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现任中国科学院院士简介(中)

泠泠泠七 2023-09-25 22:45:26

接(上)

吴一戎院士(2007年当选)

吴一戎,1963年7月14日出生于北京,籍贯安徽合肥,信号与信息处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所长,微波成像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科学院大学电子电气与通信工程学院院长,空天信息大学(筹)内涵建设工作专班主任,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院长。现任第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委员。

吴一戎于1981年考入北京理工大学;1988年从北京理工大学硕士毕业后进入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工作,历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199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2001年获得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博士学位;2007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同年担任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所长 ;2008年担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电子工程与信息科学系主任;2010年受聘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名誉院长;2012年受聘为中国科学院大学电子电气与通信工程学院院长 。

吴一戎长期从事合成孔径雷达(SAR)系统以及遥感卫星地面处理和应用系统的研究,系统性地解决了一系列理论问题与关键技术 ,提高了我国在该领域的技术水平。

郑永飞院士(2009年当选)

郑永飞,1959年10月14日出生于安徽省合肥市长丰县,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安徽省政协副主席,中国民主同盟第十二届中央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民主同盟安徽省第十四届委员会主任委员,安徽省社会主义学院院长,第十三、十四届全国政协常委 ,中国科学院壳幔物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主任。

主要从事同位素地球化学与化学地球动力学研究,在矿物氧同位素分馏系数理论计算、大陆俯冲带流体体制与化学地球动力学、造山带变质锆石学及其地球化学应用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突出成果。独立或作为第一作者在国际SCI刊物上发表论文190余篇,部分论文已经被国际SCI刊物引用8200余次(ISI论文引用排名榜进入世界地球科学家前50名,其中18篇论文为进入SCI高引用率Top 1%论文榜单)。编著《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科学出版社,北京,2000),主编《化学地球动力学》(科学出版社,北京,1999)。

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同位素体系平衡的地质年代学和动力学效应”、“扬子陆块北缘新元古代岩浆活动和热液蚀变”和“大别-苏鲁陆壳俯冲带深部脱水和熔融及其元素分异效应”、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方向性项目“扬子板块俯冲的壳幔地球化学循环”和“大别-苏鲁超高压变质带形成和演化的地球化学研究”、国家973项目“深俯冲地壳的化学变化与差异折返”和“大陆俯冲带壳幔相互作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大陆俯冲化学地球动力学”和重大项目“地球内部水的分布和效应”等。

万立骏院士(2009年当选)

万立骏,男,1957年7月出生于辽宁大连,日本归侨,物理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现任第二十届中央委员,第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华侨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第十一届主席。

1982年万立骏毕业于大连工学院机械系。1987年获得大连理工大学硕士学位。1996年获得日本东北大学博士学位。1998年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并回到中国。1999年担任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2000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004年至2013年担任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所长。2009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10年当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2015年至2017年担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 。2018年担任中国侨联第十届委员会主席。

主要从事扫描探针显微学、电化学和纳米材料科学的研究。发展了化学环境下的扫描探针技术,在表面分子吸附和组装规律、纳米图案化、表面手性研究等方面取得系列成果。致力于能源转化和存储器件的表界面化学、电极材料制备方法学和材料结构性能的研究,设计制备了多种高性能纳米金属材料、金属氧化物材料和锂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等,并应用于能量转换和存储器件及水处理等领域。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论文他引超过1.5万次,入选汤森路透集团公布的2014年论文“高被引用科学家”名录。授权发明专利20余项。

崔向群院士(2009年当选)

崔向群,女,1951年12月生于重庆市万州,籍贯山东博兴,天文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国家重大科学工程“大天区面积多目标光纤光谱望远镜”(LAMOST)项目总工程师。

1975年崔向群毕业于华东工程学院光学仪器专业;1982年,获得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硕士;1995年,获得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硕士博士学位;2009年11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

崔向群主要从事大型天文光学望远镜研究。负责研制成功世界上新型的最大口径的大视场和光谱获取率最高的大天区面积多目标光纤光谱望远镜(LAMOST),为中国在大样本天文学特别是宇宙大尺度结构、暗能量探索和银河系形成演化研究走到国际前沿创建了平台。在国际上首次提出并实现一种新型的主动光学方法:薄变形镜面和拼接镜面相结合的主动光学方法,成功实现了六角形变形子镜和在一个光学系统中同时采用两块大口径的拼接镜面,使主动光学发展到新的水平,不仅使LAMOST这种非传统光学系统成功实现,将中国望远镜研制水平推进到国际前沿,还为中国研制未来极大望远镜奠定了基础。

包信和院士(2009年当选)

包信和,1959年8月出生于江苏省镇江市扬中市,无党派人士,物理化学家,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化学会荣誉会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副部长级)。

1978年9月,考入复旦大学化学系,获理学学士学位;1987年10月,从复旦大学化学系硕博连读研究生毕业,获理学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1989年8月,前往德国进行合作研究;1995年5月,任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2009年3月,任中国科学院沈阳分院院长;2015年7月,任复旦大学常务副校长;2017年7月,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

主要从事能源高效转化相关的表面科学和催化化学基础研究。工作重点集中在金属催化剂的表面化学、纳米催化理论,多孔材料的合成、表征,在催化中的应用研究和采用原位、动态方法观察在反应过程中,金属催化剂表面在时间和空间坐标下发生的结构自组合效应以及由此导致的非线性表面反应动力学特征等。 [11] 他带领团队从碳管限域的金属纳米粒子催化合成气制乙醇的探索开始,系统研究了纳米限域体系中的突破性技术,其所研究的技术在烯烃合成领域被誉为“里程碑式新进展”,从原理上开辟了一系列天然气、煤和生物质等高效制备烯烃等高值化学品的新途径。

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排名第一)、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排名第三),研究成果分别获评2014年和2016年度中国十大科学进展。

周忠和院士(2011年当选)

周忠和,1965年出生于江苏省江都市,进化生物学及古鸟类学家、孔子鸟化石的发现者之一,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所长。

1986年从南京大学地质系毕业后进入中国科学院研究生地学部学习;1989年硕士毕业后留在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工作;1999年获得美国堪萨斯大学古鸟类学博士学位;1999年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担任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2000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同年当选国际古鸟类与进化学会理事;2010年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8月就任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所长;2011年12月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13年入选首批国家“万人计划”首席科学家;2015年当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巴西科学院通讯院士;2016年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18年当选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2020年5月,被授予“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状”荣誉称号。2020年9月,中国科学院院士周忠和应邀出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院长。[5] 2023年3月,当选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常委。

长期从事中生代鸟类与热河生物群的研究,他发现并命名发表了若干中生代鸟类化石,是最早从事辽宁早期鸟类化石研究的学者之一。和同事一起提出了一些支持鸟类恐龙起源学说以及鸟类飞行树栖起源假说的新证据;研究了早期鸟类的系统演化、生态分异、食性分化等理论问题,丰富了人们对早期鸟类的认识;还通过对热河生物群的综合研究,提出了热河生物群是若干生物进化摇篮的假说。有关成果多次入选美国《发现》杂志年度百项科学新闻、《时代周刊》年度世界十大科技发现、中国基础科学研究十大成果、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

张明杰院士(2011年当选)

张明杰,男,1966年9月出生于浙江宁波,结构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香港科学院创院院士,香港科技大学生命科学部嘉里理学冠名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南方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

张明杰于1988年从复旦大学毕业;1993年获得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博士学位;1995年进入香港科技大学生物化学系工作,先后担任助理教授、副教授、教授;2003年获得香港裘槎基金会优秀学者奖;201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15年当选为香港科学院创院院士 。

张明杰主要从事结构生物学,生物化学及其分子生物学的研究。系统研究了架构蛋白在构建神经信号转导复合物中的功能及分子机理;提出了多结构域蛋白质中各结构域相互作用形成蛋白质超结构域的概念;发现PDZ结构域与细胞膜上磷脂相互作用,并阐明了这些相互作用的功能意义;对蛋白质-蛋白质,蛋白质-磷脂的相互作用在神经细胞极性形成,细胞不对称性分裂,囊泡传输与融合,神经细胞信号转导等神经生物学重要问题中所起的作用作了系统深入的研究;研究了一系列由于遗传突变所导致的中枢及周边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病机理。

杨学明院士(2011年当选)

杨学明,1962年10月11日出生于浙江德清,物理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南方科技大学副校长、南方科技大学理学院院长、讲席教授。

1982年从浙江师范学院物理系毕业;1986年获得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硕士学位;1991年获得美国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哲学博士学位;1991年至1995年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从事博士后研究;1995年至2001年担任台湾原子与分子科学研究所副研究员、终身职研究员;2001年至2015年担任中国科学院大连化物所分子反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2010年获得陈嘉庚科学奖;201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12年至2017年担任中国科学院大连化物所副所长;2015年至2018年担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物理系主任;2017年担任南方科技大学理学院院长、讲席教授 。

杨学明长期从事气相与表面化学反应机理和动力学研究。自行设计研制和发展了一系列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科学仪器, 并利用这些先进科学仪器在化学反应动力学领域取得了系列性的重要研究成果,他在化学反应量子过渡态以及共振态的系列性研究成果获得了国际学术界的高度关注。杨学明利用新发展的表面科学仪器开展了在单分子水平上表面光解水分子机理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有重要意义的成果,提出了独树一帜的光催化分子动力学模型。杨学明一直高度重视发展先进光源技术,他领导的团队成功研制了中国首个自由电子激光用户装置,为世界提供了一个国际独特且领先的实验科学究平台 。

沈保根院士(2011年当选)

沈保根,1952年9月1日出生于浙江省平湖县,磁学和磁性材料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沈保根于1976年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毕业 ;1986年至1988年作为洪堡访问学者,在徳国波鸿鲁尔大学从事研究工作;1995年担任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同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1999年至2001年担任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党委书记;2001年至2008年担任中国科学院副秘书长;2009年担任磁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主任;201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12年兼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系主任;2013年当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沈保根长期从事磁性物理学和磁性材料的研究工作,开展了非晶态合金的磁性和输运性质研究,解释了金属—金属基非晶态合金中磁性和电性的反常现象;研究了稀土—铁基化合物的结构与磁性,合成出多种新型纳米晶稀土永磁材料,揭示了它们的矫顽力机理;研究了稀土—过渡族化合物的晶体结构、相变、磁性和磁热效应,发现了多种新型大磁热效应材料,阐明了一级相变体系中磁热效应的物理机制。

潘建伟院士(2011年当选)

潘建伟,男,汉族,1970年3月生,浙江东阳人,1992年7月参加工作,2005年 8月加入九三学社,奥地利维也纳大学实验物理专业毕业,研究生学历,理学博士学位,教授。现任全国政协委员、安徽省政协常委,九三学社第十五届中央副主席、安徽省委主委,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常务副校长,中国科协副主席、欧美同学会副会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1987年—1995年,就读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物理系,先后获学士、硕士学位;1996年,赴奥地利因斯布鲁克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1999年,获维也纳大学博士学位;1999年—2001年,在维也纳大学实验物理所从事博士后研究;2005年,任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量子物理与量子信息研究部主任;2011年11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12年6月,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助理;2013年12月,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校长;2015年5月,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常务副校长。

潘建伟主要从事量子光学、量子信息和量子力学基础问题检验等方面的研究。伟首次实验实现量子隐形传态及纠缠交换、终端开放的量子隐形传态、复合系统量子隐形传态、16公里自由空间量子隐形传态;首次实现三、四、五、六、八光子纠缠;首次实验验证GHZ定理;提出利用现有技术可实现的量子纠缠纯化方案,并完成实验实现;实现突破大气等效厚度的量子纠缠和量子密钥分发;先后实现绝对安全距离超过100公里和200公里的量子密钥分发及全通型量子通信网络;提出基于冷原子量子存储的高效量子中继器方案,并完成实验实现;利用冷原子系综实现高品质的单光子和纠缠光子的量子存储;利用多光子纠缠实现重要的量子算法和突破经典极限的高精度测量;实现任意子分数统计的量子模拟。

潘建伟及其同事有关实现量子隐形传态的研究成果于1999年同伦琴发现X射线、爱因斯坦建立相对论等影响世界的重大研究成果一起被《自然》杂志选为“百年物理学21篇经典论文”。其研究成果曾1次入选英国《自然》杂志评选的“年度十大科技亮点”、1次入选美国《科学》杂志评选的“年度十大科技进展”、6次入选英国物理学会评选的 “年度物理学重大进展”、5次入选美国物理学会评选的“年度物理学重大事件”、9次入选两院院士评选的“中国年度十大科技进展新闻”。

李亚栋院士(2011年当选)

李亚栋,男,汉族,1964年11月出生于安徽宿松,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安徽师范大学校长,清华大学化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无机化学研究所所长、系学术委员会主任。

1986年李亚栋从安徽师范大学化学系本科毕业,获得学士学位;1991年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应用化学系硕士毕业后留校任教,先后担任化学系助教、讲师、副教授;1998年获得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系博士学位,同年入选首批清华大学百人计划;1999年担任清华大学化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2000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004年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1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14年当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2022年6月担任安徽师范大学校长 。

主要从事无机功能纳米材料的合成、结构、性能及其应用研究,致力于挑战金属团簇、单原子催化剂以期实现非贵金属替代贵金属催化剂、探索实现催化新反应,解决催化剂均相催化异项化实验室与工业化技术难题。

葛均波院士(2011年当选)

葛均波,男,汉族,1962年11月8日出生于山东省日照市五莲县,心脏病学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心内科主任、心导管室主任,上海市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院长,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上海市委副主委,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常委 。

1984年从青岛医学院毕业;1987年获得山东医科大学硕士学位;1990年从上海医科大学博士毕业后被公派德国美因兹大学医学院联合培养;1993年获得美因兹大学医学院博士学位后到埃森大学医学院继续博士后研究;1995年担任埃森大学医学院心内科血管内超声室主任;1999年举家回国;2000年加入九三学社;201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13年至2016年担任同济大学副校长;2018年担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院长 。

葛均波致力于冠心病病人心肌微循环灌注障碍方面的研究,他对冠状动脉血流缓慢综合征的研究阐述了假性冠状动脉血流储备正常的机制。在国际上首次发现心肌桥特异性超声影像学诊断指标“半月现象”和“指尖现象”;主持研制了中国首例可降解涂层新型冠脉支架;作为首位中国国内学者在美国TCT会议上首创“逆行钢丝对吻技术”;成功实施中国国内首例经皮主动脉瓣置入术、经皮二尖瓣修复术及经皮肺动脉成形术。

赵政国院士(2013年当选)

赵政国,1956年12月28日出生于湖南省靖县,实验粒子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物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1982年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物理系毕业;1988年获得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士学位;1990年至1997年在瑞士联邦苏黎世高工从事博士后工作;1997年至2001年担任北京谱仪负责人、BES国际合作组发言人、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所实验物理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所物理一室主任;1998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001年至2008年在美国密歇根大学物理系任教;2008年回国后进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物理系担任教授;2010年担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粒子物理与技术研究中心”主任;201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

赵政国长期从事粒子物理实验研究,与合作者建造了特殊结构的弯晶谱仪并精确测量了奇异π氢、π氘原子因强相互作用引起的基态能级的偏移并首次观测到其谱线展宽;与合作者通过对飞行π介子束的测量,否定了KARMEN实验报道的发现重中性粒子的结果;在北京谱仪上主持进行了2-5GeV能区R值的精确测量,其结果对由弱电数据间接寻找Higgs粒子及其质量拟合以及精确检验标准模型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R值的结果被国际粒子数据手册收录且被写入教科书;在大型强子对碰机上的ATLAS实验中, 并对双玻色子物理及Higgs粒子的发现做出了直接贡献。

尹浩院士(2013年当选)

尹浩,男,汉族,1959年8月27日出生于江苏省南京市,原籍山东省日照市,中国科学院院士,通信网络领域专家,工学博士,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系统工程研究院系统总体所所长。

1982年,尹浩毕业于南京邮电学院并留校任教;1987年,硕士毕业于南京邮电学院;1999年,博士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

尹浩从事通信网络技术研究,在复杂环境通信网络理论方法研究、体系结构设计和技术应用等方面取得了多项创新性成果。 作为总设计师研发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新一代某型通信系统装备的总体设计与工程实施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二个具备独立研发该型号装备的国家。尹浩提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通信网络信息传送技术体制,创新提出网络“适变元”概念,构建了基于“适变元”的通信网络体系结构模型,支撑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代通信网络建设。

谢毅院士(2013年当选)

谢毅,女,1967年出生于安徽省阜阳市,中共党员,无机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教授,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教授。

1988年毕业于厦门大学化学系,获得学士学位。1996年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应用化学系获博士学位后留校任教,此后曾去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和宾州州立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及访问。1998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后晋升为教授,2000年入选教育部第三批长江特聘教授,2003年成为国家基金委创新群体基金学术带头人,2009年起,任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201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15年当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TWAS)院士。

主要从事无机固体化学研究。曾建立了溶剂热制备非氧化物材料的方法,提出了多种二元特征结构协同策略,实现了系列复杂结构的功能纳米材料的构筑;提出了利用无机固体中丰富的相变行为及半导体二维超薄结构等新思路来实现电、声输运的同步调制,获得了高效热电材料;发展了无机类石墨烯化学,解决了其超薄结构无法给出精确原子位置的难题;揭示了系列半导体二维超薄结构的精细结构、电子结构与热电、光电基本性能之间的调控规律。以上相关工作以通讯作者身份发表包含Nature Commun. 5篇、J. Am. Chem. Soc. 21篇、Angew. Chem. 18篇和Adv. Mater. 14篇在内的SCI论文300多篇;另以第一作者发表Science 1篇。被SCI引用超过14000次,以通讯作者统计的H因子为66。相关工作两次入选了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重大成果。

(未完待续)

0 阅读:182

泠泠泠七

简介:关注民生关注热点关注沉浮宦海也关注热闹体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