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案例,AI工具在教学中还可以这样用

识课程 2025-01-14 19:16:45

本文共3547字,仔细阅读需9分钟

编辑/肖静 统筹/孙习涵

本文盘点AI工具在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及案例

维度一:课前准备——学情分析、教学设计、课件制作等

维度二:课堂教学——交互设计、可视化教学

维度三:课后反馈——作业批改、教师总结与复盘

课前:AI助力教学精准筹备

1.学情分析

借助匠邦AI等AI学习分析系统,教师可快速收集并分析学生学习数据,如通过出题考试、成绩分析,精准掌握学生学习进度、知识掌握程度和学习风格偏好。

例如,分析发现学生数学函数概念理解困难,教师便可针对性设计辅导课程,调整教学进度与方法。下面详细介绍使用该工具对考试进行质量分析的操作:

点击下载成绩单模板,按照模板整理好每个班级、每位学生的成绩后保存。

选择学科、学段以及试卷的满分分数,上传试卷和班级成绩单。

短短几分钟,AI就能帮你完成考试成绩的全面分析。生成的报告内容包括各个班级成绩的统计,对试卷题型和考试范围、知识点的分析与总结,各班分数段的详细分布,总结考试中的不足之处,并提供具体的解决对策,直接生成报告,随时下载随时用。

2.教学设计

依据课程标准和学情,教师说出角色、背景、任务和要求,就能快速生成教学设计大纲和内容,利用Kimi、讯飞星火、文心一言、智谱清言、通义千问、天工AI、橙篇AI、豆包等AI工具都能够智能推荐教学设计。我们仅需要掌握撰写教学设计的提示词的基本思路:

角色+任务目标+任务描述+(其他要求)+(示例)

下面以通义千问为例:

教师可以不断地修改、优化提示词,调教AI,让它生成符合你要求的教案。你也可以对AI不断进行追问,细化每一个教学环节的设计。

AI还能根据不同教学内容和学生水平生成多样化教学策略。如“一起作业”平台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可针对不同阅读材料类型和学生英语水平,推荐情境教学法、问题导向教学法或小组合作阅读法等。

3.制作课件

教师常用的“希沃白板”配有AI课件制作工具,教师输入文字大纲,就能自动生成精美排版、有丰富图表和动画效果的课件,还能自动匹配对应时期图片、地图等素材。

例如在制作历史课件时,输入历史事件的相关文字,AI可自动匹配对应时期的图片、地图等素材,使课件内容更加丰富直观,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教学效果。

再以Kimi为例。我们可以先找到PPT助手,先通过提示词让Kimi生成PPT文字稿。

确认没有问题以后,下滑到生成内容的最下面点击【一键生成PPT】。

生成PPT如下(部分PPT截图):

4.教学资源获取与生成

文本转语音工具(如TTS Maker、乐声、text-to-speech)可将教材、教案文字转语音,生成教学音频。例如现在我们要设计一个普及防溺水知识的主题班会,需要在课件中插入一段警察向小朋友们普及防溺水知识的音频,就可以借助大模型来实现。

提示词:你是一名警察,要给三年级小学生普及防溺水知识,要求简单易懂、生动有趣,大约200字左右。

将讲稿输入到TTS Maker文本转语音工具,下载音频并插入到课件。

我们也可以用文生图AI工具(如可灵AI、即梦AI、智谱清言)生成符合教学场景的图片。以外研社八年级下册Unit 3中的一段阅读材料为例生成图片,这里使用智谱清言和即梦做示范。

课中:点燃活力引擎,让课堂 “活” 起来

1.实现交互课堂,增加学习趣味

智能体技术通过增强学习体验的趣味性和互动性,为教育领域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想象一下,学生们能够在智能体平台上与历史人物的数字化“化身”进行即时交流。这种仿佛穿越时空的对话,不仅能够促进学生对语文、历史等学科的深入理解,还能极大地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使学习变得更加生动、直观和吸引人。通过这种方式,智能体技术让知识的传递变得更加活跃和有趣。

假设,我是一名高中二年级的语文老师,正在准备讲解《蜀道难》这篇诗词。这时候就可以使用AI工具来创建一个李白的“数字人”,学生不仅能和他聊聊这首诗的创作背景,还可能听他即兴来段诗歌朗诵,工具可以使用Coze、智谱清言等。

以Coze为例:

先在“人设与回复”中输入提示词,设定李白的角色内容和回复逻辑;

然后在技能设置区域,打开语音通话功能,再给李白配上一个磁性的声音;

如果使用的大模型,对李白的知识储备不够丰富,还可以在知识库里给他补充一些相关资料,让他变得更博学。

在用Coze设置“人设与回复”的提示词时,可以通过点击优化按钮来优化,确保生成的“数字人”更加符合你的期望。

前文提到的文生图AI工具同样可以应用到课堂教学中,让AI大模型助力师生共创课堂。例如,在教学古诗《望庐山瀑布》时,教师可以发起古诗配图小组竞赛,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分析古诗中的内容及含义,并以此作为提示词输入AI文生图工具中,创作符合此诗意境的配图,看看哪个小组创作的图片更精准。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更好地掌握古诗文知识,还能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推荐可以使用智谱AI、通义千问、可灵AI。

2.借助AI工具实现概念可视化表达

在数学教学里,函数相关知识较为抽象。像Desmos这样强大的AI绘图工具,能有效解决这一难题,把抽象的函数概念直观地呈现出来。

当教师讲授函数图像时,利用Desmos可以轻松绘制出各种不同函数的图像。比如,绘制一次函数(y = 2x + 1)和二次函数(y = x^2 - 2x + 1)的图像,学生能清晰看到不同函数图像的形态差异。

不仅如此,Desmos的强大之处在于可以动态演示参数变化对函数图像的影响。以讲解三角函数的周期性为例,教师通过Desmos绘制(y = A\sin(\omega x + \varphi))的图像。

在绘制过程中,教师能够动态调整(\omega)的取值范围,学生可以直观地看到,随着(\omega)的变化,函数图像在坐标轴上不断改变周期。这一动态的演示过程,让学生直观地理解了三角函数的周期性概念,即函数值按照一定的规律在一定的区间内重复出现。

在地理教学中,对于不同地区的地形地貌知识,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而结合AI技术的数据处理和呈现能力的Google Earth,能为学生提供直观的学习资源。

当教师新授某个地区的地理知识,比如青藏高原时,通过Google Earth,学生可以清晰地观察到青藏高原的3D地形。在3D模型中,能看到高耸入云的山脉,像昆仑山、喜马拉雅山等,它们白雪皑皑,山峰连绵起伏。在学习板块运动与地形的关系时,Google Earth同样能发挥重要作用。教师通过它展示喜马拉雅山脉的地形,学生可以看到这条山脉的走向和地形特征。

课后:AI夯实教学成效,为教师减负

1.作业批改与分析

“批改网”AI作业批改系统能快速批改客观题,对主观题(作文、简答题)进行初步批改与分析,从语法、词汇、逻辑结构等多维度评价,并提供个性化改进建议。

此外,我们还可以借助Coze智能体平台打造一个“自动批改助手”,让AI帮你自动完成作业批改,学生也能及时收到反馈。以小学语文作文的批改为例:

先在“人设与回复”中输入提示词,设定作文批改的标准和要求,然后点击优化让大模型对提示词进行优化;

接着在技能设置区域,添加可以识别手写文字的插件;

将学生的手写作文拍照上传,AI工具会自动进行批改并给出反馈。

同理,也可以在智能助手中设置题库,让它自动出题和判卷,批改作业的效率就提高了好几倍。

2.助力教师复盘课堂

通过Al技术,教师能快速整理课堂资源和培训资源、构建个人知识体系,提升教学研究效率。

以通义听悟这个工具为例,它的主要功能包括:实时转写,上传音视频转写、多语言支持、智能摘要、PPT提取、发言人分离、双语翻译、自定义词库、时间轴对照、内容编辑、AI改写。

如下图,当我们上传一个课例视频之后,它会对视频的内容进行分析整理,从中提取出几个重要的关键词,以及全文摘要,还会智能地将视频分成不同的章节,对每个章节进行总结。

另外,它还可以智能区分发言人,并对不同发言人的发言内容进行总结。点击生成的音视频文本,还可以自动定位到视频的相应位置。

右上方还有一排功能按钮:

它还有一个很好用的功能——如果视频中含有PPT内容,它能够将所有的PPT内容页以图片的形式进行提取,同时呈现对应PPT页的发言文本内容,并支持将PPT内容以PDF的格式导出。

值得一提的是,通义听悟还拥有小程序和 APP 版本,完美适配教师的移动办公需求。教师每天登录,即可获得10小时的免费转写时长,足以满足日常教学的基本使用。

在开会或培训时,只需打开手机中的通义听悟实时记录功能,就能将所有音频内容实时转换为文本记录,不错过任何一个精彩观点与重要信息,为后续的教学反思与知识沉淀提供了坚实保障,助力教师在专业成长的道路上加速前行。

喜欢,就点个「关注」吧~~

来源丨综编自小希的AI笔记、信息技术学堂、AI探客公众号

编辑 | 肖静

统筹 | 孙习涵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