瀑布季:游玩羊皮洞未开发野瀑布,探寻猫跳河一个古老的渡口

黔程历史 2024-04-09 00:38:23

上期,笔者向大家介绍了贵阳曾经最偏僻的挞水岩瀑布,去寻找了一个布依人建造的礼制建筑惜字塔。

本期,黔城无限向大家介绍贵阳最美丽的野瀑布——羊皮洞瀑布,以及猫跳河上一个古老的竹索渡口......

一、暗流河

暗流河上游也叫跳蹬河,发源于安顺市平坝区北部的大云坡(海拔1645米)。

所谓“跳蹬”,就是古时人们为过河,在河水较浅处用约半米高的长形条石嵌入河床底部,间隔不足半米,以供行人跳跃踩行过河。

跳蹬河从平坝区流入清镇市境内,在卫城镇一段,河流平缓,河水清澈,夏日时,很多卫城人在河中玩水消暑。

毛桥/安家桥:

跳蹬河上有一座建于明崇祯年间的古桥。

据说修桥之前,当地毛姓、安姓人家为方便人们过河,一家建了跳蹬,一家修了木桥,两大家族其实有攀比斗气的意思。

后来一场大水,跳蹬被冲毁了,木桥也被冲断了。

两家一合计,也不斗气了,共同出资修建了此三孔石桥,留下了一段佳话。

所以,此桥既叫“毛桥”,也叫“安家桥”。

毛桥桥长33米,宽6米,桥面距水面4.2米,中孔略大。作为非交通要道,能够修如此规模的石拱桥,确实能难得。

跳蹬河过卫城后,潜流入地形成暗河,所以叫做“暗流河”,暗流镇的得名也是源于此了。

二、羊皮洞瀑布

暗流河在地下一路前行,最终在暗流河村北面,因亿万年地质坍塌形成溶洞(叫岩厦也行),暗河“破壳”而出,重见天日!

从地质构造来看,笔者猜测,暗河开始应该是从瀑布右上方洞口流出(见下图),因为暗河不断对河流底部冲刷,加上石灰岩溶解,最终在底部形成新的河道,最终夺口而出,形成美丽的羊皮洞瀑布!

羊皮洞瀑布无疑是贵阳最美丽的瀑布了,单从瀑布形态来说,评为贵州最美丽的瀑布也不为过!其他瀑布未必是“布”,羊皮洞瀑布则是规规整整的一匹“布”。

瀑布底部为坍塌形成一宽广深潭(冲积原因加速形成),瀑布水凌空直击,拍水形成水雾烟煴,宛若仙境。

河水出潭之后,形成多级跌水,最后流入峡谷,注入猫跳河。

从源头算起,暗流河全长62公里,总落差520米,为清镇第三大河流,猫跳河支流。

暗流河流域风景优美,溶洞、峡谷、盲谷等比比皆是,因为未开发,羊皮洞瀑布只是其相对容易到达的一个景点,当然也是最精华的景点。

旅游提示:

如果开车前往,导航到达目的地后车辆可以停公路边,但因路不宽,容易形成拥堵。从停车处一路下行到瀑布处,约需30分钟左右(因人而异),路不算好走,尤其是雨后更是湿滑,行走时需注意安全。

三、红岩水库

猫跳河的上游就是百花湖(百花湖的上游就是红枫湖),百花湖、红枫湖原来本是多条山溪形成的沼泽地带,明初朝廷在此围水造田屯军,解放后筑坝修建水库形成人工湖。

贵州的河流大多因为亿万年冲刷,形成高沟深壑,猫跳河也不例外。

猫跳河的意思就是峡谷较窄,老虎都能一跃而过(猫跳河的“猫”,其实是指虎,贵州把虎也称作“大猫”)。

猫跳河是贵州开发最早也是开发最为充分的一条河流,共6级梯级电站,分别为红枫、百花、李官、修文、窄巷口、红林、红岩电站。

红林水电站

我去寻找“竹索桥”时,路过红林水电站,遇到一群原来电站建设者故地重游,但我们都没能入电站一观。

我跟大哥说:你们是建设者,怎么还不让你们进去故地重游呢?

大哥颇有怨气地说:我们只是割猪草的,人家才是养猪的,割完草后我们的任务就完成了,人家不让我们“看”猪。

大哥同行的人对大哥的说法纷纷表示赞同,我也觉得比喻得很恰当。

红岩水电站

不过我倒是去游玩了红岩水库。

红岩水库大坝高60米,是猫跳河梯级电站中最高的一个大坝,非常壮观,周边喀斯特孤峰耸立,有些像极了某种动物。

湖面碧波荡漾,很多人在此垂钓,湖边多块垂直白壁犹如刀削一般平整,让人震撼。

对面山上一条“银练”凌空而下,形成一个非常纤细的瀑布,我很想去瀑布下游玩,可惜无路到达。

过了红岩水电站后,猫跳河在修文县六广乡沙坡口三岔河处汇入鸭池河(即乌江的一段)。

因此,跳蹬河/暗流河是猫跳河的支流,猫跳河是鸭池河的支流,是修文河清镇的界河,最后注入乌江,属于长江水系。

四、竹索桥

猫跳河上有一个著名的历史人文遗迹——竹索桥!

元明朝时期贵阳到毕节主要通过修文——黔西和清镇——黔西两条古道,猫跳河作为修文县与清镇市的界河,处于两条古道的中间,并非交通要道,所以修文至清镇交通非常不便。

古时修桥是一个巨大的工程,耗费巨大,于是修文和清镇两地之间,就通过竹索桥交通。

竹索桥具体建于何时已无明确资料,明崇祯三年(1630)兵部尚书兼五省总督朱燮元在《督黔善后事宜疏》中记载有“在小索桥设哨”,说明竹索桥的历史起码可追溯至明朝。

清道光十年(1830),两岸人民在桥边立功德碑,碑文记载:“此桥历为修文,清镇两县人往来之捷径”。

竹索桥长约20米,高约10米,竹索由多股绵竹索交织,如成年人拳头大小,非常非常结实,两端栓于由整块巨石前端镂空的“石鼻”处。

修文侧绿水村王姓人家历来为竹索桥的看管人及给过往行人放索,王家在明朝时期由江西省迁居此地。

清镇侧为高处,通过岩壁由人工凿出一条石阶古道,异常险峻,修文侧为低处,所以从清镇侧为滑行,相对容易;而从修文侧往清镇侧,则需要下大力气方能过桥。

石阡会议后,红二方面军(即红2、红6军团)于1936年由贵阳进军毕节,拟在贵州西北地区开辟黔(今黔西县)、大(原大定今大方县)、毕(原毕节县今七星关区)根据地。

红二方面军选择进军毕节的路线,正是由修文县过清镇卫城镇到黔西县,所以必须渡过猫跳河。

此时,竹索也被收走,红二战士只能通过泅水强渡。

国民党军没有判断准确红二行军路线,对岸国民党仅有一个班守卫,红军击溃敌军后,找来木板架桥顺利通过。

否则,敌军如果重兵防守阻击,加上猫跳河天险,强渡猫跳河将会是红二方面军的一场生死之战。

红二方面军渡过猫跳河后,在卫城休整并召开了万人大会;然后进军毕节创建了黔大毕根据地。

按照贺龙元帅本意,是准备在贵州西北一带长期扎根的,上级来电尊重红二方面军的意见。不过盘县会议后,红二方面军最终还是选择长征至陕北。

我在游玩竹索桥时,是在修文侧一路问人通过仅一车道水泥路到达渡口(不大好找,但车可以开到渡口处),然后看到对面清镇侧有石质古道,于是涉水过河到达对岸。

因此,可能朋友会想:河水不深啊,涉水过河即可,干嘛建索桥呢?其实,猫跳河深削河谷,历来水急滩险,非常危险。

直到上世纪70年代末,在猫跳河上建了多级水电站,河流被截断,河水变浅,人们就可以直接涉水过河了。1978年,竹索桥停止使用,历史使命终结!

竹索桥是修文、清镇两地交通的历史见证,是红二方面军的长征缩影,是贵州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以竹为索全国孤例),非常值得一游!

附:本文景点地址

01.毛桥/安家桥:贵阳市清镇市卫城镇黎明村大竹林组。

02.羊皮洞瀑布:贵阳市清镇市暗流镇暗流河村北面。

03.红岩水库:贵阳市修文县谷堡镇乌栗村(另一边为清镇市卫城镇区域)。

04.竹索桥:贵阳市清镇市麦格乡观游村小河组(从修文侧绿水村也可到达,但小路多,容易岔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