资品牌就像应激的狗子,稍有个风吹草动,就要跑回自己窝里去。将外资品牌董事会的决策能力,拉到自己的水平线上。如果市场前景不行,人家该走还是走。这是跪姿问题吗?

外资其实考虑的不止是赚不赚钱的事,而是事关未来。如今中国的工业增加值占全球35%,超过第二到第十名的总和。这还是在不公平的美元计价基础上得出的结果。很多人都没意识到35%意味着什么,它意味着人类历史上最大且唯一的工业克苏鲁诞生了。

有一种说法说中国的工业乃至汽车工业“大而不强”。开玩笑,大怎么可能不强。拥有全产业链、全价值链要素、头号规模的汽车市场,主要原材料产量和生产技术全都是世界第一(可以查查各种黑色和有色金属的产量规模),绝大多数创新专利拥有数量世界第一。

眼下的情况是,只要中国决定做的战略性产业,其他各方势力能够做的选择,要么学着做鲶鱼,要么有老天爷赏饭吃(比如刚果),要么学德国人玩金蝉脱壳。总之,要不拘一格地想办法与这一体系联系起来,展示自己独特的统战价值。最差的选择是同态竞争,会被碾的渣都不剩。

关键是市场

有些人会拿世界销量排行榜来说事。前十大销量品牌,只有一个中国厂商。但排行榜表明的是存量优势。如果看到这家厂商,去年列第九,短短几个月就升到第六,个别月份摸到第五,见此情景还能高卧无忧的,不配当高管。其他中系进入榜单甚至霸榜,只是时间问题。

一个存量舰队遇到一个规模只有自己1/2或1/3的舰队,但后者发育速度是自己10倍,就知道时间站到哪一边。危机感爆棚有两个行为结果,一种是珍珠港事变,一种是苏联解体。前者莽而后者苟,结局到头来差不多,但过程可不一样。

奥博穆说过,德国品牌在华最高时市占率40%,如果某一天跌到10%,也是可以接受的。这句话有两重含义,一个是40%不是历史常态,逮到就是赚到;第二个,份额跌惨了大众也不会走。不但不走,还要想辙留下来,大不了换家。对于跨国厂商来说,国籍向来不重要,重要的是生存。

当然,不要看人家怎么说,要看怎么做。大众自己花190亿人民币增投安徽。雷克萨斯寻求在上海本地化生产,并向上海要求特斯拉投资待遇。通用和福特在华重资产躺平,但忙着走轻资产和高端化错位竞争。大家都认识到要回避克苏鲁的锋芒,并协调成利益基本一致的状态,比高喊着撤资的言论,似乎更实际一些。

印度人对外资逮起来挨个放血,这营商环境不知差到哪里去了,从未见印度人有什么反思。但外资仍然想投资印度,可见营商不是关键。

所有这一切,都和市场有关。小院高墙能不能解决生存问题?对于跨国品牌来说不能,不止是日韩这类国内市场狭小的,还包括欧美品牌。唐唯实说不要指望在第三方市场受到(关税)保护。

一个现成的例子就是泰国,这是中系和日系在第三方市场的第一个规模战场。日系在泰国市占率最高时90%,丰田自己占其中的一半,日子要多舒服有多舒服。去年,丰田皮卡在泰国17年来首次降价。双方的争斗,5年内会有一个阶段性结果,10年内结果推及整个东盟(除了缅甸、文莱这种国家)。

为什么先在泰国打,因为泰国自己想拉中系投资,制定了鼓励新能源发展的政策。泰国的确实有利于当出口基地,但这和顶层设计有更大的关系,和营商环境只有少量的关系。

不管在中国,还是在第三方市场,大家考虑的都是市场。如果前景好,哪怕天天有人在外面打黑枪,厂商也会考虑留下来,就像中企跑到非洲投资一样。

对于营商问题,反思过度没必要,更没必要作践自己,真的。

0 阅读:13

人汽解读吧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