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汽车价格大跳水,不完全是因为国产崛起,以下是多维度分析

半雪评车 2025-02-05 13:42:31

近两年汽车价格大幅下降,必定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国产汽车的崛起虽是重要推动力,但并非唯一原因,小编根据近几年疫情、原材料价格、汽车工业产业链、技术迭代等做全面的分析

时间线回到2019年疫情爆发,对于全球的汽车工业影响三年之久,其中2021年全球芯片危机导致车企减产,但随后供应链逐步恢复,车企加速生产以弥补缺口,导致库存积压,再加上新能源汽车市场爆发式增长,传统车企和造车新势力纷纷扩产,市场竞争加剧,产能严重过剩,三年疫情导致老百姓手上余额不足,双重压力下价格被迫下调,维持销量

技术迭代使得新能源汽车成本下降,尤其是电池技术突破磷酸铁锂电池(LFP)普及和能量密度提升,使电动车成本显著下降,比如宁德时代CTP技术降低电池包成本约20%,车企生产制造技术再升级,采用模块化平台(如比亚迪e平台3.0、大众MEB),实现零部件通用化,降低研发与制造成本

汽车市场价格战冲锋,新车企抢夺市场份额,老车企要捍卫自己的市场地位,比如2023年特斯拉全球多次降价,Model 3/Y累计降幅超30%,倒逼国产新势力(如小鹏、蔚来)及传统品牌跟进,老品牌不甘示弱,德系、日系品牌燃油车市场份额被新能源车挤压,终端优惠幅度加大(如大众ID.系列降价超4万元)

汽车原材料价格急剧下降,电池级碳酸锂价格从2022年60万元/吨峰值跌至2023年10万元/吨,电动车电池成本下降约40%,热轧卷板价格较2021年高点下降约30%,车身制造成本降低,最终这些都传导至整车,影响价格下探

零首付、低利率贷款方案降低购车门槛,让更多预算不足的客户得以提前更有排面的汽车产品,例如一汽丰田亚洲龙这些B+级轿车,通过TNGA-K平台模块化降低生产成本,2.5L发动机以及混动系统国产化率超90%,堪比豪华车的尺寸,内饰简约大气,优惠下来,入门款价格下调至16万元区间,让许多喜爱B级燃油车的客户得以入手

汽车价格“跳水”本质上是产业变革期的必然现象,对于消费者当然是好事情,总体而言:传统燃油车在政策与技术双重压力下加速出清,新能源汽车通过技术降本和规模效应重塑价格体系,叠加全球经济环境与消费心理变化,共同推动了这场价格重构。国产车的崛起确实打破了外资品牌定价权,但更深层驱动力来自产业转型期的系统性调整,未来随着智能驾驶、固态电池等技术突破,价格竞争可能转向技术与质量差异化竞争,让我们一起期待

0 阅读:0

半雪评车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