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词名篇鉴赏(八十五 )
——晏殊《清平乐》
金风细细。叶叶梧桐坠。绿酒初尝人易醉。一枕小窗浓睡。
紫薇朱槿花残。斜阳却照阑干。双燕欲归时节,银屏昨夜微寒。
论者说这首《清平乐》,多解为词人自抒之词。然细按词意,从景物意象、语词风格到环境服用,都有明显的女性化色彩,词中人物应是一个感秋的女子。
起句“金风细细”,从季节天气切入。这是一个秋日微风天气,“细细”一叠,语气轻柔,丝毫不见惯常写到秋风的萧瑟凌厉之感。接以“叶叶梧桐坠”,本质上就是秋风落叶,但“叶叶”一叠与上句的“细细”一叠连续使用,形容出晴好的秋日微风中,梧桐树叶一片一片缓缓飘落的情景,语言调性悠闲而从容。古典诗词里的秋日梧桐意象,多与浓重的忧伤感情相关联,积淀了浓厚的情韵义。如白居易《长恨歌》的“秋雨梧桐叶落时”,温庭筠《更漏子》的“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李煜《相见欢》的“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等,都是表达一种强烈的痛苦感情。但在晏殊这里,秋日梧桐这个悲剧性质的原型意象,表现得竟是如此闲适和易,似不多见。
这样难得的晴好天气,需要做一点什么,方才对得起这春秋佳日。那就趁着新酒初熟,斟酌几杯吧。于是就有了“绿酒初尝人易醉。一枕小窗浓睡”二句,“易醉”不见得只是酒量小,新酿酒力较大,初尝不觉就喝多了,还有未加点出的淡淡闲愁,可能都是“易醉”的原因。因为醉酒,所以睡得很熟。而“一枕小窗浓睡”,很像是对闺阁女子醉眠状态的描写,而不像是写的男性人物。
论者以为上片写的是昨晚醉眠,似可存疑。下片“紫薇朱槿花残。斜阳却照阑干”二句,是睡醒所见,当无问题。“紫薇”又名百日红,从夏天一直开到秋天。“朱槿”,花期也在夏秋之间。上片写梧桐树叶飘坠,可知时令已是深秋,那么“紫薇”“朱槿”也到了开残的时候。但是叶落花残,似乎都没有对词中人物的心情产生什么负面影响。酒醒之后除了看到残花,还看到“斜阳却照阑干”,说明时间已是傍晚,落实上片的“易醉”和“浓睡”。揆其情形,词中人物应该是白天饮酒致醉,而后昼寝,一觉醒来已是日之夕矣。若说昨夜醉酒,“浓睡”一夜一天,时间似乎过于久长。深秋叶落,花残日暮,这些最易影响主观情绪的因素麇集一起,词中人物却能怡然自得,的确与绝大多数秋日诗词的抒情调性不同。
后结“双燕欲归时节,银屏昨夜微寒”二句,点出时令和气候。“双燕”反衬人的孤单,“欲归”是说深秋天寒,燕子准备飞回南方,而不是承接“斜阳”日晚,说燕子打算归巢。这里容易误读,需要认真辨析。“时节”二字,表明说的是深秋天寒的时令季节,而不是说“斜阳”日晚的“时候”,“时节”和“时候”的意涵是不一样的。如此,则“双燕”不仅反衬了人的孤单,而且要撇下她飞回南方,让她彻底陷于孤独的境地。这让她记起昨夜闺房屏风之内,透出的些微寒意,略觉寂寞的她,心里应该是起了一缕关于时光流逝、岁华又晚的轻叹微怨的。“银屏”系女子闺房陈设,这个服用意象与前面的环境意象“小窗”,女性化色彩都很明显,说明词中人物应该是女性而非男子。“昨夜微寒”四字,大概是导致论者认为词中人物系昨晚醉酒、一口气睡到第二天傍晚的原因。且不说这个睡眠时间实在太长,于情理有所不合,单说醉酒“浓睡”不醒的人,是不会敏锐感觉到夜气“微寒”的。这也适足证明词中女子是饮醉昼寝,而非宿酒夜睡。这一句其实是写女子看到“双燕欲归”,想起“昨夜微寒”的感觉,而进一步确认天气真的到了燕子辞归的深秋季节。
吴处厚《青箱杂记》卷五说:“晏元献公虽起田里,而文章富贵,出于天然”,“每吟咏富贵,不言金玉锦绣,而唯说其气象。若‘楼台侧畔杨花过,帘幕中间燕子飞’,‘梨花院落溶溶月,杨柳池塘淡淡风’之类是也。”这段话常被论者引述,作为晏殊“善言富贵”的口实,原是不错的。问题在于谈及大晏词的任何一篇文本,论者都要引这段话,大谈晏殊作品的所谓“富贵气象”。即如谈论这首《清平乐》,也是抓住“小窗”“银屏”等意象,使劲往“善言富贵”上拉扯。其实,“小窗”“银屏”作为女性闺阁物事,在唐宋婉约词里出现频率极高,与“太平宰相”晏殊“善言富贵”并无干系,从这个角度谈论这首《清平乐》,实属不得要领。这首藻采风韵仿佛花间词的作品,真正价值在于某种程度上解构了宋玉以来的悲秋模式,但又不像刘禹锡的《秋词》那样刻意标新立异,高亢爽朗,而是温婉柔细,不动声色,传达出秋色宜人之特有的舒适和美感。但毕竟是深秋季节,叶落花残,斜阳夕照,双燕欲归,夜气微寒,隐约之间又有几分冷寂之意,散发出一缕淡淡的哀愁,词情含蓄蕴藉,令人低回不尽。
杨景龙,笔名扬子、西鲁、南乔,河南鲁山人。二级教授,河南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学者、年度人物,创新团队首席专家,中国词学研究会理事,中国散曲研究会理事,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通讯评审、成果鉴定专家,搜狐教育全国分省十大最受欢迎教授。长期从事中国诗歌教学、研究工作,兼事诗歌创作。在《文学评论》《文学遗产》《文艺研究》《中国韵文学刊》《诗探索》《词学》等刊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中国古典诗学与新诗名家》《古典诗词曲与现当代新诗》《传统与现代之间》《诗词曲新论》《不薄新诗爱旧诗》《花间集校注》《蒋捷词校注》等专著10余种,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全国高校古委会项目等10余项。在《奔流》《河南诗人》《中华诗词》《小楼听雨》等刊物和平台发表诗作300余首,编有个人诗选《餐花的孩子》《时光留痕》《与经典互文》等。论著入选“中华国学文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推荐书目”,获评中华书局年度十大好书、中原传媒好书、中国读友读品节百社联荐优秀文艺图书,多次获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河南省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河南省文学艺术优秀成果奖、夏承焘词学奖、全国优秀古籍图书奖,暨孟浩然新田园诗歌奖理论奖等奖项。
编辑/章雪芳 审核/小楼听雨 校对/冯 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