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7年,清末武状元张三甲罕见留影,镜头中他手持大刀,威武霸气

流水无情谁有情 2025-01-29 13:54:30

1897年,清末武状元张三甲一张罕见留影,镜头中,张三甲身穿清廷官服,昂首挺胸,手提一把八十斤重的大刀,霸气十足,这时的张三甲仅仅只有21岁,正值他春风得意之时,但是令人万万想不到的是,张三甲在高中武状元,衣锦还乡后不久,便在第二年重病而逝,终年仅仅二十二岁,令人实在是太过痛心。

张三甲

据《旧典备征》记载,从顺治三年到光绪二十四年间,有名姓的武状元共计109位,而清末武状元张三甲则是大清王朝最后一位武状元,也是中国科举史上的最后一位武状元。

张三甲出生在直隶大名府开州户部寨村一个武术之家,祖上三代都是以练武为生,祖父张增外本是一个在外谋生的短工,在机缘之下,结识一位民间武林高手,二人相谈甚欢,一见如故,便结为异姓兄弟,而民间武林高手与张增外结拜后,便传授了几路拳术给他,方便他强身健体,防身自卫。

后续,张增外回到家中,开始练拳习武,走上了习武之路,大成之后,便在老家创办了张家武术馆,收徒传功,逐渐名震四方,成为开州户部一带颇有名望之人。

张三甲的父亲张耀田则子承父业,在张三甲祖父张增外的亲传亲授之下,习得一身精湛的武艺,不仅成为了当时习武场上的佼佼者,更是成为了当地著名的拳师,令众多当地的青年才俊拜其为师。

等到了张三甲这一辈,作为父亲的张耀田对儿子寄予厚望,希望他能够继承张家的衣钵,成为一位武学大师。

而张三甲则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从小开始,便模仿父辈习拳练武,就这样,在张三甲他七八岁时已经掌握很多拳法路数,而等到了十四五岁时,张三甲已经长成了一个精壮小伙,他双手孔武有力,棍棒之术无不精通。

有一回,张三甲正在家中手持大刀习练刀法,正好看到旁边的邻居家门口有两座数百斤重的石狮子,张三甲心血来潮,便想试一试自己是否能够将石狮子举起,为此,他放下手中的大刀,阔步走到邻居家前,然后大喝一声,双手用力将地上的石狮子举过头顶,玩耍一阵放回原地,,整个过程面不改色,显得十分轻松,当时在场的乡亲看到一幕后,无不对其惊人的“神力”称赞,事后,这件事情一时名传乡里,令张三甲成为了一位家喻户晓的人物。

后续,张三甲为了精进自己的武艺,集合各派精华于一身,便拜在了武林高手杨国昌的门下,杨国昌见张三甲是一个练武的奇才,便毫无保留的将自己平生所学之功夫全部倾囊相授给张三甲,使得张三甲的武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而张三甲也十分争气,练武术十分刻苦,没有丝毫懈怠,成为了武林高手杨国昌最为刻苦,也最为得意的一个弟子。

杨国昌后,张三甲又拜在了著名拳师杜同春的门下,杜同春对于张三甲也是十分喜爱,便将自己的拳法全部传授给了张三甲,使得张三甲的武功在一次得到了精进。

1897年,张三甲在师傅杜同春的建议和支持下,参加直隶大名府乡试,位列第三十一名,成为了武举人,次年,慈禧太后懿旨命武科举恢复旧制,于京城开武科,张三甲获悉这个消息后,认为这是一个能够让自己出人头地的机会,便当即进京参加武会试。

张三甲进京之后,发现来参加会试的武举人都是豪门富户,自己没有一点背景,没有人为自己引荐,便在他人的建议之下,拜恭亲王奕䜣为师。

会试考试开始后,张三甲超常发挥,技压群雄,弓、箭、刀、石四项比试中成绩全部位列榜首,考取会试第一名会元的成绩,这让作为师傅的恭亲王奕䜣备有面子。

一转眼来到了殿试,由光绪皇帝亲自作为主考官来监考这场殿试,当天,张三甲手提一百八十斤重的大刀,挥舞大刀,让人目不暇接,一套刀法展示完,在场的人无不为其精湛的刀法所折服,就连作为主考官的光绪皇帝也是流露出了赞许的目光,便将张三甲钦点为武状元。

但是,在场有一个考生并不服气,表示要与张三甲比试一番,张三甲见此情形,将手中的大刀发力插往地下,便要与这个考生较量一番。

结果这名考生看到张三甲的大刀刀柄插入地下三尺有余,心中一惊,意识到自己非眼前人的对手,便主动认输,就这样,张三甲以一甲第一名夺魁,被光绪皇帝钦点为状元,并被钦命御前头等侍卫。

张三甲成为武状元后,不少京城的清廷官员以及富户前来道贺,想要巴结一下他,但是张三甲对不热衷于这些,反而想着自己今后为国效力之事。

在京城呆了一段时间后,张三甲十分思念家中的妻子以及家中的长辈们,为此,他征得恩师恭亲王奕䜣的同意后,便匆忙回乡省亲。

张三甲的回乡省亲之旅轻装简从,不做任何声张,但是到了直隶大名府城后,他的一名随从未经他的允许,将写有"状元及第"字样的红灯挂在了他们休憩的旅馆门上,这就惊动了大名府的大小官员,不久后,开州州官获闻消息,亲自来大名迎接。

张三甲回到开州老家后,慕名拜访之人络绎不绝,大名府送来皇帝钦赐的"御前侍卫"滚龙金匾,开州知府送来"状元及第"金匾,父老乡亲送来了"会元"金匾,使得张家上上下下十分热闹,而张三甲则忙于应酬,迎来送往,招待前来拜访祝贺之人,但是,长时间的旅途劳顿,以及与人交际,令回到家中不久的张三甲一下子便病倒了,家里人虽请来了名医为其诊治,但无奈病情太重,张三甲终究还是病逝了,终年仅仅只有22岁。

张三甲的英年早逝,令家中之人无不痛心疾首,在妥善处理好他的后事后,将他安葬于户部寨练功的“跑马路”旁。

1901年,张三甲去世的第三年,清廷废除武科,使得张三甲参加的那一届武科成为了最后最后一届武科,而张三甲也因此成为大清王朝最后一位武状元。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