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九品时兼济天下,二品时独善其身,只有一妻,在天愿作比翼鸟

猫咪新娘 2023-09-02 22:49:33

朋友们,你会背《鹅》的时候,是不是就会背《夜静思》,同时也会背《草》。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太好懂了吧,不用解释的那种。

所以,白居易的诗就是招人喜欢。

传说,他最开始学写诗的时候就要求自己做到“老妪能解”,他真的做到了,不识字的老太太都能听懂他的真实情感,要的就是一个通俗。

白居易出生于河南的一个中小官僚之家,安史之乱已经平定好几年,但是动乱依然不止,为了安全考虑,12岁之前的白居易跟着父母搬了几次家。

常听大人想念盛唐,想恢复盛唐,“强国梦”的种子深深地扎在了白居易的心里;

所以他读书十分刻苦,真的是十分,十个小手指全都磨出茧,读书读到口舌生疮,头发花白。

考科举,不论是笔试,还是面试,对于白居易来说,一点难度没有。

值得强调的是,32岁的白居易认识了25岁的元稹,他俩参加同一届面试,同时考中,又同时当一样的官:校书郎,关系好到喝水不分杯子。

校书郎是个什么官职?

那会儿,他们还没用上印刷术,需要大量的文字抄写人员,也就是文员。

这不大材小用嘛?

所以,校书郎的三年任期一满,白居易又和元稹一起去参加国家举办的临时选拔赛,也就是“考制举”。

这俩考场高手能不中吗?

中了之后,白居易被分配到陕西当县官,就在长安附近,做好了妥妥的升官,让元稹羡慕得不行,因为元稹在皇帝身边当“左拾遗”,天天提意见得罪人。

白居易小日子过得挺滋润,还打听起娱乐八卦来了,特地为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写了首《长恨歌》。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哎哟,你们记性都不错哦,都会背哈,诗的意思也都懂。

在天愿做比翼双飞鸟,在地愿为连在一起生长的树,天地长久还会有个尽头,但是这种生死离别之恨,却永远没有期限。

你们是不是想说,好像元稹的“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不愧是“元白诗派”组合。

白居易当县官才一年,皇帝突然想起来他是个人才,就给他升了个职:翰林学士,也就是皇帝的贴身秘书。

当时,包括白居易在内的6个翰林学士,后来有5个做了宰相, 你要是白居易,你想不想干?干劲十足啊对不对?

可是呢,白居易当翰林学士才一年,皇帝又让他当“左拾遗”。

白居易不是不知道这工作有多难做,元稹弟弟早两年就干过,没几天就因为得罪人被贬官了。

就在这时候,白居易抽空跟一个大官的女儿结了个婚,觉得自己身份不一样了,皇帝也应该比2年前明事理了,所以,他一天到晚收集真相给皇帝看。

比如《卖炭翁》: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一千斤的炭,换半匹红纱和一丈绫系在牛头,但凡不是强买强卖,傻子都不愿意的嘛。

过了3年,因为母亲去世守孝又3年,白居易再回朝廷的时候又升了个职,教太子为人处事什么的。

这要是教好了,以后就是皇帝的老师了,再也不用当五六品的小官了嘛。

但是,白居易何谈容易啊?

某一天,当朝宰相武元衡在上班路上被人给刺杀了!

武元衡的太公是武则天的堂兄弟,是一个一心为国为民的好宰相;

白居易得知这个消息,非常非常生气,反复跟皇帝强调:一定要追查到底,要捉到凶手,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在此之前,白居易就因为敢说真话得罪了好多人,这下又被逮住把柄,说他越职言事,说他不干好份内事,多什么嘴。

所以,白居易被贬到江西当九品文员。

听闻白居易的遭遇,他的元稹弟弟不禁写下“垂死病中惊坐起”,以表愤怒和同情。

白居易在江西每天都有好多精美瓷器看,也没觉得有多伤心,直到有一天遇到一个女人,她被商人丈夫无情抛弃了,她在流着泪弹琵琶。

听完女人的故事,白居易联想到自己也是个被朝廷抛弃的人,就写下了大名鼎鼎的《琵琶行》。

篇幅有点长,有需要复习的朋友,可以自行查找,在这儿咱们就挑几句,浅浅地复习个1/10吧。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白居易对这位琵琶女说:咱俩都是被抛弃的人,今日相逢且同病相怜,以前是不是相识,不重要,重要的是咱俩都要加油!

要说不呢,给自己加油真的很重要!

同样是身体不好,李贺只活到27岁,白居易却活到了75,你猜“豁达”给老白同志加了多少年寿命?

孟子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在江西呆了4年,49岁的白居易再被召回长安做六品小官,已经不是从前的白居易了。

从前,白居易无时无刻都在想着“兼济天下”,之后,他分分秒秒都在想着“独善其身”。

尽管后面升职到了五品的朝散大夫,三品的秘书监,最高到了二品的太子少傅,白居易为官的中心思想都是远离政治斗争。

所以,在这期间,白居易总会找借口调职,去地方当官躲清静,踏踏实实为老百姓解决问题。

比如:在杭州疏通六口古井,解决老百姓喝水的问题;

在西湖修了白公堤,蓄水灌溉,解决旱灾问题;

后面调岗到了苏州,又开凿了一条7里长的河,便于水陆交通。

所以呢,深得民心的老白同志,自得其乐;这时候还认识了一位同年出生的好朋友:刘禹锡。

白居易“独善其身”的思想,后来真的为他保了命。

64岁那年,朝廷发生了“甘露之变”。

故事简单说就是,太监们太嚣张,皇帝找了几个大臣计划除掉几个大的太监,不知道是不是出了内鬼,事情败露了,皇帝被太监控制,大臣们被太监杀得没剩几个了,包括当时的宰相。

白居易在洛阳,免遭此难。

此后的11年,直到去世,白居易都在洛阳,没挪过窝。

晚年的白居易,热衷做慈善。

比如,白居易给去世的好弟弟元稹写墓志铭,元家人给了六七十万钱润笔费作为感谢,白居易一分没要,全部捐给洛阳香山寺了。

听说洛阳附近的龙门山有很多险滩,导致经常有船只在那儿遇难,白居易就出钱找人,砍掉了险滩里的礁石。

咱们都知道哈, 白居易是唐代最高产的诗人之一,想着兼济天下,写的就是“讽喻诗”,想着独善其身,写的就是“闲适诗”。

有多闲适呢?

他观察到九月初三晚上的月亮特别好看,所以他写了《暮江吟》: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他目送偷他家莲子的小娃离开,因为特别可爱,所以他写了《池上》: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他觉得四月份开放的桃花美得太低调了,所以他写了《大林寺桃花》。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他会邀请朋友来家里喝自己酿的美酒,所以他写了《问刘十九》: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他在梦里一遍遍回忆江南的好风景,所以他写了《忆江南》: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他在散步的时候,会吟诵自己以前写过的诗:《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好了,这期诗魔白居易就讲到这里,感谢大家!

关注我,咱们下期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诗豪刘禹锡。

2 阅读:79

猫咪新娘

简介:只关注热点,只产冷鸡汤,冷静的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