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复杂多变的经济舆论场中,我们不难听到诸多批评的声音,令人意外的是,其中不仅来自国外,甚至国内也有一部分人持有别样看法。他们眷恋过往的经济发展 “老路”,认为那才是稳妥且理想的路径。
过去的模式,聚焦大规模进口与出口,在全球产业链中,我们努力积攒外汇,试图用充足的外汇储备为经济安全兜底。
然而,时移世易,当下的国际格局早已改换了模样。外部势力筑起一道道壁垒,即便我们主观上仍想沿着老路稳步前行,现实却是荆棘丛生,路障重重,过去的康庄大道已然被封堵得严严实实。更有甚者,部分人误解 “国内大循环为主体” 这一战略方针,无端将其与闭关锁国划上等号,这实在是谬之千里。
我们之所以毅然决然迈向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新征程,根源在于旧有的外向型经济模式已难抗时代浪潮的冲击。曾经,大规模出口换来的外汇储备,看似为经济构筑起安全防线,实则让我们在全球经济博弈中陷入被动,被外汇这一 “缰绳” 牵住手脚。
如今,国际形势风云变幻,一些国家将我们视作竞争对手,刻意设限,过往的套路再也行不通了。
既然外部环境倒逼变革,我们不妨借力打力,借助这份压力加速转型,把目光更多投向国内需求,削减不必要的进口,也逐步舒缓对外需的过度依赖,让经济发展的自主性更强,缓冲外部冲击的底气更足。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彻底舍弃外向型经济,而是巧妙调转船头,往西寻新机。北方,西伯利亚那片广袤大地,如今已初现开展北上开发合作的曙光;往西深入,中亚地区地缘优势突显,我们可由此南下,叩开阿拉伯世界的大门,继而西进,踏上北非的土地。
沿着北非一路南下,助力当地各国构建泛非公路与泛非铁路网络,一条 U 型的 “亚非大陆桥” 将逐渐成型,串联起西亚、北非以及中亚地区。
它与历史上欧洲殖民时代开辟的 “亚欧大陆桥” 有着天壤之别,“亚非大陆桥” 承载着南方国家携手共进的愿景,以基础设施建设为引擎,驱动可持续发展,追求和谐共生、绿色长久,扎根当地经济土壤,让发展成果普惠大众。
国内大循环的转型绝非一朝一夕之功,长期以来我们较高的经济外向度,决定了向以内需为主的转变必然是一场艰难的跋涉。但在这转型的漫漫征途中,我们手握新的战略 “罗盘”——南南合作框架下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这一战略将替换过往过度依赖霸权国家与北方发达经济体的陈旧路径,成为我们规避对抗性冲突的关键一招。
虽说如此,也切莫天真地以为前路就此一片坦途,毫无波澜。这片广袤的区域,在历史长河里本就是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世界、争权夺利的 “风暴眼”,动荡与纷争从未停歇。
列强们为抢夺原材料与市场,在此兵戎相见。但今时不同往日,我们与昔日帝国主义行径有着本质区分。即便海外偶有不实之音,污蔑我们是 “新帝国主义”,可事实胜于雄辩,我们不过是把中国行之有效的 “要想富,先修路” 经验倾囊相授给南方各国,帮它们筑牢基础设施根基。
基建的魔力在于,它能如引擎一般带动就业,让物资、人员流动畅通无阻,各国之间的交往愈发频繁,催生海量劳动力岗位,激活贸易活力,为民生产业注入澎湃动能。
在全球经济格局深度重塑的当下,每一个关键抉择都牵一发而动全身,意义非凡。于我们自身而言,正处于生态转型的攻坚阶段,经济结构大刀阔斧地调整,衍生出产业衰退、资源枯竭等一系列难题。而如今这一战略转型,恰似一把精准的钥匙,巧妙解锁困局,让矛盾得以缓和化解。
看向更广阔的世界,南方诸多国家长期受困于基础设施薄弱的瓶颈,发展步伐因此受限。我们凭借丰富经验与雄厚实力,投身基建帮扶,为其补齐短板,完善设施网络。这不仅是助力他国跨越发展障碍,更是在全球经济版图上连点成线、织线成网,重塑经济交流与合作的脉络。
国内大循环与新国际战略协同并进,绝非被动应对,而是主动拥抱时代浪潮的高瞻远瞩之举。这一中国方案,蕴含着东方智慧,为全球经济失衡困境破冰,假以时日,必将汇聚成磅礴力量,在世界经济发展进程中熠熠生辉。
文本内容源自@温铁军的视频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