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聿明临终前抓着郭汝瑰问:你是不是共产党?郭汝瑰为何不承认?

历史详说官 2024-08-29 09:56:38

1981年,杜聿明病逝前,曾经的同事郭汝瑰去医院看望了他。见到郭汝瑰后,杜聿明一把抓住他的手说:“我最后再向你一次,你当时是不是共产党?”

现在我们已经知道,郭汝瑰在很早之前就是一名共产党员了。但面对杜聿明的提问,郭汝瑰没有否定,也没有承认,回答道:“光亭啊(杜聿明号光亭),我们是属于政见不同,‘守江必守淮’!”

不久后,77岁的杜聿明离开了人世。

杜聿明临终前为什么为如此在意郭汝瑰的身份呢?因为当年淮海战役的作战计划就是郭汝瑰亲自制定的,如果郭汝瑰是共产党,那么杜聿明就可以认为,他在淮海战役中的失败,在一定程度上就可以被“原谅”了。

淮海战役前后历时65天,国军5个兵团和1个绥靖区部队,22个军56个师,共计55.5万人彻底覆灭。而杜聿明正是这场战役最主要的指挥官。

古人说“一将功成万骨枯”,但这毕竟是幸运的,因为“功成”了。成名的将军可以用胜利安慰死去的将士,安慰自己说:他们并非白白牺牲。

而相比下,“一将功败万骨枯”就格外凄惨了,战败的将军不仅无法向国家、人民、死者交代,就连对自己也无法给出一个交代。这种道德上的压力重如泰山,古往今来,有太多败将因为顶不住这种压力而选择了结束自己的生命。

可想而知,作为一个戎马大半生的军人,自从淮海战役那次惨败之后,杜聿明就一直被这种沉重的压力缠绕,以至于在弥留之际,他都对此事念念不忘,想要得到一个答案。

郭汝瑰作为一个军人,他大概可以理解杜聿明的这种复杂心情。那么,面对这位来到生命尽头的同僚,郭汝瑰为什么不肯直接承认自己的身份,给他一个安慰呢?答案很简单:保密要求。

郭汝瑰早年就读于黄埔5期,当时,恽代英、萧楚女、徐向前都是他的老师,他们向他讲授过马克思主义哲学。1928年,大革命失败一年后,郭汝瑰在革命陷入低潮,情势万分危急的情况下选择入党。后来由于组织遭到破坏,郭汝瑰和组织失去了联系。

1945年5月,郭汝瑰重新和党组织取得了联系,并见到了直接领导自己的上级董必武。在董必武的说服下,郭汝瑰留在了国民党内部从事秘密工作,是我军在情报战线上有着突出贡献的人物,对解放战争的胜利有着莫大的功勋。比如国军将领黄维,一直认为淮海战役之所以失败,一是因为杜聿明指挥错误,二是因为郭汝瑰;孙元良也曾说,消灭黄百韬兵团的,是国防部。而郭汝瑰正是国防部作战厅中将厅长。

在建国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里,因为保密的需要,郭汝瑰都被当成投诚将官来给予待遇,也因此受过不少委屈。正因如此,杜聿明一直到死都不敢断定郭汝瑰到底是不是共产党,自己当年的惨败和他有没有关系。

在中国传统的文化中,“贰臣”或者“叛徒”是非常受鄙视的。但是,郭汝瑰绝非“贰臣”或者“叛徒”,而是一位特殊战线上的工作者,他所从事的工作要求他打入国军内部,名义上为敌人服务,实际上为解放军服务。

按照传统的封建道德,臣子是要忠于君主的,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如果以封建道德来衡量郭汝瑰,他当然是“臣节有亏”。但郭汝瑰从来不是封建道德的卫道士,而是一个革命者。他的信仰不是为一家一姓服务,而是为了国家和民族而奋斗。他背叛的只是蒋介石和国民党,而不是国家和民族。

再者,情报工作、间谍工作是现代战争中必不可少的一环。1942年,美国太平洋舰队凭借破译日军情报,取得了中途岛海战的胜利,没有人会把这次胜利定义为“胜之不武”。解放战争的胜利离不开我军情报工作的贡献,这同样并非胜之不武,恰恰证明了国民党在诸多方面的失败,以及共产党在诸多方面的成功。

黄维所谓的“淮海战役之所以失败,一是因为杜聿明指挥错误,二是因为郭汝瑰”;孙元良所谓的“消灭黄百韬兵团的,是国防部,而不是解放军”,就是犯了单纯军事观点的错误。他们没有看到,国民党军事失败的背后有着更复杂的原因。

战争从来不是单一方面的要素决定的,它的结果取决于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组织等多方面的合力。1928年,郭汝瑰冒险入党,当时国民党在军事上有着压倒性的胜利,但他们在政治、文化、组织等方面的失败,把郭汝瑰推到了革命的这一边。

项羽是一员能征善战的猛将,他到死前还把自己失败的原因总结为“此天亡我,非战之罪”。确实,刘邦长期都是他的手下败将,但军事不是胜利的唯一要素。项羽杀降,刘邦约法三章,善待人民;项羽赶走范增,刘邦知人善任;项羽结怨诸侯,刘邦搞统一战线……

看看《郭汝瑰回忆录》,我们就能对这一情况又更好的了解。1945年,郭汝瑰见到董必武时,历数国民党的弊病:背叛孙中山的三民主义,腐败透顶,奸商满地,搞得民不聊生。“即使抗战胜利了,也不可能把中国治好”。而解放区政治清明,党政军民团结,坚持抗日,不会贪污,工作效率高,人不剥削人,社会风气好。

郭汝瑰28年入党后,因为组织遭到打击,一度失去联系。1943年,他从前线回到重庆,看到国民党在各个方面都成了行尸走肉,不足以担当救国救民的大任,于是千方百计尝试和共产党恢复联系。

即使在抗战胜利后,解放战争爆发前,国内国际上也很少有人认为共产党会在这场战争中获得胜利,但郭汝瑰还是冒着生命危险,义无反顾地为党工作。

郭汝瑰并非个例,除了他,还有韩练成、廖运周、熊向晖、张克侠、吴石这些有名的人,以及更多的无名的人。

很多人把解放战争的胜利,片面地归结为军事上、情报上的胜利,比如报纸评价郭汝瑰的对联:“一谍卧底弄乾坤,两军胜败已先分。”但是,历史真的是这么简单吗?

0 阅读:91

历史详说官

简介:这里有最精彩的历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