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亿票房,2.4亿观影,哪吒闹海,寒冬论破产,匠人精神的觉醒

江海燕子课程 2025-02-19 05:08:48

截止2025年2月16日——

《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下简称哪吒2)累计票房突破118亿(含预售及海外票房),超越《复仇者联盟》,成为首部跻身全球票房榜前11名的亚洲电影;

哪吒2观影人次达2.4亿,相当于德国总人口的3倍,我国三四线城市影院出现单日排片占比超80%,贡献超57%票房的奇观;

哪吒2春节档前3日票房分别为8.5亿、7.8亿、7.2亿,至上映第18天(2月15日),单日票房仍高达8.11亿,打破“七日游”市场定律;

哪吒2于2月14日在北美地区正式上映,影片预售票房和排片量均创下北美地区近20年来华语影片新纪录,至16日晚19:00,海外票房(北美、新西兰、澳大利亚、希腊)已近4000万,要知道这是在西方国家刻意排片场次低、上映影院比例少等不利因素下达成的;

哪吒2豆瓣9.2分创国产动画新高,央视新闻称其“重构东方神话的现代表达”,《好莱坞报道者》惊叹“这是文化软实力的核爆级呈现”,据Box Office Pro预测,影片全球最终票房或将改写非英语电影历史排名;

......

这个春节,哪吒着实闹了一次海,撼天动地,颠覆了很多人的既有认知。

毫无疑问,哪吒2是成功的。

其成功的密码首先是工业体系的突破——

哪吒2片尾谢幕时,出现了138家本土动画公司,其构建的“数字创作联盟”展现了惊人协同效应;

“土拔鼠”是“熊出没”团队做的;

“深海”的红极动画团队把压箱底的最极致的离子水墨晕染技术拿出来;

华为云分布式渲染集群算力达1562PFlops,相当于3.5个谷歌AlphaFold;

中科院自动化所的AI动态捕捉技术,将哪吒“三头六臂”战斗场景精度提升至0.1毫米级;

追光动画自主研发的“乾坤”引擎,实现每秒15亿粒子运算,打造出颠覆认知的“赛博东海”;

——“全体龙族取下身上最硬的鳞片,给敖丙制作坚不可摧的万龙甲”!

以往的动画片,更多的面向少年儿童,而哪吒2却以“传统内核+现代表达”的方式,实现了文化叙事的突破——

根植于中国人心中的家庭图腾信仰,父亲的似山之爱,母亲的似水温柔,从不理解到逐步接受,再到互相包容,直至动容的自我牺牲;

重情重义的兄弟之情,哪吒与敖丙从最初的对手到最后相濡以沫的战友,他们的关系变化,是对“不打不相识”的古老俗语的现代诠释,跨越种族、立场,学会信任与合作,这是儒家的仁爱之道;

哪吒、孙悟空、杨戬,中国人认定的所谓“天庭三大反骨”,这是敢于挑战命运、勇于做自己,“我命由我不由天”的“人定胜天”精神的代表,我们的民族生生不息,坚强的屹立,保有顽强的生命力,靠的就是“中国人从来不信邪,不怕鬼!”的民族内核;

申公豹是传统反派角色,却令人同情,无量仙翁表面看,伟光正,一脸慈祥,应是正面角色,却是幕后黑手。“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山”,人性的复杂足见一斑,“透过现象看本质”是中国最古老的哲学思想;

——毫不夸张地说,每个人,在人生的不同阶段、不同年龄段,都能在这部电影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情感共鸣。

我希望哪吒2的票房越高越好。在这个充斥着“快餐文化”、“功利主义”的社会,哪吒2的异军突起,是“匠人精神”最好的表现,是“付出才有回报”的最美诠释。

“五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

138家本土动画公司,4000多人的协同努力;

骷髅山“石矶娘娘”5分钟特效占了200T内存;

导演饺子亲身示范,完成了片中70%以上的戏份;

哪吒2单单剧本5年来就历经43稿修改,编剧团队闭关期间禁用智能手机;

特效总监带队进驻清华大学流体力学实验室,只为还原真实海水物理特性;

配音弃用流量明星,转而邀请京剧名家演绎太乙真人,创造“川剧腔”方言喜剧效果;

......

形成鲜明对比的是——

2024年备案影片中,翻拍、续集占比达46%,但豆瓣均分仅5.1分;

众多所谓名导沉迷于大数据算法,不断定制“流量电影”,不惜一切请来“流量明星”;

短视频大行其道,因为有人相信,现在的观众没有耐心,平均停留时长仅7秒的时代到了;

不断煽动矛盾的综艺节目、永远“三生三世”套路的仙侠剧、“油田”和“恋爱脑”齐飞的现偶剧,露骨地告诉所有人——黑红也是红;

......

哪吒2狠狠扇了他们所有人一个响亮的耳光!

“影视寒冬论”是这个行业几年来似乎被公认的定论。哪吒2的成功,宣告其彻底破产。

以前经济形势好,笃信靠“坑蒙拐骗”、靠“流量明星”、靠“吃行业红利”、靠“吃名声老本”、靠“炒作营销”,躺平也能赚到钱。

于是习惯于待在“舒适圈”中,早以忘记初心。

当经济形势复杂,存量时代到来时,钱不好赚了,于是抱怨环境、抱怨市场、抱怨观众,却从不反思,于是“寒冬论”应运而生。

哪吒2告诉所有人,不是影视行业进入寒冬了,而是缺少核心竞争力,同质化严重的影视作品进入寒冬了。

哪吒2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是坚持“中国审美+中国文化+中国精神”的内核。

正如导演饺子所言:“观众不是厌恶主旋律,而是痛恨没有灵魂的工业化流水线!”这部电影给所有困惑于现状的各行各业一个振聋发聩的启示——

动画师用18万张手绘原图筑起文化护城河;编剧团队用最传统的IP创新打开千亿市场;导演不忘初心打造属于中国人的神话宇宙!

哪吒2出海了,或者在中美博弈的现阶段,她会遭遇很多的阻力——排片少、文化冲突、恶意打压、歧视对待、甚至是“被动了蛋糕”的群体恶意攻击。

这都不算什么,因为——

她已经是近二十年海外表现最好的华语影片了;

她彻底颠覆过往“熊猫+功夫”的东方主义刻板形象;

她标志着中国文化输出的主动尝试;

她在告诉我们,随着中国国力的逐步强大,文化影响力也会逐步强大,这是必然的规律!

或许,总有人说:不能自嗨,要与世界接轨,要考虑世界文化接受程度和理解力。潜台词其实是:放弃自我,迎合西方。“放弃自我”意味着丢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迎合西方只会变成西方。

哪吒2用自己的行动给出了答案——

当哪吒脚踏风火轮掠过纽约时代广场巨幕时,《华尔街日报》感叹:“这是数字时代的新文化地标!”

真正的文化竞争力不在对标好莱坞的焦虑中,而在深耕五千年文明的定力里;软实力出海不是符号搬运,而是价值观的平等对话;经济周期波动从未杀死行业,杀死企业的永远是对核心竞争力的漠视。

一部哪吒不行,就两部,两部不行就三部,不要怕所谓的“水土不服”,“迎合”带不来认可。还记得二十多年前的“卧虎藏龙”吗,那是中式美学的成功。在岁月的长河中,唯有扎根文化母体,才能生长出征服世界的枝干。

记住:当我们中国文化产业停止仰望西方标准时,世界反而开始学习我们的叙事语法。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