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bce290dad525999c3ca66f3ce3e82838.jpg)
陈胜袒左
芒砀山游客中心的工作人员在介绍景区时曾说起,如果时间较紧,陈胜园可以不去,那里只有一块郭沫若题写的碑石,但第二天还是抽空去了陈胜园。陈胜吴广曾是一代人的显学,记得自己读的第一本“大书”就是上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的《从陈胜吴广到太平天国》,那是小学二、三年级的事。为了少年时代,一早来到了陈胜园。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5330ae0503f09a03bfb74c63705b8092.jpg)
陈胜园
陈胜园里除了门口检票的阿姨外便空无一人,能听见秋风中落叶的声响。这是一组仿秦汉建筑群,由门阙、山门、前殿、主殿、石碑、墓冢等组成,山门前是陈胜袒左扬臂的塑像。袒左是陈胜的标志,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九百戍卒左发渔阳,经大泽乡遇雨,道路泥泞,已无法及时赶到,按大秦律失期当斩。这时,这支队伍中的两个民工小头领(屯长)开始商量了,“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07ca39f198c4da9e1af96e4f1e40769f.jpg)
陈胜园
每当读到这些文字,总会想起司马先生的另一段话:“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面对死亡有不同的选择,选择的结果将决定青史留名或默默无闻。陈胜无疑是苦大仇深的劳动人民,很小的时候就“佣耕”垄上,佣者役也,那就是贫雇农了,但这是一个有思想、有觉悟的贫下中农,在艰苦劳动的间隙,他会来一句“苟富贵,无相忘。”和他一起干活的农友嘲笑他,你一个修地球的谈什么富贵。这时的陈胜发出了一问:“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ea3b17abf4c7f89c19056453c83307e9.jpg)
揭竿而起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是陈胜一问,“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是陈胜二问。在大泽乡,有思想、有觉悟的陈胜想的很远,举大计没有号召力不行,那就抬出两尊偶像扶苏和项燕;成大事没有迷信活动不行,那就鱼腹藏书、夜祠狐鸣。总之,“大楚兴,陈胜王!”一个天翻地覆的时代呼之欲出了。当陈胜、吴广杀了押送的将尉,面对义愤填膺的九百民工时,陈胜发出了振聋发聩的第三问:“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于是,袒左!造反了。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86420e412804709051cf4d443e307c82.jpg)
主力出征
陈胜之问,问出了王朝变更的规律,推动了历史的前进和发展。尽管他地位低下,也许他貌不惊人,其实他功亏一篑,但这又有什么关系呢,历史记住了他的名字,司马迁在为他立传时冠了“世家”二字,已然和王侯同列,更奇妙的是,“陈涉世家”的前一篇是“孔子世家”,难道是有意安排的。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cae3dcef6f74403554d5fc7807c5cabf.jpg)
陈胜墓碑
王侯将相无种,英雄不问出处,人间多有志者,关键在于行动。历史是有志者的不断发问问出来的,对问题的回答,就是书写历史。问答中,新娘变成老妪,少年变成白头,战场变成桑田,餐具变成古董,丹心变成青史,热血变成丰碑。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507ff97d2fb38252ed053d6cacdcf19d.jpg)
前殿
陈胜园里,“揭竿而起”和“主力出征”两块浮雕略有苔蚀,“大泽风云”前殿的檐柱也红漆剥落,“隐王殿”静静安卧。隐王,那是响应首义而起兵的刘邦在最终建立汉政权后追封陈胜的称号,陈胜葬于芒砀,汉高祖“为陈涉置守冢三十家”,每年祭祀,而芒砀山也是汉兴之地,老刘家儿孙历代梁王陵寝也在这里,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狐鸣陈涉孤坟坏,金尽梁王石室空”。丰碑不常拂拭,也会布满尘埃。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42867b61b7d2f06d8ba4792b81a8e524.jpg)
隐王殿
尘埃终有落定时,陈胜园前殿的横匾上二行草书“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真正动力。”那是革命导师的话语,在此又想起了读过的《从陈胜吴广到太平天国》一书,那个时代书的扉页都有一段语录,小时候的阅读至今还能记忆,“地主阶级对于农民的残酷的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迫使农民多次地举行起义,以反抗地主阶级的统治。从秦朝的陈胜、吴广、项羽、刘邦起,中经汉朝的新市、平林、赤眉、铜马和黄巾,隋朝的李密、窦建德,唐朝的王仙芝、黄巢,宋朝的宋江、方腊,元朝的朱元璋,明朝的李自成,直至清朝的太平天国,总计大小数百次的起义,都是农民的反抗运动,都是农民的革命战争。中国历史上的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的规模之大,是世界历史上所仅见的。在中国封建社会里,只有这种农民的阶级斗争,农民的起义和农民的战争,才是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74f2b3d5919df200de71e407c3650db5.jpg)
前殿横匾
农民战争带给封建旧王朝的往往是土崩而不是瓦解。关于土崩瓦解,《资治通鉴》卷十八中有一段很好的解说。吴楚七国之乱是瓦解,“七国谋为大逆,号皆称万乘之君,带甲数十万,威足以严其境内,财足以劝其土民,然不能西攘尺寸之地。”而秦之末世,“陈涉无千乘之尊、尺寸之地,身非王公、大人、名族之后乡曲之誉,非有孔、曾、墨子之贤,陶朱、猗顿之富也,然起穷巷,奋棘矝,偏袒大呼,天下从风。此其何故也?由民困而主不恤,下怨而上不知,俗已乱而政不修。此三者,陈涉之所以为资也,此之谓土崩。”结论是:瓦解可修,土崩无解。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6a5c656b7f3b0c5d4ebc65c50720c18c.jpg)
郭沫若题碑
隐王之墓草色青,前有郭沫若1975年题写的“秦末农民起义领袖之墓”。墓后一侧,抬头可见芒砀山主峰“大汉雄风”的刘邦塑像。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b73ce19c1c5b44c1472f4af1460c82a3.jpg)
陈胜墓
寄调渔家傲:大泽龙蛇揭竿起,九百戍卒荷枪戟。燃起野火烧满地。撼秦帝,宫阙梦断烟障里。朝代从此多更替,几回不由农奴起。成王败寇千古理。莫叹气,城头变幻霸主旗。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edd62cf90577d1aa3e6465babf36a582.jpg)
大汉雄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