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塔行云(黄河系列·开封铁塔)

黑风夜话吖 2024-12-22 05:34:15
铁塔行云(黄河系列•开封铁塔)

铁塔

历史上黄河水患频繁,开封能保存下来的地面古建筑并不多,但有两处古塔属例外,一座是建于北宋开宝七年(974年)的繁塔,现残存三层;另一座是重建于皇祐元年(1049年)的祐国寺塔,俗称铁塔。繁塔正处于维修中,且其本身位于开封城外,铁塔便成了昔日东京繁华的唯一见证。

铁塔

不知什么原因,张择端画的《清明上河图》中并没有出现铁塔,画卷表现的是宋徽宗年代北宋都城的城市面貌,而这时铁塔应该已经修建完成。北宋初年,吴越王钱氏纳土归宋,赵钱孙李名分甫定,钱弘俶奉献了一尊释迦舍利七宝塔,置于京城开宝寺福胜院,宋太宗命工匠建造木塔供养,太平兴国七年(982年)开始动工,八年后完成,木塔八面十三层,“土木宏壮、金碧柄耀”,塔成后宋真宗赐名“灵感塔”。关于此塔还有这样的传闻,塔初成,望之不正,向西北方向倾斜,人感奇怪,设计者答,京师地平而多西北风,不到百年会被风吹正。可惜的是,木塔于庆历四年(1044年)毁于火灾。

宋韵

皇祐元年,宋仁宗敕命重修灵感塔,塔址改到形胜之地都城东北角的夷山之上,所用材料改木为砖,外贴琉璃面砖,形制仍为八角十三层,塔造了近三十年,由于塔外壁褐色琉璃近似铁色,俗名铁塔。明代曾对铁塔进行过两次大规模的维修,总体保留了北宋的形制,因塔院改名祐国寺,铁塔也称为祐国寺塔。

铁塔公园

易地重建给铁塔带来了好运,由于地势较高,铁塔在一次次的黄河泛滥中幸存下来,当年的祐国寺早已不存,夷山成为平地,铁塔的塔基也淤埋地下,但塔身依然挺立,现高度逾55米,是中国琉璃古塔中最高的一座,1961年定档为第一批文保单位。

灵感院

灵感院

接引殿

铁塔

一早赶赴铁塔景区,游客不多,作为开封菊花文化节的分会场,秋花夹道,姹紫嫣红。景区新建或重建了福胜院、灵感院、接引殿等建筑,但人们关注的重点还是有“天下第一塔”之称的铁塔。

擎天摩云

铁塔

铁塔

大地五彩斑斓,树叶渐稀,秋色笼罩下的铁塔清癯挺拔,也许此刻更能体显它的“擎天摩云”。铁塔被一圈围栏围起,若从某几个角度观察,塔身似乎稍有倾斜,阳光投向铁塔,其表面铺贴的琉璃砖折射出淡淡的光泽。

铁塔

铁塔

铁塔

琉璃砖具有防水防火、抗寒耐热的特性,且色泽红亮、坚固耐用,宋人用琉璃砖贴面可谓一大创举。这些琉璃砖均为模制,在烧造过程中必须精确地计算好收缩,使之完美地拼合。砖的表面有各种不同的图案,如佛像、菩萨、力士、天王、飞天、游龙、狮子、麒麟、莲花、牡丹等,林林总总不下五十种。塔身具有明显的仿木特征,门窗、立柱、斗拱、塔檐等均采用不同标准的砖制构建砌筑,整个表面丝丝合缝、浑然天成。

铁塔

如今的铁塔已无法入内,据介绍这座塔内设螺旋蹬道168级,每层八面一处明窗七处暗窗,这种明暗交错也能有效地缓解强风的吹袭。古人云,登塔第五层可看城内街肆,第七层可见郊外平野,第九层能够遥看黄河,而最高层能够直面青霭,正所谓汴京八景之“铁塔行云。”

宋意

行云千年,虽经地震、河患、狂风暴雨和炮火摧残,铁塔仍巍然屹立。铁塔是古城的守望者,是开封的代言人,它阅尽百代、饱经沧桑,用挺立的身躯彰显着历史的骄傲。

《点茶赋》

《点茶赋》

招财进宝

一鹿有你

上午十点,铁塔景区开始热闹起来,福胜院前,古风《点茶赋》曼妙成曲,舞者款款而来,翩翩若仙,步履间张扬着大宋的神韵。一头梅花鹿开启了“一鹿有你”的导游之程,幼儿园的小朋友也在老师的带领下走向古塔,去传承千年的经典。

游园

铁塔邮票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