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上海交通大学官网显示,目前,上海交通大学现有中国科学院院士28人,分别是(以当选时间为序):
杨槱院士(1980年当选)
杨槱,教授,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专家。原籍江苏句容,1917年10月生于北京。1940年获英国格拉斯哥大学一等荣誉学士学位,2002年授予荣誉工学博士学位,上海交通大学船舶海洋与建筑工 程学院 教授。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杨槱教授主持并参加设计“瀛州”号巡逻艇、15000吨自卸运煤船、5000吨近洋干货船、15000吨经济型远洋干货船等多型船舶。主持并领导制定了我国第一个《海船稳定性规范》,推动了我国船舶稳定性的研究工作。从1963年起,指导研究生对被动式减摇水仓进行了大量的、系统的实验研究工作,研究的结果被设计、研究单位广泛采用。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从事水运与海洋工程系统的技术与经济论证方面的研究,促进了这门学科在我国的发展。首先发起研制海洋货船设计计算机集成系统,主持编制的“主要尺度分析程序”与“型线设计程序”等已编入该系统,为我国造船科学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新世纪以来,从事船舶史和航海史研究,并出版了《轮船史》、《帆船史》、《郑和下西洋史探》、《话说中国帆船》等著作。
刘永坦院士(1991年当选)
刘永坦,男,汉族,1936年12月1日出生于江苏南京,祖籍湖北武汉,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雷达与信号处理技术专家,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
1953年9月至1960年3月,刘永坦先后就读于哈尔滨工业大学电机系、清华大学无线电系、成都电讯工程学院二系;1979年1月至1981年1月,刘永坦就读于英国伯明翰大学;1981年1月至1987年1月,任哈尔滨工业大学电子工程教研室主任;1987年1月至1990年1月,任哈尔滨工业大学无线电系系主任;1987年1月至2001年1月,任哈尔滨工业大学电子研究所所长;2004年1月至2008年1月,任中国科学院主席团、信息技术科学部副主任。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19年12月入选“中国海归70年70人”榜单;2021年9月被授予“时代楷模”称号。
刘永坦长期致力于电子工程的教学与研究工作,特别是对新体制雷达系统与信号处理技术的研究,是中国对海探测新体制雷达理论体系的奠基人。
李家明院士(1991年当选)
李家明,1945年11月6日出生于云南昆明,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物理系原子分子测控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
李家明于1968年从台湾大学电机工程系毕业;1974年获得美国芝加哥大学物理系博士学位后留校工作;1975年至1976年担任美国匹兹堡大学物理天文系研究助理;1977年至1978年担任美国罗彻斯特大学激光能量研究所高级研究助理;1979年至1982年担任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1983年晋升为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2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97年调到清华大学物理系工作,担任原子分子纳米科学研究中心主任、教授;2003年担任上海交通大学物理系教授;2017年担任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教授 。
李家明主要从事原子分子物理领域研究。
苏纪兰院士(1994年当选)
苏纪兰,1935年12月31日生于湖南攸县,物理海洋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藉院士,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教授、研究员。
1957年毕业于台湾大学;1961年获得弗吉尼亚理工大学硕士学位;1967年获得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博士学位;1971年—1972年任夏威夷地球物理研究所海啸研究中心研究员;1974年—1980年任教于佛罗里达大西洋大学海洋工程系;1981年起任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教授、研究员;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4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94年—1999年任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所长;1999年当选为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藉院士。
苏纪兰主要从事黑潮对中国近海环流的影响研究。
陈竺院士(1995年当选)
陈竺,男,1953年出生,博士,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科学院和美国医学科学院外籍院士,外籍院士,欧洲艺术、科学和人文学院外籍院士,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法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德国马普学会分子遗传研究所外籍会员,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终身教授。现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红十字会会长、农工党中央主席、上海交通大学系统生物医学研究中心主任、上海血液学研究所名誉所长。第十届、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华医学会遗传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国遗传学会人类遗传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家“973”计划首席科学家,国家“863”计划生物与现代农业技术领域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981年获原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硕士学位,1989年获法国巴黎第七大学博士学位。
在人类白血病的研究中,对阐明全反式维甲酸(ATRA)和三氧化二砷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细胞和分子机制做出了重大贡献,提出的白血病“靶向治疗”观点,为肿瘤的选择性分化、凋亡治疗开辟了全新的道路,得到国际学术界的高度评价。作为主要负责人之一主持我国人类基因组研究计划的运筹、组织和管理工作,组建了我国第一个国家级的基因组研究中心—国家人类基因组南方研究中心以及上海系统生物医学中心,领导展开和推动了该领域研究的发展。
在国际著名刊物如《PNAS》《BMBOJ》《J Exp Med》《JCI》、《Blood》《Am J Hum Genet》《Oncogene》《Leukemia》等以及国内核心刊物发表论文300多篇,引证数达9400余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二项,三等奖一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卫生部、国家教委和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各一项;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技术奖、法国全国抗癌联盟卢瓦兹奖、“求是”基金青年科学家奖、长江学者成就奖一等奖等多个奖项。获得法国政府颁发的“法兰西共和国总统骑士荣誉勋章”。还被法国国家健康和医学研究院(INSERM)授予国外学者特殊贡献大奖。
雷啸霖院士(1997年当选)
雷啸霖,教授,物理学家。1938年11月27日生于广西桂林,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历任山东大学物理系助教,中国科学院上海冶金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美国休斯顿大学高级访问学者,美国纽约市立大学客座副教授,美国斯梯文理工学院客座教授。1986-2000年任中国科学院上海冶金研究所研究员,曾担任该所材料物理研究室主任,学术委员会主任和学位委员会主任。2000年起任上海交通大学教授。
长期从事凝聚物质的电子输运和超导电性研究。上世纪60年代初他与吴杭生教授一道提出超导膜的尺寸非局域效应,建立超导薄膜临界磁场随膜厚度变化的-3/2次方规律。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他研究超导临界温度理论、合金电阻理论及复杂超导系统的热力学和光学性质,取得很多有影响的成果。80年代中期他与丁秦生教授合作创立平衡方程输运理论。经过多年的发展,该理论已成为研究半导体热载流子输运问题的一个有名的方法,在国际学术界称为雷—丁理论。90年代初他发展了超晶格子带输运模型,建立了在电场和磁场中任意能谱材料的热载流子输运方程。上世纪末他提出了一个研究强太赫兹电磁辐照下半导体输运和光学性质的新方法。本世纪初,他发展了光子辅助半导体磁输运的电流控制理论,成功地解释了高迁移率二维系统中微波辐照和电流激发引起的磁阻振荡。
在国际一流物理学刊物上发表论文250多篇,出版的主要中英文专著有《半导体输运的平衡方程方法》、《Balance Equation Approach to Electron Transport in Semiconductors》等。他的研究成果获得1989年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994年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和1995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997年他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6年获得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他曾获得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荣誉称号(1988年) 和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995年)。
研究方向:半导体电子输运和光学性质。
张杰院士(2003年当选)
张杰,1958年1月出生于山西太原,籍贯河北邢台,物理学家,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常务委员、教科卫体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德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工程院外籍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上海交通大学李政道研究所所长、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致远学院名誉院长。
1988年在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获博士学位。1989年至1998年期间在英国牛津大学等国际著名教学、科研机构工作。1999年1月起任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光物理重点实验室主任、副所长,2003年任中国科学院基础科学局局长,2006年11月出任上海交通大学校长。
张杰教授在X射线激光和强场物理研究领域享有很高的学术地位和国际声望。他曾因其学术成就荣获第三世界科学院TWAS物理奖,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何梁何利科技奖、世界华人物理学会“亚洲成就奖”、中国青年科学家奖、香港“求是”杰出青年学者奖、中国物理学会饶毓泰物理奖、中国光学学会王大珩光学奖等奖项。
颜德岳院士(2005年当选)
颜德岳,1937年3月出生于浙江省金华市永康市,高分子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颜德岳于1961年从南开大学化学系毕业;1965年从吉林大学化学系研究生毕业,被分配到华东理工大学有机工业系塑料研究室工作;1972年被派往上海化工学院四川分院工作;1980年在同济大学从事科研、教学工作;1984年调入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2002年获得比利时Leuven天主教大学自然科学博士学位;200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9年受聘为杭州师范大学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院院长。四川轻化工大学名誉校长。
颜德岳主要从事聚合反应动力学研究、超支化聚合物的分子设计和不规整聚合物的超分子组装领域的研究。
贺林院士(2005年当选)
贺林,男,1953年7月17日出生于北京市,遗传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1981年毕业于南京铁道医学院(现东南大学医学院),1986年于南京铁道医学院获硕士学位,1991年于英国西苏格兰大学获博士学位,200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6年任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营养科学研究所室主任,1997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00年任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教授,200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7年—2012年任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院长,2010年当选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贺林长期从事人类遗传学和各类组学研究。
邓了新院士(2005年当选)
邓子新,1957年3月23日出生于湖北省十堰市房县,微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美国微生物科学院院士,武汉大学教授,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微生物代谢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交通大学)主任。
1982年获华中农业大学学士学位,毕业后留校任助教;1987年获英国东英吉利大学博士学位,在英国约翰英纳斯研究中心进行一年的博士后研究工作;1988年,任华中农业大学讲师;1991年晋升为副教授;1992年晋升为教授;1993年当选为博士生导师;1994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00年任上海交通大学教授;200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06年当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2010年任武汉大学教授,同年当选美国微生物科学院院士;2020年当选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
邓子新长期从事微生物代谢的分子生物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