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流动的“原罪”,精英教育的“神话”,“清北”标签化的悲哀

江海燕子课程 2025-02-25 05:50:33

泰晤士高等教育(THE)排名——

学术声誉:清华大学位列全球第8名,连续三年保持亚洲第一;北京大学排名第11名;

学科评价:清华和北大各有4个学科进入全球前10;

综合排名: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稳定居于全球前20名。

QS世界大学排名——

全球综合排名:清华大学排名第20名,北京大学排名第14名;

学科与国际化优势排名:清华大学在艺术史、建筑与建造环境、土木与结构工程、环境科学上,分别排名第5名、第8名、第6名和第10名;北京大学在古典文学与古代史、现代语言学上,分别排名第10名和第9名。

ABC世界大学排名——

北京大学位列全球第16名,清华大学第20名。

我国的高等教育体系中,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始终占据着无可替代的地位。

然而,近几年,这两所国内顶尖的高校却频频陷入舆论漩涡,被贴上各种标签——“留美预科班”、“卖国学府”、“精日大学”、“媚外学院”等。

80%清北毕业生出国为西方服务——

反复炒作的谣言,声称清北学生背叛祖国。然而,根据官方统计,2018年清华大学毕业生出国率仅为16.5%,至2024年降到9.6%,近十年,清华大学的平均出国深造比例为10.5%;2019年北京大学毕业生出国率为25.3%,至2024年降至18.4%,长期定居国外的比例不到3%。

另据教育部数据显示,清北毕业生回国率也高达65%。所谓的80%完全没有任何依据,同时还别有用心的将“出国深造”与“留在国外”故意混为一谈,混淆视听。

清北未被美国制裁,所以表明其与西方勾结——

美国制裁的重点,主要聚集于国防和关键技术领域,例如哈工大、国防科技大等这样专项研究的高校。清北未被制裁,是因其更多承担的是基础科研与综合性人才培养任务。事实上,近二十年,清北主导的很多科研项目,包括但不限于航天技术、人工智能等,屡屡突破西方封锁,成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核心。

清北43%课程全英文授课,崇洋媚外——

以清华大学为例,每年开设课程超6000门次,全英文课程仅占个位数比例,且多集中于国际学术前沿领域,其目的是提升学生全球竞争力,而非抛弃传统文化。

清华与日本合作泄露核心技术——

清华与东京大学的合作课题,是经国家载人航天中心批准,属于公开的国际科研交流,不涉及核心技术泄露。这种合作方式,其实是全球化科研的常态,旨在推动技术的双向进步。

谣言频发,有深层的原因——

流量经济的推波助澜。

自媒体为吸引眼球,故意歪曲事实或捏造事实,“玩弄”事实,操纵舆论场,制造对立话题。例如:“放弃清北选国防科大”,利用爱国情绪收割流量;伪造“集体拒报清北”的案例。因为他们明白,“清北”二字本身已成为流量密码。

狭隘民族主义与排外心态。

某些舆论,将“国际交流”等同于“不爱国”,将“转籍”等同于“背叛”,将“外资”等同于“毒蛇猛兽”。忽略了全球化背景下人才流动的常态,实则是在双向推动学术和科技水平的跃升;忽略了全球化背景下资金流转的常态,实则是在促进本国经济的良性循环和打破垄断的手段。

于是,清北的国际合作与留学生比例,就会被曲解成“为西方输血”。

社会阶层焦虑的投射。

清北作为顶尖学府,承载着公众对教育公平的期待。但毕竟每年能被录取的人数是有限的,于是便有了怀疑其入学的公正性的传闻。将清北学生贴上“精英”标签,认为有权有势有钱的家庭子女才能上得了清北。

而实际上,清北生源中超过60%来自普通家庭。且清北的奖学金体系与助学货款政策,“自强计划”等专项招生政策,更是进一步降低入读的经济门槛。以2023年为例,清华大学就是通过这些“普惠性”模式,录取了数百名农村及贫困地区的学生。这些学生,正是通过高考实现命运逆转,成为个人和家庭向上流动的支点。

四十年改革开放,清北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清北在量子计算、人工智能、新能源等领域取得了多项世界级成果。清华大学主导研发的“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多次问鼎全球榜首;北京大学在石墨烯材料领域的研究推动了中国半导体产业的自主化进程。清北已经是我国科技突破的重要引擎。

清北所培养的学生遍布政、商、学界。根据统计,80年代以来的最高领导层中,清北毕业生占比超过30%;科技领域的两院院士中,清北毕业生数量稳居第一;百度创始人李彦宏、搜狐创始人张朝阳、美团创始人王兴、韦尔股份创始人虞仁荣、迈瑞医疗创始人徐航等企业家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清北已经是我国人才储备的核心池。

清北的人文社科研究在传承中华文化的同时,构建了现代学术体系。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对甲骨文的数学化保护;北京大学对“一带一路”历史文化的研究,均为国家文化战略提供了重要的技术和理论的支持。清北已经是我国文化自信的守护者。

清北有问题,学术不端者有之、科研功利化有之、产学研协同不足有之,但将其标签化为“原罪”或“神话”,是在自毁长城。

清北发展之路,就是中国崛起之路的缩影,尊重和理解高等教育的多元价值,才是真正地走向成熟和自信。

0 阅读: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