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实:医生提醒:阿司匹林+他汀不是人人都能吃,出现3种征兆需警惕

三秦的备忘录 2025-04-09 18:58:36

资料来源:

1.宜华.服他汀药能吃柚子吗[J].江苏卫生保健,2023,(04):31.

2.金慰群.用好他汀对付人类头号杀手[J].家庭医学(下半月),2023,(10):50-51.

3.郭艺芳.长期吃他汀血脂会降太低吗[J].江苏卫生保健,2023,(04):19.

随着年龄的增长,动脉壁逐渐变厚、弹性下降,老年人患上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显著增加。阿托伐他汀和阿司匹林,是临床中最常用的两种心血管药物,一个用于降脂、延缓动脉硬化发展,另一个用于抗血小板、预防血栓形成。它们常常被联合应用于高血压、冠心病、脑梗等患者的长期管理中。

但由于服药周期长、依从性要求高,这两种药物的副作用、安全边界以及实际应用中的风险问题,也引起了越来越多患者和家属的关注。它们真的安全吗?长期吃会不会伤肝、出血,甚至诱发其他疾病?本文为您解开所有疑惑。

2016年,49岁的周建勇,是湖南某湘菜馆的的主厨,他每天早上七点进厨房,凌晨才能收工,长时间站立、高温作业,对他来说早已是家常便饭。而且由于工作强度大,周建勇常常无法按时吃饭,只能一边炒菜一边匆匆扒几口饭,还偏爱吃辣椒炒肉、小炒黄牛肉等重油重盐的湘菜,一吃就是几十年。殊不知,他的身体早已不堪重负...

2016年7月,天气炎热,厨房里更是高温难耐,最近周建勇总感觉整个人昏沉沉的,脑袋里像塞了团棉花,有时眼睛还有些发胀,怎么眨都不舒服。尤其是上厕所一蹲下再站起时,周建勇还会眼前突然一阵发黑,耳边也像罩着一层嗡鸣,但这种不适感一般只会持续1-2分钟。周建勇以为是最近工作量大、没睡好导致的,也就没有在意了。

8月12日早上,周建勇正准备去上班,可洗漱时却在镜子里无意间看到自己的眼睑边缘泛着一层淡黄色。他连忙凑近看了看,果然发现靠近内眼角的位置有几个小颗粒样的突起,颜色微黄,表面还泛着些油光。周建勇又用手轻轻按了按,表面平滑、不疼不痒,这让他心中有些疑惑:“难道是这个年纪就长老年斑了?”他有些想不明白,但不疼不痒的,于是便决定再观察看看。

意外发生在9月3日中午,周建勇刚吃了两口饭,却突然感到胸口一阵沉闷,像被一块大石头死死压住了似的。他本能地挺直身体,想深呼吸来缓解,却发现越吸气越憋闷,连说话都变得费力了。紧接着,一股剧烈的疼痛感迅速从胸骨正中往左侧扩散,甚至放射到左肩和手臂,疼得他整条胳膊又麻又重,额头也瞬间冒出冷汗。一旁的老李迅速发现了周建勇的不对劲,连忙招呼店里伙计,一起把周建勇送去了医院。

到医院后,周建勇已经呼吸短促,大汗淋漓,医护人员迅速为他吸氧、建立静脉通道,并进行了心电图、血脂四项、心肌酶谱化验等检查,心电图显示急性ST段抬高,提示心梗的可能性大;血脂四项显示总胆固醇6.9mmol/L,甘油三酯3.4mmol/L,低密度脂蛋白4.8mmol/L,明确存在高脂血症;而心肌酶谱显示肌钙蛋白T升高至0.88ng/mL,肌酸激酶同工酶明显升高。结合周建勇的症状,明确诊断为高脂血症、急性心肌梗死。

好在就医及时,抢救稳定后,周建勇被转入心内科监护病房继续观察治疗。主治医生查房时,向他解释道:“你这是高脂血症引起的急性心梗,这次是心梗,下次可能就没这么幸运了。如果不控制血脂、不坚持服药,血管继续堵下去,心梗很可能再次发作,甚至导致猝死,不能再疏忽大意了!”

高脂血症是指血液中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等脂类物质过高,长期下去会在血管壁形成“斑块”,使动脉变窄、变硬,称为动脉粥样硬化。当这些斑块破裂时,体内会形成血栓,堵塞心脏供血的冠状动脉,从而引发急性心肌梗死。就像水管里积了太多油垢,一旦被堵住,水就流不通了。心梗来得快、致命性高,常表现为突发胸痛、出汗、呼吸困难等症状。

出院时,医生给周建勇开了阿托伐他汀钙片,用于降低低密度胆固醇,延缓动脉粥样硬化进展;同时配合阿司匹林肠溶片,用来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两者联用,是心肌梗死后预防再次发作的基础治疗方案。医生还嘱咐周建勇服药的同时,一定要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早睡早起、饮食清淡,有利于疾病的恢复。

回到家后,周建勇开始按时按量服用药物,也不再像以前那样吃重口味的菜,盐放少了,油也换成了橄榄油。而在工作上,周建勇换了个小餐馆上班,虽然挣得少点,但至少不用每天熬到那么晚下班了,下班后他还会抽出时间绕着小区走上30分钟。至于熬夜、烟酒那是更加不敢碰了。坚持三个月后,周建勇感觉身体轻快了不少,气色也变好了,就连店里的客人都夸他精神,看上去年轻了好几岁!

本以为一切会这么按部就班下去,可没想到意外还是发生了。一年后的9月23日,这天早上周建勇正在洗漱台前刮胡子,抬头看镜子时却愣住了——眼白里泛着一层淡淡的黄色,不是灯光的原因,而是一种从眼球内渗出来的病态光泽。他连忙凑近仔细一看,却惊讶地发现竟然连脸色也透着暗黄,皮肤干涩且无弹性,毫无血色。周建勇心中一紧,连忙捧起清水洗了把脸,淡黄色似乎消散了些,便赶去上班了。

中午十二点,厨房里正是高峰期,周建勇正端着锅翻炒,却忽然感觉右上腹像被什么东西猛地绞了一下。他不得不弯下腰,用手紧紧捂着肋骨下方的位置,疼得脸色苍白,眉头都皱了起来。紧接着,周建勇只感觉疼得胃里也开始翻江倒海,随即竟猛地吐出了一口暗红色的液体,其中混着未消化的残渣,还飘散着一股浓重的血腥味。这突然的变故可把周建勇吓得魂飞魄散,自己居然吐血了!顾不上多想,他连忙去了最近的医院。

到急诊时,周建勇已经脸色蜡黄,呼吸急促。医生见状立刻安排了血液生化、肝功能化验和腹部超声等检查。抽血结果显示谷丙转氨酶385U/L,谷草转氨酶462U/L,总胆红素91μmol/L,白蛋白显著下降,同时伴有凝血功能紊乱,INR1.9,提示肝脏已严重受损;而腹部彩超显示肝实质回声粗糙,门静脉压力增高,有中量腹水。医生合并分析病史、症状和检查指标,做出了明确诊断——肝衰竭合并消化道出血。

听到医生的诊断,周建勇先是沉默了几秒,随即猛地抬起头,眼睛通红,泪流满面地质问道:“这不可能啊!我年年做体检,什么都查得清清楚楚,报告上写的都是正常!去年查出脂肪肝后,我一直按时吃药,早睡早起、饮食清淡不油腻、坚持锻炼,而且我从不抽烟喝酒,怎么可能患上肝衰竭?”

听到周建勇的质问,医生也感到有些难以置信。按理来说,如果生活方式这么健康,那几乎是不可能患上肝衰竭的呀!一定是有什么原因损害了肝脏!难道是药物?为了验证心中的猜想,医生开始详细询问周建勇近段时间所服的药物和具体用法,在长达半小时的谈话后,终于发现了问题的根源。

医生长叹了一口气,摇了摇头惋惜道:“在临床上,冠心病患者里同时服用他汀和阿司匹林最久的是30多年。然而实际上,大部分患者往往服用3年不到,就出现了各种严重的健康问题。统计过这群人的共同点后,发现根本原因在于这些患者在吃药时很容易忽略了身体出现的3种变化,如果你能及时注意到这3点,长期吃他汀和阿司匹林就是一件安全放心的事情!”

很多人在刚开始吃他汀时没有什么感觉,但过了一段时间,身体可能会有轻微的不适,比如容易犯困、食欲差、右上腹发胀。其实这时候肝功能可能已经有点负担了。因为他汀主要是在肝脏代谢的,定期查一下肝功能,比如转氨酶指标,能早一点发现问题。并不是说一吃就伤肝,而是有一部分人对药物更敏感,提前了解身体反应,就能避免问题变大。一般吃药后第1个月、第3个月查一次肝功能,如果一切正常,再按医生建议定期复查就可以。

还有一种常见的情况是肌肉酸痛。有些人会觉得四肢乏力、走路没劲,甚至晚上睡觉时小腿抽筋,以为是缺钙或太累了,其实有可能是他汀引起的肌肉反应。这种时候不需要立刻停药,但可以去医院查一下肌酸激酶(CK)指标。如果只是轻微升高,通过调整剂量或换一种他汀就能解决。大多数人都能适应,只是要记得,一旦身体有变化,别忽视。

阿司匹林方面,最常见的就是胃部不舒服。比如吃完药后胃酸多、胀气、隐隐作痛,严重一点可能会有黑便。这并不是说阿司匹林对每个人都会造成伤害,而是如果空腹吃,或者本身胃功能不好,又不做保护措施,就容易出问题。其实阿司匹林只要餐后吃,配合胃药保护胃黏膜,大多数人都能耐受得很好。有过胃病史的人,可以定期做胃镜,或在医生指导下换成其他抗血小板药。

总的来说,他汀和阿司匹林是控制冠心病、预防心梗的核心药物,关键不在于怕不怕副作用,而在于会不会观察和调整。如果平时多关注身体的小变化,有不适就及时就医、查查指标,再根据医生建议调整剂量或换药,就能避免大问题发生。

很多人吃药吃了一半停了,是因为身体出了点小反应,却没有早发现、早处理。其实,这些药本身并不可怕,只要会用、敢问医生、能坚持复查,它们是护心护命的“好帮手”。吃药并不意味着高风险,真正有风险的,是对自己的身体变化视而不见。所以,如果你正在服用他汀和阿司匹林,不妨从今天开始,给自己的身体多一点留心,它正在告诉你答案。

长期服用他汀和阿司匹林,对于很多冠心病患者来说,是一种延长寿命、预防心脑血管事件的重要保障。但再好的药,也需要科学地用,细心地观察,才能发挥最大效果、减少不必要的麻烦。药物本身不可怕,可怕的是忽略身体发出的信号。、

(《纪实:医生提醒:阿司匹林+他汀不是人人都能吃,出现3种征兆需警惕》一文情节稍有润色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图片均为网图,人名均为化名,配合叙事;原创文章,请勿转载抄袭)

0 阅读:533
评论列表
  • 2025-04-12 21:39

    这话说的,若没病谁愿意吃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