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粗粮,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玉米、燕麦、红薯等,这些食物确实富含膳食纤维,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和血糖稳定。然而,日常生活中由于对粗粮的认知不足,很多人可能会选择以下这些错误的粗粮种类或烹饪方式,使血糖飙升:
1、口感糯糯的粗粮
大黄米、小黄米、糯玉米、糯小米、黑糯米等食物虽然属于粗粮范畴,但其含有较高的支链淀粉,消化吸收速度快,升糖速度较快,容易导致血糖迅速上升。
2、“精细化”的粗粮
粗粮粉、即食燕麦片、粗粮糊糊、粗粮饼干等虽然标注为粗粮制品,但经过精细加工后,膳食纤维被破坏,升糖指数随之升高。特别是即食燕麦片,在煮制过程中淀粉充分糊化,消化速度快,不利于血糖稳定。
3、成分不对的“粗粮”制品
一些粗粮饮品、甜点、标注着“全麦”的面包、馒头、麦片等,其实粗杂粮的含量很少,为了改善口感,往往添加了大量的糖、油等配料,这类食物不仅不能降低血糖,反而可能加剧血糖波动,增加体重。
4、奶茶里的“粗粮”小料
奶茶中的燕麦、青稞、红豆等小料,虽然本身是粗粮,但往往经过糖渍、蒸煮等加工处理,破坏了膳食纤维和其他有益成分,导致其中的淀粉充分糊化,糖分含量增加,不仅增加了食物的热量,还可能导致血糖水平急剧上升。
5、酒煮的小米
小米虽为粗粮,但经过酒煮后,部分营养成分会被酒精破坏,其中的淀粉也会充分糊化和膨胀,更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对于血糖偏高或糖尿病患者来说是非常不利的,会导致餐后血糖值迅速上升,从而增加并发症的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