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现任中国科学院院士简介

泠泠泠七 2023-09-26 17:37:15

接(中)

谭铁牛院士(2013年当选)

谭铁牛,1963年10月出生,湖南茶陵人,模式识别与计算机视觉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工程院外籍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现任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常委,南京大学党委书记,中国侨联常委、副主席。

1984年从西安交通大学本科毕业;1985年进入在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电子电气工程系学习,先后获得硕士、博士学位;1989年至1997年在英国雷丁大学计算机科学系工作,先后担任博士后、研究员、高级研究员、讲师、终身教职;1996年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1997年担任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1998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000年至2007年担任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所长;2012年至2015年担任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局局长;201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15年至2016年担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2016年担任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副主任;2022年8月获得国际模式识别领域最高奖——傅京孙奖,9月任南京大学党委书记。

主要从事模式识别、图像处理和计算机视觉方面的研究。提出了基于定序测量的虹膜识别理论,建立了算法设计的框架模型,解决了虹膜图像获取、虹膜区域分割和虹膜特征表达等难题。提出了基于环境约束的视觉计算方法,使计算机视觉更加符合人的视觉机理,解决了视觉计算中的一些病态问题,改善了计算效率与鲁棒性。提出了基于多通道滤波的纹理图像分析方法并将纹理分析用于语种、字体和笔迹识别,开辟了解决这类模式识别问题的新途径。

金红光院士(2013年当选)

金红光,男,朝鲜族,1957年出生于吉林省长春市,工程热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导,第十四届全国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委员。

1982年金红光毕业于东北电力学院;1989年在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所获硕士学位;1994年获得日本东京工业大学博士学位;1998年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1999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09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13年被评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17年当选中国民主促进会第十四届中央委员会常务委员。

主要从事能源环境系统集成技术研究,如燃煤联合循环、化工-动力多联产系统、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能源动力系统,多功能分布式冷热电联供系统等;能源转换利用新技术,包括吸收式制冷/除湿技术、不同化石能源互补能量转换技术、中低温太阳能热化学新技术、太阳能海水淡化等 。在能源动力系统和CO2控制领域,围绕燃料化学能梯级利用主线,开展了原理、方法与系统集成、应用三个层面的系统性、创新性研究。阐明了燃料化学能梯级利用和低能耗捕集CO2原理,创建了太阳能品位互补与方法,原创性提出了捕集CO2的化学链燃烧动力系统。成果应用于分布式冷热电联供、太阳能热发电等新兴能源领域  。

在基础理论与实验研究方面,首次在国际上研究发现了新的化学环境现象,提出了根除NOX和回收CO2新途径的第三代能源环境动力系统,该研究处于国际前沿领先地位,并获美国和日本专利。参与建立了总能系统理论体系以及能的梯级利用原理。原创性提出了化学能与物理能综合梯级利用原理和系统集成的技术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部分气化联合循环、双燃料重整的多联产系统以及无调整适度循环的多联产系统等,申请并获得了若干国家发明专利。在应用技术研发方面,率先在中国发起和推动冷热电联供系统技术研究,承担了国家层面的首台冷热电联供示范项目。

孙世刚院士(2015年当选)

孙世刚,1954年7月出生于重庆市万州区,物理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厦门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孙世刚于1982年从厦门大学毕业后赴法国巴黎居里大学攻读博士学位;1986年获得法国巴黎居里大学国家博士学位后在法国科学院界面电化学研究所做一年博士后研究;1987年10月回国后进入厦门大学化学博士后流动站,之后历任厦门大学物理化学研究所副所长、化学系系主任、校长助理;1995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000年1月出任厦门大学副校长;2005年当选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2007年当选国际电化学会会士;201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18年当选为中国化学会第三十届理事会副理事长。

孙世刚长期从事电化学和表界面科学研究,提出电催化活性位的结构模型,揭示了表面原子排列结构与电催化性能的构效关系。发展了高灵敏度、高时间分辨的电化学原位红外反射光谱方法,系统研究电催化过程,阐明了多种有机小分子与铂电极表面相互作用的机制。创建了电化学结构控制合成方法,成功破解高表面能纳米晶制备的难题,首次制备出由高指数晶面围成的高表面能铂二十四面体纳米晶,显著提高了铂催化剂的活性。

刘明院士(2015年当选)

刘明,女,1964年4月出生于江西丰城,微电子科学与技术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微电子器件与集成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国家示范性微电子学院院长。

1981年刘明考入合肥工业大学,先后获得学士、硕士学位;1998年获得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学位;2000年被聘为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研究员和纳米加工与新器件集成技术研究室主任;2008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01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18年出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国家示范性微电子学院院长,同年当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刘明长期从事半导体存储器和集成电路的微纳加工等方面的研究,明了阻变存储器机理,建立了相应的物理模型;提出了功能层掺杂和局域电场增强的阻变存储器性能调控方法,提高存储器整体性能;拓展了新型闪存材料和结构体系,提出新的可靠性表征技术、失效模型和物理机理;发展了集成电路的微纳加工技术并拓展到禁运的短波衍射元件研制中 [3] 。刘明在国际上首次采用软X射线曝光技术实现了256位分子存储器;在32nm技术节点以下的非挥发性存储器替代方案上,提出了利用金属掺杂的技术手段来提高阻变存储器(RRAM)性能和成品率的方法,成为国际上最早提出此概念的两个小组之一,在渐进型的非挥发性存储器替代方案上,着眼于纳米晶浮栅存储结构(Nano-Floating Gate)。

陈仙辉院士(2015年当选)

陈仙辉,1963年3月出生于湖南湘潭,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科院强耦合量子材料物理重点实验室主任。

陈仙辉1992年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凝聚态物理专业博士学位,并留校工作;1994年、1995年先后作为洪堡基金学者在德国卡尔斯鲁厄研究中心和斯图加特马普固体物理研究所工作;1998年、2001年作为访问教授在日本北陆先端科学技术研究院和美国德克萨斯超导研究中心工作;1998年被聘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系教授,同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2015年12月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21年7月被聘为合肥工业大学物理学院院长。

陈仙辉长期以来一直坚持新型非常规超导体的探索及超导和强关联物理的研究。他发现的新型超导体涵盖铜氧化合物超导体,富勒烯超导体,铁基超导体和有机超导体等多种体系。在铁基超导体的研究中取得突破性成果:首次在铁基超导体(常压下)实现40开以上的超导电性,给出了相图及反铁磁与超导电性竞争和共存的证据,发现大同位素效应和磁化率线性温度依赖关系的普适行为;在强关联电子体系中发现多自由度相互作用导致的反常行为;陈仙辉基于黑磷具有与石墨类似的二维结构且有能隙,提出开展对其研究的思想。随后,他利用高温高压技术生长出高质量黑磷单晶,并与复旦大学张远波等小组合作,成功地在二维黑磷薄层晶体实现了场效应晶体管。

赵宇亮院士(2017年当选)

赵宇亮,男,1963年2月出生于四川南充,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教科卫体委员会委员,国家纳米科学中心主任,中科院纳米生物效应与安全性重点实验室主任。

1985年从四川大学化学系毕业后进入中国核动力研究院工作;1989年前往日本原子力研究所进修;1993年进入日本东京都立大学研究生院学习,先后获得硕士、博士学位;1994年至1998年兼任日本原子力研究所、先端科学研究中心共同研究员;1999年至2001年在日本学术振兴会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00年至2001年兼任日本理化学研究所共同研究员;2000年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2001年担任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2005年至2008年担任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化学学院常务副院长;2006年担任纳米生物效应与安全性联合实验室主任;2007年担任肿瘤纳米技术研究中心主任;2008年担任中国科学院纳米生物效应与安全性重点实验室主任;2011年担任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副主任;2017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18年担任国家纳米科学中心主任,同年当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

赵宇亮主要从事纳米生物效应分析与安全性研究,创建了中国第一个纳米生物效应与安全性实验室,将放射化学原理发展到体外与体内超微量纳米颗粒的定量方法学研究,揭示了多种无机纳米材料、碳纳米材料的体内分布图谱,生物学效应规律,结构-效应关系,及其化学机制。

王建宇院士(2017年当选)

王建宇,1959年6月4日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市,光电技术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大学杭州高等研究院院长。

王建宇于1982年从杭州大学物理系毕业后,在宁波师范学院物理系工作了两年多;1990年获得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博士学位后留所工作,历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08年担任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副院长兼党组副书记;2017年担任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院长,同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19年担任中国科学院大学杭州高等研究院院长  。

王建宇主要从事空间光电技术和系统的研究,解决了星地量子科学实验中光束对准、偏振保持和单光子探测等多项核心技术难题,确保了星地量子秘钥分发、纠缠分发和地星量子隐形传态等科学实验的完成;提出了超光谱成像与激光遥感相结合的探测新方法,解决了多维遥感探测中信息同步获取难题,主持研制了多种超光谱遥感系统,并产生重大效益;提出了空间远距离激光高灵敏度单元和阵列探测方法,实现了中国激光遥感的首次空间应用。

卞修武院士(2017年当选)

卞修武,男,1963年11月出生于安徽省寿县,人体病理学家,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全军临床病理学研究所所长。

1981年卞修武考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临床医学系,先后获得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 ;2007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012年以第一完成人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2013年当选为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第十一届委员会主任委员;2014年入选第一批“万人计划”科技领军人才;2017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18年当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主要从事人体病理诊断和研究工作,肿瘤血管生成与肿瘤干细胞领域,研究揭示了“肿瘤微血管构筑表型”发生机制及其诊疗意义,提出肿瘤血管病理学并建立病理诊断体系;发现肿瘤干细胞在肿瘤血管生成、侵袭转移和复发中的关键作用,拓展了肿瘤免疫微环境研究新领域;牵头制定多项肿瘤病理诊断规范和标准,推动了中国病理学进步和发展 。

俞书宏院士(2019年当选)

俞书宏,男,1967年8月出生于安徽庐江,材料科学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教授、副院长,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纳米材料与化学研究部执行主任 ,合肥工业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院长,中国致公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教育委员会副主任。

1988年俞书宏获得合肥工业大学无机专业学士学位;1991年获得上海化学工业研究院硕士学位;1998年获得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系无机化学专业博士学位;2002年入选中国科学院引进海外杰出人才;2003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010年担任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首席科学家。2013年当选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2019年11月22日,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俞书宏的研究方向包括:仿生高性能纳米复合结构材料、自组装及应用;聚合物控制晶化与模拟生物矿化;多功能纳米材料的模板诱导合成和组装技术;新型无机-有机杂化材料的制备、性能与组装体功能;面向能源、环境领域应用的新型碳材料的制备和能量存储;纳米材料的光、电、磁性能调控和纳米催化效应等。

叶向东院士(2019年当选)

叶向东,1963年出生于安徽省宁国市,动力系统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

1979年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系,先后获得学士、硕士学位;1986年前往前苏联莫斯科大学数学和力学系学习;1991年获得前苏联副博士学位,之后在意大利国际理论物理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1993年回国后进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工作;1995年担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1996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1997年担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理学院副院长;1998年担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理学院副院长兼数学所所长、数学系副主任;2001年担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理学院副院长兼数学系主任;2003年担任中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党委委员、理学院常务副院长;2007年担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2009年兼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纪委书记;2014年至2019年担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201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20年担任中俄数学中心副主任。2022年11月,当选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

叶向东与合作者对动力系统的结构及逐点多重遍历定理、熵理论、复杂性层次等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获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揭示了极小系统最大幂零因子产生的机制;证明了遍历distal系统的逐点多重遍历定理;给出Furstenberg不交性问题的一个充分必要条件;引入拓扑Kolmogorov系统新定义并得到正熵系统新的刻画;证明了 Devaney 混沌蕴含 Li-Yorke混沌等。

杨金龙院士(2019年当选)

杨金龙,1966年1月出生于江苏盐城,物理化学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副校长。

杨金龙于1985年从南京师范大学毕业;1991年获得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士学位后留校任教;1996年晋升为教授;2000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001年被聘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004年担任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理论与计算科学研究部主任;2006年担任科技部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首席科学家;2009年担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执行院长;2011年增选为美国物理学会会士;2017年担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助理;2018年出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校长;2019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杨金龙一直致力于发展与应用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与模型研究小分子,原子团簇,固体表面与界面和纳米体系的结构和性质,注重和相关实验研究的配合与合作。在新型功能材料的设计与模拟、表面单分子量子行为的表征与调控等方面取的了原创性和系统性成果,在国内外产生了重要影响。已发表SCI收录论文540余篇(第一和通讯作者280篇),其中Science 3篇、Nature 5篇、Nature 子刊10 篇、J. Am. Chem. Soc. 31篇、Angew. Chem. Int. Ed. 13篇和Phys. Rev. Lett 14篇。应邀在国内外学术会议上做邀请报告和大会报告120余次。主持国家重大科学研究项目(2次)、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和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

陆夕云院士(2019年当选)

陆夕云,1963年4月生于江苏泰州,流体力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工程科学学院教授。

陆夕云1985年毕业于南京航空学院;1992年获得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流体力学博士学位;2001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009年—2019年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工程科学学院执行院长;201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陆夕云主要从事旋涡动力学和湍流研究。提出了物体受力的主控旋涡概念和有限域涡量矩理论,解决了如何利用近场旋涡确定物体受力的基本问题;系统研究了游动和飞行的生物运动流体力学,发现了生物高性能推进的旋涡动力学规律;建立了高速流动中旋涡剪切和流体压缩耦合作用的分析方法,发展了无密度加权的可压缩湍流大涡模拟方法;给出了旋涡流动的壁面激励控制准则,阐明了从低速到高速流动控制的有效减阻机制。

封东来院士(2021年当选)

封东来,1972年10月8日出生于江苏省盐城市,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核科学技术学院执行院长、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主任、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教授、物理学院“严济慈”讲席教授。

1994年,封东来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物理系获学士学位;1996年,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物理系获硕士学位;2001年,在斯坦福大学物理系获博士学位;2002年,进入复旦大学物理系任教;2010年,任复旦大学应用表面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2020年,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核科学技术学院执行院长、微尺度国家研究中心主任。

封东来长期从事复杂量子材料及其微结构的实验研究,主要利用角分辨光电子谱和其他以同步辐射为基础的实验手段研究高温超导体和其他强关联材料的电子结构和有序现象。同时,他对同步辐射实验技术也有着丰富的经验,并在世界多个同步辐射工作过。他同时负责复旦大学三代同步辐射光源——上海光源——上的负担光束线的建设工作,这是中国国内大学在大科学装置上建设的第一条光束线。

3 阅读:3003
评论列表
  • 2023-09-28 20:45

    中国的栋梁之才,国家应大力弘扬正气并切实做好保护工作!

泠泠泠七

简介:关注民生关注热点关注沉浮宦海也关注热闹体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