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现任中国工程院院士简介(下)

泠泠泠七 2023-09-24 18:37:08

接(中)

宁光院士(2015年当选)

宁光,1963年6月出生于山东滨州,内分泌代谢病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市内分泌代谢病研究所所长、上海市内分泌代谢病临床医学中心主任和国家代谢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国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医师分会会长、《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总编辑、“Journal of Diabetes”共同主编及国际内分泌学会执委会委员。曾任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校长 。

1987年宁光从山东医科大学医学系毕业后进入山东滨州市人民医院内科工作;1994年获得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博士学位,之后进入上海市内分泌研究所工作,先后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并被聘为教育部“长江学者计划”特聘教授;1997年至1999年在美国贝勒医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2002年至2019年担任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生物医学研究院副院长;201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2019年担任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校长。

宁光长期致力于内分泌代谢病临床与科研工作,在内分泌肿瘤及糖尿病的诊治与研究领域取得创新性成果 [4] 。同时致力于遗传机制研究,发现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1型、胰岛细胞瘤与肾上腺库欣综合征发病机制及致病基因,基于研究成果提出三类十种分子分型方法,规范并优化临床诊疗方案;通过大型队列创建生物样本库的研究模式,揭示中国糖尿病严峻形势及危险因素,并提出糖尿病及其大血管病变的临床防治新方案。

宁光组织制定多部临床路径与指南共识,在Science、JAMA等SCI收录杂志发表论文247篇。2008年、2010年及2012年分别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3项(2项排名第一,1项排名第二)。获评中国医师奖、吴阶平医药创新奖、美国临床内分泌医师协会International Endocrinology Award。

张志愿院士(2015年当选)

张志愿,1951年5月2日出生于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口腔颌面外科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国家口腔医学中心主任,国家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市口腔医学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华口腔医学会名誉会长。

1975年7月,张志愿在上海第二医学院口腔系获学士学位;1989年8月,进入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工作;1991年7月,在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口腔颌面外科专业获博士学位;1994年8月,任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副主任;1998年10月—2014年4月,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院长;2001年11月—2005年5月,任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外科主任;2015年12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张志愿长期从事口腔颌面部与头颈部肿瘤及脉管畸形的临床和基础研究。擅长口腔颌面部与头颈部肿瘤的诊治,尤其是口腔颌面部晚期恶性肿瘤侵犯颅底的颅颌面联合切除术、侵犯颈动脉的颈动脉移植术以及口腔颌面头颈部血管瘤、大型血管畸形的诊断和手术治疗。

已发表学术论文313篇(SCI收录76篇),主编专著11部、副主编5部和参编专著11部(英文2部),第一负责人承担国家“863”、“十一五”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2项、面上5项等部、委级课题共19项;以第一完成人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项、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上海市医学进步一等奖、中华医学科技奖三等奖、《口腔科学》(第6版)全国统编优秀教材奖二等奖各1项。被卫生部评为“卫生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曾获何梁何利科学技术进步奖、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第四届中国医师奖、上海市领军人才、上海市十大科技精英、上海市高校教学名师奖,上海市“银蛇奖”特别荣誉奖等。

李家彪院士(2015年当选)

李家彪,1961年4月出生,浙江杭州人,海洋地质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所长 。

1979年进入武汉地质学院地质力学系学习;1983年本科毕业后分配至原地质矿产部宜昌地质矿产研究所工作;1987年进入同济大学海洋系,就读海洋地质学研究生;1989年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分配至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工作;1993年赴法国学习和科技交流;1999年担任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海底科学研究中心主任;2001年获得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博士学位;2003年担任中国大洋勘测技术与深海科学研究开发基地主任;2011年担任国家海洋局专属经济区与大陆架研究中心主任;曾任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党委书记、所长 ;2014年担任浙江省海洋学会理事长;2015年12月被增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

李家彪长期从事海底地质科学与海底探测工程技术,中国边缘海演化、大洋硫化物成矿及其海底探测技术研究。是中国边缘海两期973项目首席科学家、中国大陆架划界和中国大洋中脊调查研究专项首席科学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次,何梁何利基金奖1次,省部级特等奖3次、一等奖7次。是ISO/TC8/SC13 Marine Technology(国际标准化组织海洋技术分委会)创始主席,InterRidge(国际大洋中脊组织)联合主席,科技部十四五中长期规划海洋领域编制组组长。

凌文院士(2015年当选)

凌文,1963年2月出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广东番禺人,系统工程与能源工程管理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东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席,山东省人民政府原副省长、党组成员。

1984年7月,凌文从上海交通大学应用数学专业大学本科毕业;1987年7月,从哈尔滨工业大学系统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1991年12月,从哈尔滨工业大学系统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2001年12月,任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2014年5月,任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组成员、总经理;2017年11月,任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董事、党组副书记;2019年5月至2023年1月,任山东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党组成员;2023年2月,任山东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席。

凌文主要从事系统工程理论与大型能源工程管理研究。长期致力于运用系统科学理论解决大型工程管理难题,是中国第一代系统工程博士、博士后,提出了“三维统筹,双轮驱动,协同优化”的煤基能源工程协同管理思想,曾任中国系统工程学会副理事长,中国能源学会副会长。长期主持大型能源企业集团科技创新工作,主持完成千万吨矿井群大型矿区生态修复关键技术、资源与环境协同关键技术研发与示范工程建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主持完成西部干旱半干旱煤矿区土地复垦的微生物修复技术与应用大型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主持并直接指挥完成600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开发、研制与示范,建成世界首台60万千瓦循环流化床电厂,该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直接指挥了世界最大的400万吨煤制油示范工程建设,一次开车成功并实现长周期安全稳定运行,该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担任总指挥并亲自主持设计北京冬奥会中国雪蜡车,该项目获2022年中国优秀工业设计奖金奖;主持创建了煤、电、煤制油化工、运输(路、港、航)煤基能源多产业动态优化科学决策模型和产运销调运优化系统平台;主持创建了基于科技资源整合模式的煤炭开发利用技术创新工程,为国有企业科技创新探索了新模式,该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黄震院士(2019年当选)

黄震,男,汉族,籍贯浙江宁波鄞县,1960年8月6日出生于上海市,研究生,博士,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博士生导师。动力机械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期从事发动机燃烧与排放控制、石油替代途径与新能源汽车、城市大气污染控制研究工作。 现任上海交通大学国家电投智慧能源创新学院院长、能源发展研究院院长、碳中和发展研究院院长,民进中央副主席、上海市委会主委,第十三、十四届全国政协常委,上海市政协副主席、第十四届上海市政协委员。

1978年黄震考入上海交通大学内燃机专业,先后获得学士、硕士、博士学位;1988年博士毕业后留校任教,先后担任讲师、副教授、教授;1997年至2002年担任上海交通大学动力与能源工程学院副院长、院长;2000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002年至2009年担任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副院长;2010年担任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2017年出任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副主席;2018年当选为上海市政协副主席;2019年11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主要从事新能源动力、可再生燃料制备与燃烧、碳捕集与利用、能源战略与政策研究。2000年受聘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创建了燃料设计与燃烧控制新方法,发明了发动机燃料多样化关键技术,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奖一等奖3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项、全国创新争先奖、国际清洁燃料成就奖等,2019年被授予国际燃烧学会Fellow。

范先群院士(2021年当选)

范先群,1964年6月出生,籍贯安徽寿县,中国工程院院士 ,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院长、党委副书记,中国共产党上海市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代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海市第十三、十四届委员会委员、国际眼科科学院院士。

1987年7月,在蚌埠医学院医疗系临床医学专业获学士学位;1993年6月,在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眼科学专业获医学硕士学位;1998年6月,在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整形外科学专业获医学博士学位;2010年10月,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党委书记、临床医学院院长;2014年4月,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院长、临床医学院院长。 2015年10月,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党委书记;2016年1月,任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副书记;2021年3月,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院长、党委副书记;2021年6月,任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

范先群长期致力于眼眶病和眼肿瘤的临床治疗与基础研究,建立眼眶外科内镜导航手术系统等关键技术体系,提高眼眶手术的安全性和疗效;建立眼恶性肿瘤介入化疗新技术和手术治疗新模式,提高保眼率和生存率。主持国家863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国家级项目15项,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Cell Stem Cell、Science Advances、Advanced Materials、Ophthalmology等国际权威期刊发表论文190余篇,其中影响因子大于10的29篇,授权专利26个,实现成果转化4项。主编十三五规划教材《眼科学》,培养国家和上海市级人才等38人次。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获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吴阶平-保罗·杨森医学药学奖、亚太眼科科学院首届创新者大奖、亚太眼科杰出贡献奖、中华眼科杰出成就奖等。

贾伟平院士(2021年当选)

贾伟平,女,1956年11月出生于江苏镇江,内分泌代谢病(糖尿病)学专家,慢性病防治管理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上海市糖尿病研究所所长。

贾伟平于1978年从西安医学院毕业 [2] ,之后担任陕西省农垦局职工医院住院医师;1981年至1993年担任青岛经贸部疗养院住院医师、主治医师;1993年获得西安医科大学内分泌学专业硕士学位,之后进入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工作,历任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副教授、内分泌代谢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副院长、院长;1996年加入九三学社;1999年至2005年担任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市六临床医学院副院长;1999年历任上海市糖尿病研究所常务副所长、所长;2001年至2006年担任上海市糖尿病临床医学中心副主任;2003年获得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内科学内分泌代谢专业博士学位;2007年担任上海市糖尿病临床中心主任;2008年担任上海市糖尿病重点实验室主任;2020年被聘为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202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

贾伟平长期致力于糖尿病精准诊疗、预警筛查、发病机制的研究及防治工程管理,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排1、2),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5项(排1),主持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及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以通讯(含共同通讯)作者在BMJ、Diabetes Care、Lancet Diabetes Endocrinol等国际权威期刊发表论文299篇,主编国际首部持续葡萄糖监测中英文专著。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亚洲糖尿病研究协会Distinguished Research Award for Epidemiology of Diabetes in Asia。

林鸣院士(2021年当选)

林鸣,男,汉族,1957年10月出生于江苏省兴化市,1981年毕业于东南大学。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桥隧领域施工技术与工程管理专家,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

林鸣长期从事桥隧工程技术和管理工作。参与建设了润扬长江大桥、南京长江三桥、港珠澳大桥等多座国家重点公路桥梁工程,主持建成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近年来,组织大陆架漂浮工程技术研发,开展漂浮工程设计建造关键技术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特等奖5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1项、国内外授权发明专利67项;获中国质量奖(个人)、全国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一等奖(主创人)。出版《沉管隧道设计施工手册》等著作。

10 阅读:4024
评论列表
  • 2023-09-26 20:53

    张志愿有点像杨振宁

  • 2023-09-26 15:51

    75年哪有学士学位说法

泠泠泠七

简介:关注民生关注热点关注沉浮宦海也关注热闹体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