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郁多由怒气伤肝,情志不遂所致,对于肝郁的调理,中医上常用疏肝理气的方法,但有些肝郁去疏肝理气,可能开始有点效果,但再用就无效甚至加重病情。
中医治病,一定是辨证在先,辨证辨什么,先看虚实,再看寒热。所以很多人出现了肝郁的问题,也不管虚实寒热,统统都是逍遥散。实际上肝郁也分虚实,虚症要补,实证要泻。所以即便都是肝郁,不能一味疏泄或进补,也要辨虚实,补泻参用。
先说肝郁的虚证。
肝的生理特点是体阴而用阳,性刚喜柔,喜升达恶抑郁。所以,肝郁虚症多是肝气不足,肝血亏虚,或者情志不遂,使肝的疏泄功能不够出现各种问题,病位涉及本脏以及中焦脾胃,这种虚证多以女子常见。
肝气不足常见唉声叹气,嗳气、左右胁痛等,疏泄不及则常见眼睛干涩,视物模糊,目眩头晕;肝血不足则常见手脚麻木,拘急,肝气克脾则多见食欲不振,腹泻、腹痛;肝气散则多见脏器下垂,气氙等,这种情况就要去补,疏肝,养肝、补肝三合一,可参考逍遥散加减调理。
再说肝郁的实证。
肝郁的实证常见于身体壮实,但又常有情志不舒、精神受过刺激,发病多从本脏开始,以头目、两胁、少腹部位症状最为明显,然后循经扩散,可及咽喉、乳房、胃脘、胞宫等。其常见经络症状以局部胀痛为主要特征,比如头目、胸胁、少腹、乳房部位的胀满窜痛,同时还会伴有烦躁易怒,睡眠不安,言多语声高亢等情志症状。
中医常讲,怒则伤肝,肝郁实证有胀而不痛的,一定没有痛而不胀的。在调理这类肝郁实证的时候,就要以清泻为主,疏肝、清肝、平肝三合一,用药可参考郁金、香附、薄荷、川楝子、旋覆花、赭石等,发散性强的柴胡要慎用。
肝郁兼痰加半夏、茯苓,兼血加莪术、三棱,兼热加栀子、牡丹皮,兼气血逆乱加羚羊角粉、龙骨、牡蛎等。
分享仅供参考,不做诊疗依据,如有不适,请线下医院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