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这片地界儿,过去那可真是不太平。就说那偏远的山旮旯里,官道破得不成样子,到处都是坑坑洼洼,走在上面,保准能把你的脚给崴了。四周的山林又密又深,一眼望过去,黑黢黢的,透着一股子阴森劲儿。山脚下那几座村子,房子都是土坯和茅草搭的,风一吹,感觉都能给吹跑喽。
村子附近的山林里,盘踞着一伙土匪,为首的叫王虎。说起这王虎,早年也是个可怜人,是个街头流浪儿。有一回,他好心救助了一个老乞丐,老乞丐为了报答他,就传授了他一身铜皮铁骨的绝技。按说有了这本事,正儿八经过日子,那不得吃香喝辣的?可这王虎啊,心思长歪了,学了本事之后,就跟一帮游手好闲的地痞流氓混在了一起,整日里偷鸡摸狗,不干好事儿。
日子久了,王虎的胆子越来越大,他瞅着附近这山林地势险要,就带着那伙人占山为王,自封寨主。从那以后,可就没老百姓的好日子过喽。他经常带着手下的喽啰下山,闯进周边的村子,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村民们辛苦种的粮食、攒的那点家当,全被他们抢光了,村里稍有姿色的大姑娘小媳妇,也都遭了殃。官兵也来围剿过好几回,可这王虎仗着自己那身铜皮铁骨,在刀枪剑雨里跟个没事儿人似的,每次都能溜之大吉。老百姓们对他恨得牙痒痒,却又没辙,只能在背地里偷偷叫他 “王二虎”,权当是出出心里这口恶气。
有这么一天,太阳明晃晃地照着,村里来了个老道。这老道穿着一身洗得发白但还算干净的道袍,头戴一顶旧道冠,手里拿着拂尘,须眉全白了,可那眼神,亮得跟夜里的星星似的,一看就不是普通人。村民们见来了个生面孔,都投来警惕的目光。有个热心肠的老者走上前,拦住老道,着急忙慌地说道:“道长啊,您这是从哪儿来呀?可得小心着点儿!附近这山林里,有一伙土匪,领头的叫王二虎,那可是个杀人不眨眼的主儿,心狠手辣得很!您就孤身一人,要是被他们抓住,那可就性命不保啦!”
老道听了,微微点头,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容,轻声说道:“多谢老哥提醒。我云游四方,一路走来,也听说了这王二虎的恶行。这次来,就是想为乡亲们出份力,把这个祸害给除掉。” 村民们一听,都满脸惊讶,有人小声嘀咕道:“这老道看着倒是仙风道骨的,可那王二虎厉害得跟啥似的,他真能行吗?” 老道像是听到了大伙的疑虑,目光坚定地望向山林的方向,说道:“多行不义必自毙,这王二虎作恶太多,老天爷都不会放过他,迟早要遭报应。”
老道心里早就有了主意,他故意扮成一个体弱多病的老头,骑着一头瘦得皮包骨头的毛驴,慢悠悠地朝着山林走去。刚走进山林小道,就听到一声大喝:“此山是我开,此树是我栽,要想从此过,留下买路财!” 只见三个凶神恶煞的土匪从草丛里窜了出来,手里拿着大刀,把老道的路给拦住了。
老道装出一副惊慌失措的样子,声音颤抖地说:“几位好汉呐,我就是个穷得叮当响的老头,身上实在没钱。我家里有个儿子,还算有点积蓄,要不你们把我抓上山去,我写封信,让他拿钱来赎我,行不?” 土匪们一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脸上露出贪婪的笑,心里想着这可真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儿啊。于是,连人带驴,就把老道押上了山寨。
到了山寨,老道被带到聚义厅。只见王虎坐在虎皮大椅上,翘着二郎腿,满脸不屑地看着老道。老道不慌不忙,走上前说道:“久闻大王铜皮铁骨,武艺高强,今日有幸得见,真是老朽的福气。我回去之后,肯定好好传颂大王的威名。” 王虎听了,冷哼一声:“哼,你这老头倒是会说话。不过,你既然被抓上山来,打算咋保命啊?”
老道微微一笑,说:“大王,我虽然年纪大了,可也懂点门道。听说大王武艺超凡,老朽想跟大王切磋切磋,要是大王赢了,随您怎么处置我;要是老朽运气好赢了,还望大王放我一条生路。” 王虎听了,哈哈大笑起来:“你这老头,还挺有胆子。行,本大王就陪你玩玩。”
两人来到比武台,王虎活动了一下筋骨,大声喊道:“老头,你尽管出手,本大王让你三招。” 老道也不推辞,弯腰从地上捡起几片树叶,说:“那我就用这个吧。” 台下的土匪们见了,顿时哄堂大笑,纷纷嘲笑老道不自量力,这不是拿着鸡蛋碰石头嘛。
王虎脸色一沉,大喝一声:“看刀!” 说着,挥舞着大刀,朝着老道砍过去。老道身形一闪,轻松就躲开了。紧接着,王虎又是连续几刀,刀刀都带着风声,十分凌厉,可老道就跟个鬼魅似的,每次都能巧妙地避开。就在王虎砍得气喘吁吁,稍微缓口气的时候,老道双手一挥,手中的树叶像暗器一样,“嗖” 地射向王虎。只听 “呲呲” 几声,树叶竟然穿透了王虎的铜皮铁骨,王虎瞪大了眼睛,满脸的不可思议,还没等他反应过来,就 “扑通” 一声,倒在地上,没了气息。
土匪二当家马刀疤,看到王虎被杀,心里又惊又怒。他知道王虎藏着复活的秘密,于是赶忙带着几个心腹,下山来到王虎父亲的住处。马刀疤一脚踹开房门,恶狠狠地说:“老头,赶紧把藏魂坛交出来,不然有你好看的!” 王虎父亲吓得浑身直哆嗦,不过他心里对儿子的恶行也愧疚得很,犹豫了一会儿,指了指床下。马刀疤等人急忙挖出铁箱,打开一看,里面正是藏魂坛。
马刀疤带着藏魂坛回到山寨,把它放在王虎身旁,嘴里念念有词。不一会儿,王虎的身体渐渐有了动静,随后缓缓睁开了眼睛。王虎复活后,眼里充满了仇恨,怒吼道:“那老道竟敢杀我,我一定要让他血债血偿!”
于是,王虎带着几百个土匪,气势汹汹地把老道所在的村子给包围了。他骑着高头大马,站在村口,大声喊道:“老道,你给我滚出来!今天要是不交出一千两黄金,我就把这村子里的人全杀光!” 村民们听到喊声,吓得都躲在家里,大气都不敢出。老道走出人群,看着王虎,眉头紧紧皱着:“没想到你竟然还能复活,看来是我疏忽了。不过,你可别伤害这些无辜的百姓,我愿意用黄金赎他们的命。给我一天时间,我肯定把黄金送来。” 王虎冷笑一声:“好,我就给你一天时间。要是明天看不到黄金,这村子就别想要了,全给我烧了!” 说完,带着土匪们退回了山寨,还派了几个人守着村子,不让人出去。
老道知道这事儿不能再拖了,他施展血咒追踪术,靠着之前留在王虎身上树叶的血迹,开始追踪藏魂坛的下落。只见那几片带血的树叶,在半空中晃晃悠悠地朝着一个方向飞去。老道紧紧跟在后面,没多会儿,就来到了王虎父亲的茅草屋前。
老道上前敲门,王虎父亲打开门,看到是个陌生的老道,满脸疑惑。老道说道:“老人家,我是来除暴安良的。您的儿子王虎在外面作恶多端,您知道他为啥能复活吗?” 王虎父亲听了,叹了口气:“唉,我这逆子,我也拿他没办法。他之前在我床下埋了个铁箱子,不让我乱动,今天那土匪来把箱子里的东西拿走又送回来了,难不成就是因为这个?”
老道点了点头,说:“正是。那箱子里装的是藏魂坛,里面藏着您儿子的一魂一魄。只有把藏魂坛打破,才能彻底除掉他。” 王虎父亲听了,咬着牙说:“这逆子,害了这么多人,我不能再让他继续作恶了。道长,您尽管拿去,只要能除掉他。”
老道谢过王虎父亲,进屋挖出藏魂坛,高高举起,大喝一声,一掌就把它拍得粉碎。瞬间,一股青烟冒了出来,老道赶忙施展法术,招来天火,把青烟烧了个干净。与此同时,在山寨里,正和土匪们喝酒庆祝的王虎,突然脸色大变,身体不受控制地颤抖起来,随后 “哗啦” 一声,再次断成几截,倒在地上,燃起了熊熊大火,把他的尸体烧得干干净净。
解决了王虎后,老道知道山寨里还有不少土匪余孽。他马不停蹄地赶到县城,找到官府,把王虎已死、山寨的情况跟官兵说了。官兵们一听,迅速集结队伍,在老道的带领下,前往山寨围剿土匪。
山寨里的土匪们看到官兵来了,顿时乱成了一锅粥。马刀疤还想垂死挣扎,负隅顽抗,可没几下就被官兵给制服了。经过一番激烈的战斗,剩下的土匪全被剿灭了。
消息传到村子里,老百姓们都高兴得不得了,纷纷走出家门,欢呼雀跃。他们对老道感激得不行,想要摆个宴席好好款待老道,可老道婉言谢绝了。他拂尘一挥,转身就走了,身影慢慢消失在山林里,只留下老百姓们对他的赞叹和感激。从那以后,这片地区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老百姓们过上了安宁的日子,而老道除匪的故事,也在民间口口相传,成了一段人人夸赞的佳话 。
明清时期的百回本小说(西游记),作者署名全都是佚名或是无名氏,意思是不知名的作者写的,明代万历二十年,南京金陵世德堂,刊印的百回本小说(西游记),上面作序言的陈元之也说,百回本小说(西游记)是不知名的作者写的,吴承恩几乎没有可能是百回本小说(西游记)的作者,近年来,中华书局等出版社出版的百回本小说(西游记),上面的署名都是佚名或无名氏,1995年,山西古籍出版社出版的百回本小说(西游记),作者署名也是无名氏。
百回本故事小说(西游记)的作者不是吴承恩,流传至今最早的百回本小说(西游记),是明代南京金陵世德堂,在万历二十年刊印的,作者署名是华阳洞天主人校,还有署名陈元之作的序言,在序言中陈元之说百回本(西游记)是不知名作者写的,明清时期的各个版本的百回本小说(西游记),都没有署名是吴承恩写的,作者署名全是无名氏,意思是不知名的作者写的。
直到二十世纪二十年代,鲁迅和胡适,两人一致认为,百回本小说(西游记)是吴承恩所写,他们唯一的证据是《天启淮安府志》中,有记载吴承恩写过一本叫《西游记》的书,但是也确定不了其内容、版本,最重要的是连这本书的长短也完全一无所知,所以根本确定不了,这本书是不是百回本小说《西游记》,还是另外一本同名的地理类书籍。
明末清初的收藏家、文学家黄虞稷,他编纂的千倾堂书目,把吴承恩写的(西游记)归于地理类,黄虞稷认为吴承恩写的(西游记),是一部旅游的游记地理书籍,不是故事小说,清朝咸丰年间重修的淮安府志,竟然没有吴承恩写过(西游记)的记载,明代天启淮安府志中说吴承恩推崇儒学,反对佛教,百回本(西游记)里有很多与佛教有关的内容,吴承恩既然反对佛教,那么百回本故事小说(西游记)的作者,几乎没有可能是吴承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