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带头倡议火葬,许世友看后拒绝签名:我不能理解火葬

历史详说官 2024-08-29 09:53:12

1956年4月27日,北京,中央工作会议期间。

毛主席正坐在休息室里和几位领导同志闲聊,一个工作人员进来把一本文件送到了毛主席的手里。

毛主席打开文件看了一眼,随口说道:书法不错嘛!他一边翻动文件,一边赞不绝口地说道:“写得好!殡葬风俗是要改一下,我们共产党人是彻底的唯物主义者,封建迷信那一套需要破除。不仅身前,身后事也要革命。”

在座的几位领导人听到毛主席的夸奖,都对这份文件充满了兴趣。毛主席看完之后,把文件递给大家传阅,大家看后也都赞不绝口。

这份文件,正是新中国的第一份火葬倡议书。其中写道:

人们由生到死,这是自然规律。人死之后,应当给予妥善安置。我国历史上最主要的安置死者的办法是土葬和火葬,而土葬沿用最广。但是,土葬占用耕地,浪费木材;加之我国历代封建统治阶级把厚葬久丧定做礼法,常使诸多家庭因为安葬死者而陷入破产的境地……

因此,我们倡议,在少数人中,首先是在国家领导机关的领导工作人员中,根据自己的意愿,在自己死了以后实行火葬。

凡是赞成火葬办法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请在后面签名。凡是签了名的,就是表示自己死后一定要实行火葬。后死者必须保证先死者实行火葬的意愿。

传阅到最后,这份倡议书又回到了毛主席的手中,毛主席走到桌边,龙飞凤舞地签下了自己的名字。随后,其他中央领导同志也纷纷在上面签了名,其中包括朱德、周恩来、彭德怀、康生、彭真、董必武等等。

不久后,党的八大召开期间,参加会议的党政军负责同志也纷纷在这份倡议书上写下了自己的名字。其中包括我们熟悉的元帅、将军、书记、部长等等。

然而,在这一长串的名字中,却唯有一个人迟迟没有签名,他就是刚刚被选举为中央候补委员的开国上将许世友。许世友找到毛主席,表示自己对火葬不能理解,人死如灯灭,入土方为安,这才是天经地义。

毛主席看着焦急的许世友,并没有反驳他,而是一笑了之。这是一份《倡议书》,既然是倡议,大家就都有选择签字不签字的自由,毛主席虽然自己签了字,但对“老派”的许世友并没有强迫。

作为一个传统农家出身的人,许世友一直以来对土地,或者“入土为安”有着很深的执念。即使在战争年代,许世友也一直坚持这一点。

当年许世友随红四方面军长征期间,他麾下的红10师师长王友钧在包座战役中不幸牺牲。王友钧是他多年的老战友,许世友有责任妥善安排他的后事。当时部队所在的地区是少数民族的聚居区,这里棺材很少见,但许世友坚持要求把王友钧土葬,他派出好几个人骑马几十里,最后在一个汉族家庭找到了一口棺材,这才安葬了王友钧。

许世友带兵打仗,对部下有着很强的责任感。部下英勇战斗死在沙场,他不能叫他们马革裹尸,这是他作为一个将军对自己的基本要求。史料记载,在孟良崮战役总攻发起前,许世友在电话里做战前动员时,就曾郑重许诺:“你们师长当团长,团长当营长,营长当连长,带头冲。牺牲了,一人一口大棺材!”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许世友对入土为安这件事的重视程度。

1957年,许世友回家探亲,见到自己的妹妹后,他嘱咐说:“你给我准备一口棺材,放在偏屋,每年刷一遍漆,我将来要用。”此时距离中央各领导签署《火葬倡议书》刚过去一年。

1979年,许世友作为广州军区司令员,负责指挥对越自卫反击战的东线战斗,在战前,许世友多次给自己的儿子许光写信,让他在家乡为自己准备一口棺材,用普通木板就行,不要浪费钱,规格不要超过一般群众。许光拿着父亲寄来的50块钱,按照家乡的习俗,用多种不同的木材拼合成了一副棺材(寓意多子多孙)。

晚年的许世友,时常对自己的身后事有所思考。1985年,他吩咐秘书给中央写信,希望中央能批准他死后土葬,理由是他自幼参加革命,当兵三年无孝子,他对母亲尽孝太少。“我活着尽忠,忠于毛主席;死了尽孝,为母亲看坟。这就算两全了。”

后来,许世友肝癌病重,一次从昏迷中醒来后,对身边的侄子许大权说:“你不是会开车吗?你搞一辆卡车,我死以后,你开车把我送回老家,用塑料布包一下,埋在你奶奶坟边。”此时,中央并未批准许世友的土葬申请,昏迷之中的许世友对这件事非常记挂。

1985年10月22日,一代名将许世友与世长辞,各大报纸纷纷报道了这一消息。南京军区党委在哀痛之余,几次召开专题会议,在小范围内讨论许世友的后事问题。司令员向守志向中央发出请示电报,请中央决定要不要把遗体运回许世友的故乡进行棺葬。

10月23日,在中央的指示下,南京军区成立了治丧办公室。治丧办公室下辖3个处,总务处、秘书处和工程处。大家看到“工程处”这个名字的时候,马上意识到中央已经同意了,要按照许世友生前的遗愿来办。

10月26日,时任中顾委副主任的王震将军受小平同志委托,乘坐专机抵达南京,参加了许世友的遗体告别仪式,并转达了小平同志对许世友后事安排的意见,王震宣布:“许世友在60年戎马生涯中,战功赫赫,百死一生,是一位具有特殊性格、特殊经历、特殊贡献的特殊人物。邓小平同志签的特殊通行证,这是特殊的特殊。”

除此之外,还有那著名的8个字:照此办理,下不为例。

11月8日零点,负责护送许世友灵柩的车队在夜里启程,直奔许世友的故乡——河南新县。按照事先的安排,这个车队于11月9日凌晨抵达目的地。清晨6点正,许世友的灵柩被安放在工程兵建造好的墓穴内。这座崭新的坟茔没有任何装饰,只是简单的钢筋水泥土,正面有一块花岗石碑,上面不记功、不叙史、不冠职,只有一个“八一”军徽,以及著名书法家范增手书的7个大字:

许世友同志之墓。

0 阅读: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