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终身托养机构一般如何安排患者每日生活?【浩爱康复】

我不是精神病 2025-03-16 09:15:40

浩爱康复指出,对于自闭症终身托养机构,不仅要帮助自闭症患者获得学习机会,还需帮助他们获得有意义的、最好是以学习为基础的工作。

有些自闭症患者,虽然暂时没有做好独居或读书的准备,但他们已经具备了基本一些技能,比如电脑操作、简单园艺,甚至简单的行政工作等,可以帮助处理简单的事物。

一些能力更加突出的高功能自闭症患者,不仅可以帮助照顾能力更差的患者,还可以为托养机构赚取一定收入,帮助托养机构达成部分自给自足。

一般来说,寄住在自闭症终身托养机构中的成员,年龄通常在16到90岁之间,他们的症状程度各不相同,也需要不同程度的支持。对于大龄及年老的自闭症患者,社会上已经出现了一些有着各种支持设施及服务的社区。但这类社区或机构的总体数量仍然较少。

为了填补这方面的空缺,重庆浩爱康复应运而生,这家机构规划于近日开始部分功能营业。

浩爱康复认为,在完成“终身托养”的目标之前,应积极训练工作人员,帮助自闭症患者在具备足够兴趣的同时,发展更高层次的智力、信息加工能力与社会化能力。

对于有严重语言问题的自闭症患者,可以考虑发展其艺术创作力与鉴赏力,根据患者的兴趣及能力,工作人员还应帮助其安排其他活动,如电脑游戏,或与电脑操作技能有关的活动。

在活动时间以外,机构应安排工作人员,帮助患者练习掌握学习行为的六个层次,即“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造”,最终进入更高级的思考层次。从而促进患者成长,增强患者的各项能力。一些机构还会推广出商业活动(比如有机菜园),不仅能为托养机构带来收入,还能增强患者的共同责任感、社会归属感和参与意识。

浩爱康复指出,通过合理规划和系统化管理,托养机构可以在帮助自闭症患者提升生活质量的同时,为他们提供更多元化的发展机会,让他们在适合自己的节奏中逐步成长,并尽可能向融入社会的目标迈进。

0 阅读:1

我不是精神病

简介:寻找精神的家园和心灵的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