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旅中原突围成功,除在军事上灵活,他俩在政治方面发挥作用关键

从阳化石 2025-04-06 04:45:48

1946年,中原突围时,中原军区1纵1旅在掩护主力部队撤退后,自行突围。

向哪个方向突围,选择性不大。如果向西突围,就尾随主力,反而增加主力的危险;向南突围,不远就是长江天险,不容易过江,而且那里是国统区;向北突围再向西到豫西,看似一个好办法,可容易与主力路线重合。因此,只能是向东突围。

敌人在东面设有重兵,敌人发现1旅后,调3个师兵分三路围追堵截。部队在阻击敌人时,老天也是帮个忙,雨一直下,稻田一片汪洋,田埂泥泞不堪,敌人现代化装备陷入前进不得。而皮旅轻装上阵,进行阻击。

部队在完成上级规定的牵制时间后,开始突围。在军事上,皮定均旅长的指挥水平机动灵活,加上部队善于独立作战,尽管非常疲惫,枪声一响就投入战斗,忘掉 一切疲劳和饥饿。

除了在军事指挥得当之外,政治思想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这一刻部队在敌强我弱中,指战员们要面对数倍于己的敌人,而且还面临缺医少食连续作战的艰苦。部队连续24年急行军,草鞋磨烂了,许多人脚底板都是血泡累累。大家的思想情绪是不稳定的,开小差问题也是可能发生的。有的干部,甚至有个别团的干部,对前途产生悲观失望情绪。

这就需要政工首长对部队进行思想整顿,政委徐子荣,政治部主任郭林祥在吴家店休整3天,第一补充物资,第二做好思想动员。会议对广大指战员自突围东进以后所表现出来的大无畏英雄气概和战斗作风给予充分肯定。同时也指出,接下来部队要面临的困难,如地形、道路等,各方面不利于我们,不能盲目乐观,并及时对领导干部思想松懈,产生悲观进行严肃批评。思想整顿后,大家统一认识,增强突围的信心。

这就是我军在困难条件下作战时,政工干部要做到的,即使解决问题,避免部队有非战斗减员,也使得部队战斗力凝聚。

部队从接到掩护主力以来到突围苏皖地区,皮旅原6000余人,保持5000余人的力量,经过大小作战23次,行程1500多里。

这次突围转移,部队创造了军事奇迹,在孤军奋战中,不仅完成牵制任务,还从敌人重兵围困下转移出来,使得部队建制完整,受到中央首长的称赞。

这场突围战中,旅部领导在军事、政治思想加强方面做到位,是突围成功的关键,而且缺一不可。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