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声明:本人所有行文提到的“中华文明”,特指“中华古代文明”,即从轩辕黄帝继位的上古时期开始计时,至封建王朝最后一任王朝——清朝末代皇帝下诏退位的1912年为止,时间跨度4600多年,与当代中华文明没一点关系。
虽然中华文明时间跨度极长,但大部分处于没有主导思想、为中华老祖宗诟病的“混乱时期”,直至汉武帝开始,“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响彻云霄,儒家思想作荣登“正统”宝座,影响后世2000多年。
儒家思想之所以在众多治国思想中脱颖而出,靠的并不是它的创新独特,也不是先进科学,反而是一种将已被淘汰的思想旧事重提——复活已被证明存在缺陷的周礼。为何它如此“落后”还能被英明神武的汉武帝奉若至宝,其中的“仁爱”思想不可谓不切中大家心底的要害。
儒家思想中的“仁爱”过于片面,存在自相矛盾之处
作为与法家、墨家“一丘之貉”的治国思想,儒家思想的目标并不纯洁——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工具,这从创始人孔子说的那句话“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可见一斑,在孔子看来,老百姓不能有思想有知识,否则没办法听命于君主为君主服务。并且,他提倡的“唯上智下愚不移”的口号,将歧视民众,将人民“工具化”的意味非常露骨。
如此一来,儒家思想“明面为民,实则为君”的目的便昭然于世了,既然如此,他的“仁爱”也不会有多纯粹,而是存在非常多的自相矛盾之处,比如“仁爱”的对象。
虽然孔子主张“克己复礼,天下归仁”,主张以仁爱治百姓,但是他又提出:仁者必有勇,只有凶狠对待奴隶和革新派,才能维护奴隶主的统治,诛杀文化名人少正卯,以及在齐鲁宴会上腰斩侏儒艺人,就是明证。
也就是在儒家思想看来:非我族类,非我阶层,都是敌人,不仅不是“仁爱”的受益者,而且还主张用武力、暴力去铲除,实在是让人后背发凉。
另外,对于如何仁爱,《礼记·祭义》中孔子有云:“立爱自亲始,教民睦也。”这句话非常有问题,如果“仁爱”优先给予自己的亲人,那么只会拉开亲疏和嫡庶之间的鸿沟,招致阶层固化,进而引发仇恨。
阶层的壁垒一旦铸成,仇恨的种子一旦种下,必然会产生不可调和的阶级矛盾。历代农民起义充分说明了这一点,不论是秦末农民起义喊出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还是明末的“吃他娘、穿他娘”,都是底层劳动人民对“立爱自亲始”招致的阶层壁垒的强烈反抗,如此,何来的“民睦”?
为何儒家被诟病?只讲“仁爱”,不提平等,仰人鼻息的蝼蚁成必然
正是因为儒家思想中的“仁爱”对象狭小,私心较重,自相矛盾之处一眼洞穿,故而孔子提出之后并不能为世人所接受,反而招致了大家的唏嘘。君主不信,老百姓也不当回事,甚至反觉得孔子是他们的敌人,《史记·孔子世家》记载的孔子去匡城被匡城百姓围住并扬言要杀之,便是明证。
后世儒学继承人孟子意识到创始人孔子“仁爱”思想的狭义和自相矛盾之处,便赶紧做了修正,破天荒并且大尺度提出了“民贵君轻”的思想,并当面直奏君主,弄得君主下不了台,忙以“顾左右而言它”草草掩饰。
孟子的这番大尺度言语和动作别说还真的非常有效,为儒家思想“民本位”的正名和“仁爱”的博大立下了汗马功劳,故而后世之人谈到儒家思想无不为其“民本位”叹为观止,百姓也再不如“匡城围孔”对儒士充满了敌视。
但即便如此,儒家依旧被后世诟病不已,其主要原因便是只讲“仁爱”,不提平等,老百姓沦为仰人鼻息的蝼蚁终将成必然。
虽然孟子喊出了“民贵君轻”,但并没有否定孔子提出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级制度,更没有废除“君为臣纲”、“夫为妻纲”的三纲五常。人与人相处不能平等视之,总得分出个三六九等,话语权牢牢被君主掌握,那么再怎么高喊“民贵君轻”,谁人信之呢?
故而,虽然儒家思想自汉武帝之后一统江湖,“民本位”一度为后世津津乐道,民间疾苦也一度成为历朝历代诗文歌赋的头版头条,但也仅是宣传层面的事,《雍正王朝》中衣衫褴褛的百姓,面对笑容满面的康熙和金黄稻穗的丰收年,却只图有碗稀饭吃的辛酸,一直贯穿封建王朝始终。
所以说,不提平等,“仁爱”就是空中楼阁,老百姓成为仰人鼻息的蝼蚁也一定成历史必然,儒家思想一直为世人诟病,也源于此。
问题是孔子最出提出的儒家思想,跟到清代的儒家思想还是一样吗?
仁爱只是付产品。从过程到结果都是一个“礼”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