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科技大学现任中国科学院院士简介

泠泠泠七 2023-09-28 16:41:16

据华中科技大学官网显示,目前,华中科技大学现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1人,他们是(以当选院士时间为序):

熊有伦院士(1995年当选)

熊有伦,1939年4月20日出生于湖北枣阳,机器人、机械工程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工程信息和智能技术研究所名誉所长。

1966年熊有伦从西安交通大学研究生毕业后分配到华中工学院机一系任教,历任助教、副教授、教授;1980年作为访问学者,前往英国谢菲尔德大学控制工程系学习;1988年作为客座教授,前往英国索尔福德大学航空与机械工程系工作;199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1996年在香港科技大学做访问教授;2005年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2006年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16年担任西安交通大学湖北校友会名誉会长。

长期致力于机械工程中机电控制与自动化及其有关理论和技术的研究,建立了国际首个精密测量的评定判别理论;换刀机械手在国际上实现了零的突破;机器人离线编程系统填补国内机器人研发空白;发动机类零件的快速测量、数字建模及面向制造的设计实现了我国汽车发动机类零件制造技术质的飞跃。主持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九五”重大项目《支持产品创新的先进制造技术基础研究》、重点项目《网络环境下的数字制造理论与关键技术》、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集成机器人装配规划与操作的几何推理方法研究》、973课题等多项国家级重大课题,在机器人技术、数字制造、电子制造等研究领域取得突出成果,发表论文200余篇。

出版《机器人学:建模、控制与视觉(第二版)》、《机器人操作》、《精密测量的数学方法》等书籍,培养博士研究生40余名,获全国教材建设奖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省部级一等奖5项。熊有伦院士兼任机器人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高性能复杂制造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E辑》、《科学通报》编委等职务。

姚建铨院士(1997年当选)

姚建铨,1939年1月29日出生于上海,籍贯江苏省无锡,激光与非线性光学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天津大学教授,激光与电子研究所所长,天津大学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院名誉院长 。

1965年姚建铨从天津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并留校任教,历任讲师、副教授、教授和博士生导师;1980年作为国家公派的访问学者,前往美国斯坦福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进修及研究激光技术;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8年任天津大学精密仪器学院名誉院长;2013年受聘中国矿业大学物联网(感知矿山)研究中心主任 。

姚建铨多年从事激光与非线性光学频率变换研究,提出非线性双轴晶体最佳相位匹配精确计算的理论及方法,得到国际学术界的确认。提出了激光谐振腔“类高斯分布理论”。发展了高转换效率下倍频理论及准连续泵浦倍频新方法。实现了输出功率34W的内腔倍频YAG激光器,并以此为光源,完成了激光三维扫描系统。首次采用准连续运转的绿光光源泵浦染料及钛宝石可调谐激光器。从而从理论到器件技术建立了一个新的“准连续泵浦激光调谐系统”的技术体系 。

在太赫兹光子学源,特别是在激光非线性差频(DFG)及光学相位匹配太赫兹源、太赫兹生物成像和雷达散射截面的检测等方面做出了贡献,他发展了高功率倍频激光理论,发明的双轴晶体最佳相位匹配的精确计算理论,被国际学术界称为姚技术、姚方法,并广泛应用。此外,他还在利用多种新型材料及微纳结构材料调控太赫兹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叶朝辉院士(2001年当选)

叶朝辉,1942年3月出生于四川简阳,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

叶朝辉于1965年从北京大学无线电电子学系毕业;1984年至1987年,担任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副所长;1986年至1993年担任波谱与原子分子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1986年担任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87年至1999年担任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所长;1999年至2007年担任中国科学院武汉分院院长;2000年至2004年担任华中科技大学理学院院长;200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04年至2017年担任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筹)主任;2008年至2016年担任武汉磁共振中心主任。

叶朝辉核磁共振波谱学方面作出了较系统的重要研究结果:固体高分辨率核磁共振波谱学方面提出旋转固体中非均匀相互作用的普遍性,建议了一种快速测定魔角的方法,并在一种固体中发现了纵向弛豫时间的空间取向相关性发展了拉曼磁共振波谱学,并建议了直接测量多量子弛豫时间的方法与他人合作研究辐射阻尼效应及其对核磁共振线型的影响,并发展了研究核自旋动力学的转动算符方法研制成功动态核极化谱仪等重要实验装置。

程时杰院士(2007年当选)

程时杰,1945年7月出生于湖北省武汉市,中国科学院院士,电力系统学家,华中科技大学教授、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程时杰1967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1981年和1986年分别在华中工学院和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获硕士和博士学位;2007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程时杰长期从事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研究,在电力系统稳定控制方面,建立了一种有效的电力系统自适应控制机制和基于实时参数识别的自适应辅助励磁控制策略,有效提高了控制系统的鲁棒性和同步电机及其互联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在智能控制、次同步振荡等方面取得了众多研究成果;积极倡导并努力实践了基于储能原理的电力系统稳定控制研究,在基于高温超导磁储能和旋转储能的电力系统稳定控制方面进行了创新性的研究;在电力系统次同步振荡方面,深入研究了大型汽轮发电机组机电耦合轴系扭振的理论和方法。上述多数成果已用于生产实际。

罗俊院士(2009年当选)

罗俊,1956年11月生于湖北省沔阳县(今仙桃市),引力物理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山大学原校长,华中科技大学物理学院引力中心教授、引力与量子物理湖北省重点实验室主任,天琴计划发起人。

罗俊1982年毕业于华中工学院物理化学系,获理学学士学位,后留校任教;1985年华中工学院研究生毕业,由中山大学代为授予理学硕士学位;1994年任华中理工大学教授;1999年获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博士学位;2008年任华中科技大学物理学院院长;200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2010年任华中科技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2013年任华中科技大学党委常委、常务副校长;2015年至2021年任中山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

罗俊长期从事引力物理和精密测量物理研究,开展了牛顿万有引力常数G的精确测量、牛顿反平方定律实验检验、弱等效原理实验检验了等静态引力实验,均取得国际领先的实验结果,其中引力常数G测量结果进入高中教科书。罗俊是精密测量物理学科发起人,是我国自主的空间引力波探测计划——“天琴计划”和精密重力测量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首席科学家。

丁汉院士(2011年当选)

丁汉,1963年8月29日出生于安徽枞阳,机械电子工程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院长,数字制造装备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1982年丁汉从西安公路学院毕业;1985年获得武汉工学院硕士学位;1989年获得华中理工大学博士学位后留校任教;1993年受德国洪堡基金会资助,赴德国斯图加特大学进行客座研究;1997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009年出任数字制造装备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2011年担任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201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

丁汉长期从事数字化制造中的测量、建模、操作、加工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研究,将机器人学和制造技术相结合:在工业机器人领域,建立了机器人运动和操作规划理论和方法,突破了机器人离线编程与作业系统关键技术,在汽车制造行业得到持续应用;建立了复杂曲面宽行加工理论,揭示了刀具“空间运动-包络成形-加工误差”间的微分传递规律,提出了高速加工稳定性分析的全离散法,突破了叶轮叶片数字化智能化加工技术瓶颈,研制了自主知识产权的工艺软件TurboWorks,形成了叶盘叶片高效高精加工成套工艺解决方案,在中国航发多家企业得到成功应用;研制了大叶片机器人“测量-操作-加工”一体化(3M)磨抛系统,在中国中车、中航工业得到重要应用,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

陈孝平院士(2015年当选)

陈孝平,男,1953年出生,安徽阜南人,肝胆胰外科及器官移植领域专家。1979—1985年硕士、博士就读于同济医科大学外科学普外科。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名誉院长、外科学系主任、肝胆胰外科研究所所长。器官移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器官移植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器官移植重点实验室主任。

在肝胆胰外科领域做出了较系统的创新性成果:提出新的肝癌分类和大肝癌可安全切除的理论;建立控制肝切除出血技术3项和肝移植术1项;提出小范围肝切除治疗肝门部胆管癌的理念,建立不缝合胆管前壁的胆肠吻合术和插入式胆肠吻合术;改进了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操作步骤,创建陈氏胰肠缝合技术等。这些理论和技术应用到临床,效果显著。

曾获得国家科学与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教育部提名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中国抗癌协会科技奖一等奖、湖北省科技成果推广奖一等奖、湖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各1项,并获得中国肝胆胰外科领域杰出成就金质奖章、湖北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先后被评为全国教学名师、全国卫生单位先进个人、卫生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全国医德标兵。2017年获得亚太肝胆胰协会颁发的突出贡献金质奖章,2019年获得“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2020年获得全国创新争先奖章。英国爱丁堡皇家外科学院荣誉院士,University of Insubria Medical School前任校长Renzo教授在《Nature》发表署名文章,称陈孝平为“国际肝胆胰外科技术改进与创新的领导者”。

骆清铭院士(2019年当选)

骆清铭,男,1966年1月出生,湖北蕲春人,生物影像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海南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 ,海南省政协副主席、党组成员,海南省科协主席,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主任。

骆清铭1986年本科毕业于西北电讯工程学院(现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技术物理系 [24] ;1993年从华中理工大学博士毕业后留校任教,先后担任讲师、副教授、教授;1995年至1997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做博士后副研究员;1997年创建生物医学光子学研究中心;1999年至2007年担任华中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院长;2000年担任生物医学光子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2007年当选国际光学工程学会会士;2007年至2012年兼任华中科技大学光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2007年出任华中科技大学副校长;2011年受聘为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首席科学家;2018年被任命为海南大学校长、党委常委、副书记;201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20年4月受海南自贸港优秀人才表彰大会表彰 。2020年11月任海南省真实世界数据研究院名誉院长。

骆清铭一直从事信息光电子学与生物医学交叉的学科--生物医学光子学新技术新方法研究。创建了具有亚微米体素分辨率的全脑显微光学切片断层成像(MOST)原理和技术,绘制出亚细胞分辨的小鼠全脑三维神经元联接图谱。建立的全脑介观图谱绘制体系已在脑科学研究中得到了应用,为研究神经元类型、神经环路和脑疾病模型等提供了重要手段。提出了一种脑功能多通道近红外光学成像方法,检测到视皮层神经活动的快信号。提出了一种时间衬比分析方法,将激光散斑血流成像空间分辨率提高5倍。在光学分子成像领域,观察到细胞中绿色荧光蛋白探针存在双光子高阶光漂白效应。构建了多种基于荧光蛋白的分子探针,实现了活细胞中多对蛋白质之间相互作用的并行成像检测。

周又和院士(2021年当选)

周又和,1957年5月生于湖北汉川,力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兰州大学超导力学研究院院长、力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负责人,中国力学学会固体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主任等。

周又和1982年毕业于华中工学院;1984年12月获得华中工学院硕士学位;1989年12月获得兰州大学获固体力学博士学位;1993年6月—1995年12月任兰州大学力学系副教授;1996年1月任兰州大学力学系教授;1999年7月—2005年5月任兰州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力学与工程科学系主任;2005年6月—2017年12月任兰州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院长;2020年10月任兰州大学超导力学研究院院长;202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周又和在超导、铁磁、压电材料力学和风沙电方面取得系统研究成果;开创了中国超导固体力学研究,创建了超导材料及结构的力—电—磁—热相互作用理论,研制出国际首台全使役场超导材料力学实验的科学装置,提出了小波封闭求解方法和分场降阶迭代法,揭示出变形对超导性能退化影响的反作用机制,实现了力学支撑中国超导磁体研制设计“从0到1”的突破等。

刘买利院士(2021年当选)

刘买利,1958年12月出生于陕西蓝田,分析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研究员。

刘买利于1982年毕业于西北大学化学系;1982年—1990年任西北大学分析测试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1991年—1993年任西北大学分析测试研究中心副教授;1996年获得伦敦大学伯贝克学院(Birkbeck)化学系博士学位;1998年起任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研究员;2000年任波谱与原子分子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2007年—2018年任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所长;202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刘买利主要从事生物核磁共振波谱分析化学研究。带领团队围绕生物核磁共振分析的基础性问题,建立了以W5命名的水/溶剂峰抑制方法,被主要厂商作为内置标准方法提供用户;依据“分离谱峰,不分离样品”的策略,建立了扩散—弛豫加权法,赋予核磁共振分离功能。建立了较系统的生物NMR分析方法,丰富了生物NMR研究手段。所发展的NMR方法具体包括高效快速的水峰抑制方法(W5),简化复杂NMR谱图的谱编辑方法(扩散-弛豫加权谱),NMR灵敏度增强方法(Q-DEPT+、Q-POMMIE),快速多维NMR方法以及噪声抑制方法(GFFT,NASR)等,为解决复杂生物样品NMR谱峰重叠、分子相互作用和动态过程研究困难等关键问题提供了新的解决途径。

于登云院士(2021年当选)

于登云,1961年11月出生于湖南绥宁,原名于定高,汉族,中共党员,空间飞行器系统工程、动力学与控制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中国探月工程(四期)总设计师,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

于登云1981年—1985年就读于华中工学院(现华中科技大学);1988年获得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固体力学专业硕士学位,同年任职于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501部;1995年晋升为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究员;2000年3月任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501部神舟飞船指挥;2001年起历任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院长助理、副院长、总工程师,中国东方红卫星公司总经理 [9] ;2008年获得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学位,9月任中国探月工程副总设计师;202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22年8月任中国探月工程(四期)总设计师。

于登云主要从事空间飞行器系统工程、动力学与控制技术研究与应用。参加了中国“东方红3号”通信卫星、资源一号卫星、资源二号卫星、北斗导航星、载人飞船、探月工程和有关小卫星等多个型号工程研制与管理工作,从系统工程、动力学与控制角度,为型号工程解决了一系列关键性问题。在多引力场轨道动力学与控制、高轨微振动环境优化控制、复杂系统耦合动力学与控制等三方面的理论方法与实践上取得了成果,主持或参加了嫦娥四号、高分四号、资源一号等多个中国国家重大航天工程的研制,解决了人类首次月背着陆探测复杂约束下的轨道设计与控制、国际首颗高轨高分辨率遥感卫星高质量成像等一系列关键技术难题。

0 阅读:31

泠泠泠七

简介:关注民生关注热点关注沉浮宦海也关注热闹体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