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
张经院士(2007年当选)
张经,1957年10月10日出生于内蒙古自治区,化学海洋学与海洋生物地球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
1982年张经从南京大学毕业后到山东海洋学院海洋地质系学习;1985年获得山东海洋学院硕士学位;1988年获得皮埃尔和玛丽居里大学博士学位后进入法国巴黎高等师范学校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1990年回国后进入青岛海洋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任教,先后担任副教授、教授;1999年被聘为教育部特聘教授,并在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工作;200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
张经主要教学和研究工作集中在对河口、陆架和边缘海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的探索方面。
涂永强院士(2009年当选)
涂永强,1958年出生于贵州遵义,有机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兰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院长。
涂永强于1978年考入兰州大学,先后获得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1993年至1995年在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做博士后研究员;1995年回国后担任兰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1996年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1996年至1998年担任兰州大学化学系副主任;2000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001年至2010年担任功能有机分子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2004年至2005年担任德国比勒费尔德大学访问教授;200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9] ;2014年被聘为上海交通大学双聘院士。
涂永强在具有生物活性天然产物的全合成、合成方法学(反应)、结构及生物活性研究等领域开展了系统性和创新性的研究。
郑平院士(2011年当选)
郑平,1936年出生于中国广州,工程热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香港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系荣休教授,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特聘讲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交通大学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名誉所长,微流与热控研究中心主任。
1958年郑平毕业于美国俄克拉荷马州立大学。1965年获得斯坦福大学工程航空航天系博士学位。1974年进入夏威夷大学机械工程系担任教授。1995年应聘为香港科技大学机械工程系教授,并担任热能系统实验室主任。2003年开始在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担任全职教授,先后担任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学科带头人、所长和名誉所长。201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郑平长期从事多孔介质传热、辐射传热和微尺度传热三个传热学领域的基础研究,及其在地热能源的开发、航天热控、燃料电池性能的评估、微电子芯片冷却的应用研究。
梅宏院士(2011年当选)
梅宏,1963年5月出生于贵州省遵义市,计算机软件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高可信软件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主任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副院长 。
1980年梅宏17岁时考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应用专业,先后获得学士学位、硕士学位;1987年硕士毕业后留校工作;1989年进入上海交通大学,攻读计算机软件专业博士;1992年博士毕业后进入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系,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 [3] ,同时在北京大学任教,先后担任讲师、副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1997年获得霍英东基金青年教师奖(研究类);1998年获得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国氏”博士后奖;1999年作为访问科学家,前往美国贝尔实验室学习;2001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003年担任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软件所所长;2006年担任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院长兼软件所所长;201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13年担任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同年当选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2014年当选国际电机电子工程学会会士;2016年7月担任北京理工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2018年9月任北京理工大学党委常委、常务副校长。2019年7月,任军事科学院副院长 。10月20日当选为中国计算机学会第十二届理事会理事长 。
梅宏主要从事软件工程和系统软件领域的研究。
丁奎岭院士(2013年当选)
丁奎岭,男,汉族,1966年3月生,河南永城人,理学博士,教授。1986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0年10月参加工作。有机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课题组长。现任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副部长级)、党委副书记,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金属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化学会第三十届理事会党委书记、副理事长。
1981年丁奎岭考入郑州大学化学系,先后获得学士、硕士学位;1990年从南京大学化学系博士毕业后进入郑州大学化学系任教,先后担任讲师、副教授、教授;1998年在日本东京工业大学作访问学者的丁奎岭回国,进入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所工作,担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02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004年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国家级人选;2009年担任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所长;2013年增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23年2月,任上海交通大学校长 。
丁奎岭主要从事手性催化合成领域的研究。
杨秀荣院士(2013年当选)
杨秀荣,1946年4月17日出生于北京,分析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杨秀荣1968年8月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991年5月毕业于瑞典隆德大学分析化学系,毕业后获得理学博士学位;1968年8月—1973年12月任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机械工业部瓦房店轴承厂中心化验室技术员;1974年1月—1985年9月先后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应用化学系助教、讲师;1991年6月—1992年3月在瑞典隆德大学分析化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1993年7月—1995年8月在美国夏威夷大学化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1997年8月任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研究员;201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杨秀荣主要从事电分析化学、生物分子识别及微流控分析方面的研究。
陈国强院士(2015年当选)
陈国强,1963年9月生于湖南省攸县,医学病理生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肿瘤系统医学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癌基因与相关基因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海南医学院院长、党委副书记、发展战略咨询委员会主任委员;历任上海血液学研究所副所长,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副院长、研究生院院长(兼),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院长、党委副书记等职。
1980年考入湖南衡阳医学院 [1] ;1985年本科毕业后担任湖南衡阳医学院病理生理学教研室教师,期间受衡阳医学院委托培养,在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于1988年获硕士学位;1993年至1996年在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攻读博士学位;1996年博士毕业进入该校附属瑞金医院上海血液学研究所工作,先后担任副研究员、研究员、副所长;1997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1999年赴美国西奈山医学中心,任访问助理教授;2001年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2004年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首批国家级人选;2005年任细胞分化与凋亡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2006年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副院长;2007年兼任基础医学院和医学科学研究院院长;2009年受聘悉尼大学荣誉教授;2010年起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院长、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2013年入选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201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23年9月担任海南医学院院长。
陈国强长期致力于肿瘤,尤其是白血病的分子发病学和化学蛋白质组学的研究。
景益鹏院士(2015年当选)
景益鹏,1964年1月出生于浙江省绍兴市,无党派人士, 天体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博士生导师 ,上海交通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原院长 。
1984年景益鹏从杭州大学物理系毕业;1989年获得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硕士学位 [3] ;1992年获得意大利国际高等研究院博士学位;1993年至1996年先后在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德国马普天体物理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1996年至1999年在日本东京大学做高级访问学者;1998年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2001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004年入选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12年加盟上海交通大学物理与天文系;201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
景益鹏长期从事宇宙结构和星系形成的数值模拟、理论研究和观测分析。主要包括宇宙暗物质与暗能量的天文观测性质、宇宙大尺度结构的形成、星系形成、星系与黑洞的共同演化、宇宙引力透镜等宇宙学基础前沿问题的研究。
谭蔚泓(2015年当选)
谭蔚泓,男,1960年5月出生于湖南省益阳市,分析化学和化学生物学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湖南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学院肿瘤与基础医学研究所所长,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分子医学研究院院长,湖南省人民政府参事(聘期5年)。
1982年谭蔚泓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1985年获得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硕士学位;1992年获得美国密歇根大学博士学位;1996年开始先后担任佛罗里达大学化学系助理教授、副教授、教授、基金会教授、V. T. and Louise Jackson Professor of Chemistry;2000年担任佛罗里达大学纳米生物研究中心副主任;2005年创立湖南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中心;2010年至2015年担任湖南大学生物学院创院院长;201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16年当选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2017年至2020年就任湖南大学副校长 ;2020年当选湖南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 。
谭蔚泓长期从事生物分析化学和化学生物学的研究和教学工作。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