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奥尔梅克到阿兹特克——辽宁省博物馆“墨西哥古代文明展”(一)

杖游说历史 2024-05-08 03:26:52

墨西哥是中美洲古文明的发祥地,形成了与其他文明风格迥异的文明形态。“从奥尔梅克到阿兹特克—— 墨西哥古代文明展”二0二三年十月二十六日~二0二四年三月三日由辽宁 省公共文化服务中心、 中国文物交流中心、 墨西哥国家人类学与历史研究所主办, 辽宁 省博物馆承办的“从奥尔梅克到阿兹特克—— 墨西哥 古代文明展”在辽宁省博物馆一层三号展厅正式开幕。

早在3200多年前,古墨西哥人就已经建立城邦,种植玉米,创造了历法和计数符号;考古学家在这片丰饶且复 杂多 样的土地上发现了雄伟的金字塔、壮观的巨石头像、色彩斑斓的壁画,以及令人惊叹的古文字等等。奥尔梅克、玛雅、特奥蒂瓦坎、阿兹特克等这些形态多样,既相互交织,又互为影响的非凡的文化遗产,无不彰显着令世界震撼的文明成就。 在这里感知 墨西哥古印第安人令人惊叹的艺术创造力与想象力,去感受“美玉未碎时”的文明之美和生命之力,进而去思考人类文明的兴衰演变与碰撞融合。

此次展览是辽宁省博物馆开馆以来举办的第一个关于中美洲文明的大型展览,也是东北 地区首个墨西哥古代文明展。展览汇集了九家墨西哥文化机构的一百五十四件(套)展品,时间跨度从西元前一八00年到西元十六世纪。

展览进口大门

奥尔梅克文明是已知的最古老的美洲文明。是美洲文明之母,它为后期的其它中美洲文明奠定了基础。存在和繁盛于西元前一千年到西元前四百年的中美洲(现在的 墨西哥 中南 部)。 圣洛 伦索的奥尔梅克文明在西元前九百年左右被暴力摧毁。拉文塔的奥尔梅克文明持续到西元前四百年,也神秘地消亡了。

奥尔梅克文明的发祥地西起帕怕洛阿潘河, 东至 托纳拉河,面积约为1.8万平方公里。这一带西部为洪泛区,东部为沼泽地,气候炎热多雨,河流众多,水草丰美,并且橡胶树成片,因此当地居民被称之为“奥尔梅克人”,意为“橡胶之乡的人”。

奥尔梅克文化的巨石头像被誉为“世界四大石器奇迹”之一,共发现石十七个。 圣洛 伦索遗址十个,拉文塔遗址四个, 特雷斯 萨 波特斯 二个,兰乔-拉 科巴 塔一个。每座石像均由整块玄武岩雕刻而成,尺寸最小的高1.47米,最高的有3.4米,它们的重量在22.7—50吨之间。令人奇怪的是,奥尔梅克人生活在一个缺少石材的地区,这些石像的出土地并不出产玄武岩,也就是说,他们只能从其他地区进口这种备受青睐的材料。古美洲在车马作为运输工具的年代,要通过人力从六十多公里外的地方将这些庞然大物运送至此,运输方式和路径至今仍未有定论。

展厅入口

墨西哥古代文明的核心文化基本都在本次展览中有所呈现,既包含墨西哥三大文明:阿兹特克、玛雅、印加。还囊括奥尔梅克、特奥蒂瓦坎、萨波特克、托尔特克、埃尔塔欣等.

展厅入门和前厅均采用了金字塔元素造型,三部分依次选用代表美洲豹栖息雨林的绿色、雨水的蓝色及玉米丰收的黄色,于润物无声中引导观众更好的融入展厅氛围。八台多媒体设备作为辅助,以更生动活泼、通俗易懂的形式向观众介绍了球赛仪式、日历守护神、雨神纹饰演变等拓展信息。

历经三千年的独立发展,形成了底蕴丰富、韵味醇厚、与其他文明风格迥异的文明形态,为人类留下了宝贵遗产。本次展览旨在让观众跨越时空、超越国界,感受墨西哥 的精彩文明。向参观者们展现墨西哥古代文明的丰富底蕴以及中美洲历史文化的独特韵味。

本次展览分为五个部分:“序厅——邂逅美洲文明”,介绍了中美洲的文明与时代分期;第一部分---中美洲的精灵,展示了延续数千年的美洲豹崇拜;第二部分---生命的源泉,重现了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古 墨西哥 人对雨水的渴望与祈求;第三部分---玉米的故乡,阐述了玉米的种植、生产、加工方式及丰收庆典仪式;第四部分--经久不衰的传统,讲述了传承至今的传统。

以“美洲豹”,“玉米”等生物为线索,从文化人类学视角对古代 墨西哥 人生活的地理环境、生产生活方式、精神信仰进行阐释,回溯 墨西哥 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族群的古代文化,集中展示璀璨悠久、异彩纷呈的 墨西哥 古代文明。

序厅 邂逅美洲文明 瓜达拉哈拉,哈利斯科 科 利马 ,探险家发现之前,美洲大陆一直是独立发展的人居大陆。考古资料表明,远古时期美洲居者,他们大约于15000年前从白令海峡到达美洲,并由北向南发展。初期以渔猎和人自然界获取生存资源;后随着气候、地形、植被和动物群的改变,人类对食物的需磨石等研磨石器逐渐被加入到了古印第安人以底部带凹槽的尖状器、石、刮削器等的工具组合,出现了半定居村落。

西元前2500﹣前1200年间, 墨西哥 各地进入农耕期定居的村落和玉米、南瓜等植物的培育,以及动物的驯养,进而在种植、打猎、捕关系中相互协作、产生分工。随着物物交换需求的产生,村落与村落之间又出现了公元前1500年左右,早期的美洲文明逐渐形成,其发展主要集中在中美洲和 南美洲 的超西哥和古代中美洲地区,奥尔梅克、特奥蒂瓦坎、玛雅、萨波特克、阿兹特克等多基本独立发展。

特拉蒂尔科是 墨西哥 中部最古老的村落定居点之一,位于墨西哥盆地西部湖泊系统之上的山麓地带,是前古典时期早期重要中心之一。遗址包括三个小型村落和一座大型墓地,墓葬总数约有500座,其中375座已经有考古记录。除墓葬外,该遗址还有许多钟形储藏坑和一些可辨识的房屋台基。据资料推测,该中心酉邦约在公元前700-600年间被泛滥的洪水摧毁。特拉蒂尔科墓地墓葬的出土遗物丰富,其中的陶制容器造型丰富,技艺精湛,图中左侧和中部的这件陶瓶上面刻画有火焰睫毛;的怪兽;右侧图中动物形象的容器表现了一条张开大嘴的鱼,容器的出水口就是鱼嘴部。

古代 墨西哥 年表 墨西哥 古代文明与 中国 历史年代对照图表:

(网上图片)

墨西哥古代文明是一个充满神秘和魅力的历史时期,其中奥尔梅克和阿兹特克文明是最为著名的两个文明,而玛雅文明是美洲流传最长久的文明。一、奥尔梅克文明

奥尔梅克文明是 墨西哥 古代文明的一个分支,在西元前2500年左右,奥尔梅克文明地区的文化已经开始蓬勃发展,到西元前1600-1500年,早期奥尔梅克文化出现,主要集中在维 拉克鲁斯 东 南海 岸附近的 圣洛 伦索 特诺奇蒂特兰遗址。这个文明被称为“奥尔梅克文化”,是 墨西哥 历史上最早的文化之一。 奥尔梅克文明的主要特征包括:巨石建筑——金字塔,巨石雕像,小雕像,大型宫殿,尚未破译的文字体系,玉器,美洲虎、羽蛇、凤鸟崇拜,橡皮球游戏……他们的巨石雕像高达十英尺,原料是花岗岩,人像都是厚嘴唇、扁平的鼻子,凝视的眼睛,奇特的头盔。其面部特征很像 非洲 人。一般认为,这些像的原型应当是奥尔梅克的国王。奥尔梅克也有大量的小雕像,这类雕像在殷商考古中是很常见的。

“奥尔梅克”这个名字在阿兹特克人的纳瓦特语(Nahuatl)中是“橡皮人”(rubber people)的意思,是指15世纪和16世纪生活在海湾低地的阿兹特克人的名字,该地区的人从公元前1600年前就开始使用这种乳胶制成橡胶。 早期探险家和考古学家错误地将“奥尔梅克”这个名字应用于在中心地带重新发现的遗址和文物,直到近几十年前人们才知道,这些文物不是阿兹台克人所知道的“奥尔梅克”所创造的,而是一种二千多年前的文化。尽管身份有误,但这个名字还是留下来了。 现在仍不清楚古代奥尔梅克人如何称呼自己。一个表示奥尔梅克文化的当代词汇是”tenocelome”,意思是“美洲虎之口”。

奥尔梅克人进行仪式化的放血,崇拜玉米神、美洲豹等神灵,玩中美洲的球类游戏,这几乎是后来所有中美洲社会的标志。 奥尔梅克文明在西元前400-350年间突然衰落,目前仍不清楚其中的原因。奥尔梅克核心区东部的人口急剧减少,这个地区只有稀疏的居民,一直到19世纪。

奥尔梅克文明的艺术特征主要通过玉、粘土、玄武岩、绿石等艺术制品表现,一些奥尔梅克艺术是自然主义风格, 比如 摔跤手、巨型石雕头像、玉石面具、方形祭坛、变形人物雕像等等,其中巨型石质头像是奥尔梅克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形象。除了表现人物,奥尔梅克艺术家擅长动物肖像, 比如 鱼型或鸟型器皿。 另外有一些充满想象的拟人化作品, 常常是高度程式化的,使用象征手法表达某种宗教含义。

奥尔梅克人用石头建造巨大的宫殿和金字塔,并在石头上进行精美的雕刻。其中最著名的是“特奥蒂瓦坎金字塔”,这个金字塔建筑群包括了许多层次和阶梯,是 墨西哥 历史上最宏伟的建筑之一。 奥尔梅克文明另一最著名的巨型雕塑巨型的有头盔的头像,这些令人印象深刻的纪念碑一直是充满神秘的谜团,人们现在普遍认为,这些头像是统治者的肖像,可能是穿成球手的样子,这些头像都是个性化的,没有两个头像是一样的,头盔状的头饰具有独特的装饰元素,暗示某种个人或群体的象征。 迄今为止,共出土了17个巨型头像。 奥尔梅克头像扁平的、厚嘴唇的特征与 非洲 的一些面部特征相似,据此有人猜测奥尔默克人是移民到新大陆的 非洲 人。但绝大多数考古学家和其他中美洲学者都否定了 哥伦布 时代之前与 非洲 接触的可能。

除了宽阔的鼻子和厚厚的嘴唇之外,头像的眼睛经常显示出内眦赘皮,这些是 亚洲 蒙古 人种普遍具有的特征,仍然可以在现代中美洲印第安人中找到。 这些石雕头像的大小从1.47米到3.4米之间,重量在25到55吨之间。由在山脉发现的火山玄武岩的单个石块或巨石雕刻而成。 估计移动一个这样的石头需要1500人工作三到四个月。其中著名的“国王巨像”,这个雕塑高达3.0米,重达三十吨,是用整块 大理 石雕刻而成的。

国王巨石雕像

“国王”头像,西元前1200年,是目前发现的体量最大和保存最好的奥尔梅克头像之一。奥尔梅克文化遗址共出土十几个巨石头像,此类雕像双眼椭圆(杏仁眼)、鼻子扁平、嘴唇厚大,眼睛半睁,呈扁桃状,眼皮显得十分沉重;头戴一顶装饰有花纹的头盔,遮住了两耳,风格极为写实。表现的应是奥尔梅克统治者的形象,象征着被神圣化的世俗力量。那份自信的眼神,凝视着无尽的远方,仿佛在向世人展示奥尔梅克人的坚韧与不屈。

奥尔梅克文明虽然曾经建造过几个规模很大的城市,但现代考古却也发现,这几座城市在兴盛了几百年之后,都遭到了有组织的破坏,而最后一次发生在西元前400年到西元前300年之间,在此之后奥尔梅克文明走向了消亡。 奥尔梅克文明对中美洲文明最主要的贡献体现在玉米种植、房屋建造天文历法、零的概念、文字创造、雕刻艺术、豹神崇拜、球赛仪式等许多方面,且影响范围很大,对中美洲后来的诸多文化,如特奥蒂瓦坎文化、玛雅文化、托尔特克文化、阿兹特克文化等,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因此,奥尔梅克文化被公认为是中美洲文明的母文化。

二、特奥蒂瓦坎文明 特奥蒂瓦坎文明是在奥尔梅克文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兴起于西元前300年左右,位于 墨西哥城 以北约50公里处。这个文明被称为“特奥蒂瓦坎文化”,是 墨西哥 历史上最具有代表性的文化之一。 是在奥尔梅克文明灭亡之后诞生的,约与玛雅文明同期的古印地安文明。然而,与其它古印地安文明一般在谱系上的脉络比较分明不同,特奥蒂瓦坎人的起源,仍然是个尚未厘清的谜题,也无法证实该文明曾拥有文字并且留下资料记载。现之所以知悉这文明的存在,除了是因为他们遗留下了巨大的遗迹可供分析证明外,一些与他们同时期的其他周边文明在典籍或绘画中提到关于特奥蒂瓦坎人的事情,也是另一个参考的关键。

特奥蒂瓦坎人并不用这个名字称呼他们自己,这名字是该文明灭亡后,接着存在于此地区的后继文明托尔特克人以他们所使用的纳瓦特语(一种 墨西哥 中部的印地安原住民语言)用来称呼前人,意指“众神造人之地”。虽然在托尔特克人乃至于更后期的阿兹特克时代,该古文明早已消逝无影踪,但他们仍然视特奥蒂瓦坎人曾居住过的古代城市作为圣地,也因此会有这样的称呼。

特奥蒂瓦坎人在西元1年到150年间,建造了一个人口约为5万的城市,堪称是整个美洲地区最早存在的城市等级之聚落。在这段期间,他们建立了一个以南北向的“亡者之路”(特奥蒂瓦坎遗迹的中心轴线)为中心的初级规模城市,建筑物主要以金字塔和庙宇为主,之后城市逐渐成长各种平民使用的建筑物也建筑完成。整个城市与文明的发展在西元600年时达到高峰,当时特奥蒂瓦 戛纳 的人口可能在10万到20万人之间。拥有巨大的建筑、精致的壁画等文化成就,但却在西元650年至750年之间因为不知名的原因没落,最后消失无踪。

根据特奥蒂瓦坎人遗留下的艺术创作判断,他们崇拜一名为特拉 洛克 的神明,是特奥蒂瓦坎的守护神。他有两种不同的形象,其中男性版的特拉 洛克 是掌管降雨的神明,而女性版的则为掌管河湖的水神。在特奥蒂瓦坎人的绘画中可以看到许多叼著滴血心脏的神兽,因此考古学家研判该文明与其他 墨西哥 古文明同样,有拿活人祭献的习俗,用这方法来祭祀安抚掌管大地的神明。 此外,考古学家在特奥蒂瓦坎的神庙地基下发现埋著双手被反绑的骨骸,极有可能是以处死人以保持金字塔的神圣。

祭祀用豹首形陶杯 古典时期,西元1—650年 特奥蒂瓦坎文化

祭祀用豹首形陶杯,古典时期,西元1—650年,特奥蒂瓦坎文化

雨神纹陶罐 古典时期,西元200—750年 特奥蒂瓦坎文化

古典时代的有轮陶塑仅有少量发现,大多数出土自后古典时代遗址,动物形象主要有狗、土狼、美洲豹、猴子和鹿等。典型塑像是腿被削平并穿孔以放置轴的狗或土狼,而这件塑像则为美洲豹形象。通常,有轮塑像的轴为木棍,轮子是特意为这种塑像制作的扁平的陶盘状物。三、阿兹特克文明 阿兹特克文明是 墨西哥 古代阿兹特克人所创造的印第安文明,位于 墨西哥城 以南约100公里处。是 墨西哥 古代文明的另一个分支,兴起于西元14世纪初,这个文明被称为“阿兹特克文化”,是 墨西哥 历史上最具有代表性的文化之一,也是美洲古代三大文明之一。主要分布在 墨西哥 中部和南部。1521年为 西班牙 人所毁灭。阿兹特克是古代 墨西哥 文化舞台上最后一个角色,他们创造了辉煌的阿兹特克文明,开创了阿兹特克族最兴盛的时期。

历法 阿兹特克人还根据日月运行的规律和季节性的变化,相当精确地制定了自己的历法。一共有两种历法:一种是“太阳历”,把一年分成18个月,365天;一个月20天,剩余的5天,闰年(每四年一个闰年)加一天。第二种是“月亮历”(又叫“仪式历”),一年为13个月,260天;一个月也是20天。每52年,两种历法重合一次。 阿兹特克人的这两种历法在许多方面都有重要的作用:首先在农业方面,确定农耕季节,指导农业生产活动;其次在纪年方面,用于记录历史的发展和历史事件的发生;第三在祭祀方面,可以确定举行祭祀仪式的日期,指导人们的宗教节日活动;最后在天文方面,可以记录天体运行规律和天文现象。

文字: 阿兹特克人和其他地区的古代文明一样也创造了象形文字,他们还会造纸,用于书写,这样就为后人留下了很多古籍。他们的文字有表意和象形两种。 比如 用火烧神庙来表示某个地方已被征服;用一只鹿角表示一只鹿。用于书写的材料除了纸张外,还大量应用鹿皮和棉布。也有书写在石头上的。 阿兹特克人使用的计数法是二十进位法。这一方法普遍应用在他们的日常记账、交易买卖和税收登记方面。建筑: 阿兹特克人的建筑艺术的代表是“金字塔”。 金字塔采用了“斜坡层阶”的结构。但塔顶有两座神庙,一供特拉 洛克 ,一供威齐洛波奇特利。为此,金字塔正面建有双阶梯,分别通到两个神庙。雕刻艺术表现于大型石碑和小型石刻上。石碑上面多半为神像和神化了的首领像,石刻只有神像。

雕刻作品中出现了现实中的动植物形象( 比如 ,狗、鸟、蚱蜢、青蛙、野兔、龟、蛇、鱼等等)。这些反映了阿兹特克人艺术的现实化、世俗化的一面。绘画艺术体现于古手抄古籍上,阿兹特克人在纸张、鹿皮、棉布上设计出各种各样的表意和传情的图形。 使用颜色是阿兹特克艺术的一大特征,最多为红色和黑色。 阿兹特克文明在发展过程中,吸收了托尔特克文化和玛雅文明的许多成就,但自己也有独创。其文字仍属图画文字,但已含有象形文字成分。天文历法方面,使用太阳历与圣年历,已知一年为365天,每逢闰年补加一天。医学方面,知道利用各种草药治病,并已使用土法麻醉。

宗教 宗教在阿兹特克人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居民相信灵魂永存,并相信存在至高无上的主宰。他们崇拜自然神,主神威济洛波特利被视为太阳神和战争之神,其他的神主要有:创造神特 洛克 -纳瓦克、太阳神托南辛、雨神特拉 洛克 、玉米神森特奥特尔、羽蛇神克查尔科阿特尔、“双头神”奥梅特库特利及其妻子奥梅奇华特尔等,国王被看成神的化身,祭神时以战俘为牺牲。其特异习俗之一是以活人为祭品,每年有数千人被祭神灵。武士以献身祭坛为荣。 在阿兹特克时期,石雕是用来刻画人物形象的通常手法。这些石雕通常是阿兹特克神话中的男女诸神。在这种粗糙的男女诸神的复制过程中,依然表现出古代工匠在这一艺术领域中捕捉人物生命之光的天然能力。

阿兹特克人的绘画艺术表现于古手抄书籍上。他们为了记录历史事件、交流思想、传递信息,就在纸上设计出各种表意的图形。使用颜色是阿兹特克人的又一艺术特色。在其中使用得最多的是红色和黑色,阿兹特克人在手抄本和雕塑上着色,用以区别不同的神。信仰 在阿兹特克人的崇拜的众神中,掌管着整个中美洲文明的伟大的神——羽蛇神昆兹奥考特——有着非凡的影响力。据说昆兹奥考特是一个宗教领袖,他领导的宗教强调光明和学识,强调人与自然之间创造一种和谐与平衡。

四、玛雅文化 在美洲的三大古文明——玛雅文明、印加文明和阿兹特克文明中,以玛雅文明的发展程度最高、影响最为深远。 玛雅文明是 墨西哥 古印第安人创造的辉煌文明,形成于约西元前2600年,其遗迹分布于现今 墨西哥 东南部、北部、西部、 萨尔瓦多 和伯 利兹 国家的热带雨林和山地中。占地约28万平方公里,可划分为三个生态区域: 尤卡坦半岛 ,贝登中心区以及 恰帕斯州 和高地,这些生态区是大量雨水、河流和沼泽汇集的茂密森林地带,而玛雅文明却在这片荆棘满途的艰苦环境中孕育而生、蓬勃发展,可见其顽强坚韧的文明内核。

这一文明最初的痕迹可以追溯到前古典时期晚期,也称形成时期,部分玛雅文明受到了奥尔梅克文明的影响;古典期是玛雅文明最辉煌的时期。 从时间上看,玛雅文明的悠久历史源于形成时期、止于 西班牙 征服时期,涵盖近三千年。学界将其划分为三个阶段:前古典时代(也称形成期,公元前10世纪至公元3世纪),古典时期(公元3世纪至10世纪)和后古典时期(公元10世纪至16世纪)。 玛雅数字0-19的表示,玛雅人在数学上有重大突破,最早知道零这一复杂概念,使用点表示1,横线表示5,贝壳形状表示0,而且每一个数字也可以用一个图画式的变体符号来表示。他们采用二十进制,从下往上移位叠加数字,并将数学应用于天文历法中。

前古典时期是玛雅文字和天文历法发明以及标志性建筑兴建之时。这一时期,玛雅人定居点在太平洋沿岸地区形成,他们开始种植玉米、豆类、南瓜和辣椒等作物。众多小定居点逐渐发展成为城市,其中,位于贝登省的纳克贝是玛雅低地上有记录的最古老的城市。西元前3世纪,贝登已经有玛雅人使用文字的记载,同时期还涌现出重要的玛雅文化宗教中心,如蒂卡尔、乌萨克斯 图恩 、纳拉乔、纳昆和亚克斯哈。在玛雅高地上,卡米纳留尤成为前古典晚期的主要中心之一,而塔 卡利 克•阿 巴杰 和乔科拉是太平洋沿海平原上最重要的两个城市。人们在这些城市安居乐业,开始发展农业,研究历法和文字,兴建金字塔和宫殿。

玛雅人使用象形文字,这种文字由图形和抽象符号组合而成,既能表意又可表音,已发现八百多个字,两万多个词汇。这些象形文字以椭圆形为主,或刻或写在石碑、石器、建筑物、纪念碑的设立、建筑的兴建及艺术的发挥均达到了极盛;后古典期,玛雅文明虽逐渐式微,却也深深影响了阿兹特克文明。玛雅在天文、数学、农业、建筑等方面均取得了极高成就。

玛雅是美洲唯一留下文字记录的民族。在玛雅人使用的八百个象形文字中,四分之一已被语言学家破解出来。这些文字造型奇妙,既有象形,亦有会意和形声,是兼具意形和意音功能的文字,主要代表一周各日和月份的名称,代表方位、颜色、数字及神祇,大多记载在石碑、木板、陶器、书籍及墙壁上,描绘了玛雅宗谱、神话、祈祷文、历史、天文、历象等各领域成就。科潘是玛雅象形文字出现最多、刻制最美、研究最发达的地方,这里的纪念碑和建筑物上记载着科潘重大历史事件的日期,成为玛雅象形文字最长的铭刻。由于玛雅文字的失传,如今虽仍有玛雅后裔在讲着玛雅语,但他们对整个玛雅文字的还无法解译。

玛雅文明从形成、辉煌到没落,经历了长达三千年的风风雨雨,并以最后一个城邦在 西班牙 殖民者的炮火中灰飞烟灭而告终。作为世界上唯一一个诞生于热带丛林而非大河流域的古代文明,玛雅文明奇迹般的崛起和发展、衰落和消亡都充满了神秘色彩。随着玛雅文献的焚烧和销毁,玛雅文明也如千古谜题般尘封在了历史长河中。

0 阅读:0

杖游说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