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港航发布一季度数据,济宁港口货物吞吐量2518.4万吨,同比增长12.2%,集装箱吞吐量增长10.3%,实现济宁港口开门红。这是继去年内河航运高速增长后取得的又一喜人成绩,济宁港航也正式进入高速发展期。

内河航运一直是济宁的优势,尤其是新时期国家对于京杭运河复航的决心,这也让济宁这个运河咽喉之地看到了重塑辉煌的希望。济宁政府也积极改善内河港口环境,进行一轮又一轮的港口现代化改造。并在去年成功获得海关获批权,大大节省了在济宁转运商船的运输时间,这也是济宁外贸高速增长的原因。
今年泰安港的高速发展给济宁带来了危机感,专项铁路让泰安港货物吞吐量大增,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济宁港口货物吞吐量。由于是山东能源承建,一时间唱衰济宁港的声音不绝于耳,济宁今年港口吞吐破亿也埋下了阴影。

一季度的数据振奋了人心,济宁港口年内破亿已属大概率事件。内河航运的欣欣向荣是济宁大的福气,也是济宁重塑辉煌的底气。运河兴,济宁兴的历史规律还在延续。
新能源产业的突破口也在运河。宁德时代之所以选择济宁,就是看到济宁内河新能源产业的巨大潜力,济宁的新能源造船也成功走出了第一步。

千年大运河是济宁的根本,也是济宁对外宣传的窗口。随着一系列以运河为主题的文化项目落地济宁,济宁也摆脱了对孔孟文化的依赖。运河名片发遍全国,济宁运河之都的称号越来越被外地人承认。这就是济宁和运河之间的千年羁绊,也是济宁迈向未来的最大筹码。
马拉松在济宁的成功,显示了运河和湿地对于济宁的重要性。坚持主城区融合发展,提升主城区影响力,是济宁城市圈融合的关键。宣传运河文化不是对孔孟文化的忽略,而是两条腿走路,主城和辖区的双向发展。济宁从来就是以济宁市区为主,济宁都市圈为发展重点的组团式大都市。这点现在不会变,未来也不会变。

内河航运成就济宁,济宁也发展了内河航运。京杭运河是中国的千年大计更是济宁永远不变的瑰宝。恭喜济宁港一季度开门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