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自己心里的苦,总是被对方忽视,我们应该如何解决?

无知的求道者 2024-09-27 18:35:09

“那种瞒父母,瞒着朋友,瞒着所有人,自己承受的各种委屈,晚上躲在被窝里哭的泣不成声,白天还要笑着面对生活,你们有过吗?”

在每个人的内心深处,似乎都隐匿着一段不为人知的苦,这已然成为一种极为普遍的心理现象。宛如一群身患隐疾的病人共同生活在同一区域,他们唯有各自默默承受。在这种情境下,内心被孤独与无助的阴霾层层笼罩,仿佛置身于一片荒芜的情感孤岛。

事实上,这样的情绪状态对我们的身心健康产生着极为巨大的负面影响。毫不夸张地说,众多抑郁症患者便是在这种情绪状态下不断恶化的结果。

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普遍存在的结果,其背后必然隐藏着普遍的原因。那么,我们内心的苦,作为一种常见的情感创伤,究竟有着怎样的病因呢?而我们又应当采取何种方式来抚平这些内心的伤痛呢?

人生的苦如同长长的河

如果说人生是一道长河,那么,被这条长河所沉淀的每一粒尘沙,可能都是一粒污秽,被掩埋在河底,成为了一种无法示众的苦楚。这种难以言说的苦,或许源于婚姻中的琐碎,或许来自爱情中的伤害,又或许是儿童原生家庭留下的隐痛。正如河床是长河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心中那条长河所积累的苦楚,同样是一种引人深思的普遍现象。

1.婚姻中的诉苦

曾经有一位网友满含哀怨地倾诉道:“我心里有很多的苦,但是我嫁给了一个根本就不会倾听的老公。他从来都不会和我沟通,也不会帮我想办法解决,对于我的哭诉,他只会用沉默回应我。或者说,只要我一开口哭诉,他就一句话把我顶回去,说我没事找事。

我真的无法跟这样的男人过日子。有时候,我自己在那里生闷气,他也不知道过来问问我,只是一味地选择冷战,选择逃避问题。哪怕我气得睡不着,委屈得大哭,甚至不想吃饭,他也只会认为我很矫情。

有时候,我就经常在想,男人为什么都是这样,从来不觉得自己有错。然而,在外人眼里,他却是一个好男人。跟他结婚,可能是我这辈子做的错误决定,可怜我一生的错爱,以为可以找一个值得依赖和倾诉的人。可是,我错了。只有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我自己偷偷地抹眼泪,眼睛哭得已经看不清东西了。现在的我,只要流泪,眼睛就会肿起来。”

从这个案例中,我们反思这样一个问题:男人的沉默应对,是不是也是一种苦呢?他的沉默和冷战,其实也是一种隐匿的苦楚。他是在逃避问题本身,还是在逃避女人的咄咄逼人?不想争执,不想相互指责或者相互辱骂,只能选择沉默来隐藏自己的感受。他生怕自己的苦楚一旦倾倒出来,便会无法自控,就像黄河决堤般,泥沙滚滚,难以收拾。

根据民政部统计数据,近年来,中国离婚率持续走高。2019年全国共有470万对夫妇选择分手,比十年前增长了一倍。这背后,无数人感叹自己在婚姻中倍感委屈。

2.对原生家庭的诉苦

也曾有一位网友倾吐着自己对原生家庭的哀怨:经常有人说我不懂人情世故,但我出生在一个不幸的原生家庭中,我不能去解释这一切,因为我不希望别人看不起我的家庭,我的苦能往肚子里面咽。我的内心有着常人难以理解的自卑,所以,我在处理一些人际关系时,常常触发我的心理阴影,我的方式总是极端和偏激。

我渴望温暖,所以当我爱时,会热烈到忘我。我憎恨歧视,所以我恨时,会绝情到刺骨。我或许是一个另类,所以很多人不愿意与我相处,因此我变得非常孤独。那种孤独是常人所无法理解的,仿佛只要你的一句温暖的话,就能让我热泪盈眶。但是,当他们问我为什么要哭时,我还是不能向他们解释我的原生家庭,解释我的不幸,只能敷衍地说压力太大了。

我相信,有很多和我同样境遇的孩子,看似大大咧咧,其实内心那种随时感到无助和崩溃的情绪,只有自己才能真正体会。只有我们自己知道,哪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稻草”,对于我们来说犹如千斤般的重量。但是,我依然不能去解释,也不想去解释,因为我不想把我的伤疤公之于众。所以,我不是找不到可以倾诉的人,而是倾诉本身没有意义。因为这没有意义,他们是不会理解的,只能自己承受。

其实,很多人内心的苦通常是源自于原生家庭的不幸。一项针对中国城市居民的心理健康调查显示,仍有超过70%的成年人表示自己在成长过程中遭受过原生家庭带来的心理创伤或负面影响。

我们在看待这件事情时,是否反思过这样一个事实:原生家庭虽然给儿女造成了极大的伤害,而且这种情况极为普遍,但他们是否知道自己的行为会让孩子受到伤害?或许他们有所了解,然而他们可能未曾意识到,自己的行为竟会给孩子留下长期的心理阴影。

我们需要深入思考这些普遍现象,以避免悲剧重演。我们还需探究为何对方不愿倾听我的委屈,为何我的父母对我所受的伤害漠不关心。这一切的根源究竟在哪里?

我们低估了压力,也低估了心灵的脆弱

实际上,我们的信仰、坚持、顽强与坚韧,往往比我们自我认知的更为脆弱。我们的内心世界,随时可能因外界或他人的影响,而遭受难以预料的冲击。

在杜克大学,心理学家琼斯和哈里斯进行的一项实验发人深省。一位评论家精心撰写了两份风格迥异的演讲稿,其中一份对 A 国领导人予以大力支持,言辞间充满赞誉之情;另一份则对 A 国领导人进行了激烈抨击,观点犀利且毫不留情。当学生们率先阅读了那篇支持 A 国领导人的稿件后,他们很自然地认定这位评论家所持的立场是坚定地拥护 A 国领导人的。

然而,后续实验人员向这些大学生透露了一个关键信息,即这位评论家实际上是受指派而撰写这些稿件的,并非出于其个人的真实态度。但令人感到意外的是,即便得知了这一情况,这些大学生依旧固执地认为,即便评论家是受指派写作,但其中肯定也存在一部分亲 A 的个人倾向。

也就是说,哪怕明知评论家是在被胁迫的无奈情境下完成稿件,这些大学生也不愿意相信这一事实,他们仍然坚持认为是对方内心不够坚定才导致了这样的结果。

从这个实验中,我们可以得出两个重要结论:其一,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往往会低估外部压力对一个人的巨大冲击。其二,我们总是一味地认为对方的内心无比强大,而实际上,我们大部分人的内心都脆弱不堪。

1.我们会低估外部因素的影响

如果你听闻自己的丈夫出轨了,可能你根本就不会相信。直到你看到那个第三者,原来她这么漂亮,这是你低估了。

如果你的妻子向你诉说着与婆婆的矛盾,而她依然认为你小题大做或者没事找事。因为她同样会低估其矛盾的严重性。而实际上,有很多婚姻的矛盾并非源于夫妻本身,而是由婆媳关系引起的。

反之,如果你的丈夫诉说着自己的艰辛,或者汗流浃背之后的疲劳,妻子可能认为丈夫没有责任感,或者缺乏担当。其实,你同样低估了生活的沉重。实际上,有多少人被生活压得喘不过气来,大家可能深有体会。

如果你的孩子对你说:“妈妈,不要总指责我”。你可能认为,这只是一件小事。可是,实际上,有很多孩子由于常年被指责而变得更加叛逆。

总体而言,我们往往会低估生活的重压对一个人内心的冲击力,进而不愿意倾听而是谴责,或者自己不被对方倾听,而招来谴责。这种双向的低效认知,阻碍了正常的沟通,进而演变为委屈被埋藏在心底,成为日后爆发的隐患。

2.我们低估了对方内心的脆弱

我想表达这样一些血淋淋的事实:任何人的内心,其脆弱性远比我们想象中还要不堪,甚至已经到了超乎想象的地步。然而,我们低估了这个事实。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有超过3亿人遭受着抑郁症的困扰,而焦虑症患者更是达到了2.6亿之多。这些冰冷的数字背后隐藏着这样一个事实:看似鲜活的生命背后,有着多么脆弱不堪的内心。

全球约有50亿人,抑郁症患者居然显示了2.6亿,这意味着每千人中约有4人可能走向负面情绪的极端,仅差一步可能就面临着自杀。然而,其他人可能也在面临着孤独、忧虑等各种悲观的情绪状态。

实际上,人类与动物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大脑发达,但身体和内心却很脆弱。从身体角度来说,一场小小的感冒就会让我们浑身无力,并难受好几天。

同理,从情绪角度来说,对方的一句无心之言或一次误解都会在你的心里留下伤口,让你忧虑好几天。如果是一次更大的挫折呢?比如失业、升职失败,或者与伴侣大吵大闹,你会立刻感到孤独、焦虑和失落,并陷入更大的痛苦当中,甚至一蹶不振。

总体而言,由于我们内心的脆弱属性,导致我们很容易滋生很多的苦楚,从而变成另外一个人。一个人的暴脾气并非天生,而是一种高度压抑之后的悲剧;一个人的冷漠并非本性的凉薄,而是被无数次辜负之后的可怜人;一个人的绝情也并非对他人内心的无关痛痒,而是自己率先迈入了对人性的绝望,进而丢失了对感情的信任。

然而,可悲的是,我们依然只会一味地谴责对方的暴躁、冷漠、绝情,却严重低估并忽视了对方内心曾遭受的巨大伤害,这只会让他们更加暴躁、更加冷漠、更加绝望。

比如,2020年9月,在湖北武汉发生了一起令人痛心的事件。武汉江夏区一中初中部九年级的14岁学生张某锐,在教室与另外两名同学打扑克。班主任发现后请三名学生家长到校配合管教。

张某锐的母亲赶到学校后,在五楼走廊看到儿子,二话不说便给了他两个巴掌,紧接着当众对他进行呵斥。在母亲的怒斥声和同学们的注视下,张某锐内心的自尊心被彻底击碎。他在沉默两分钟后,毅然从五楼一跃而下。当晚9时,张某锐因伤势严重被宣告不治。

张某锐的行为当然不对。但他的母亲却低估了自己的处理方式对孩子的伤害之大,同时也低估了孩子内心的脆弱。她在大庭广众之下掌掴孩子,让众多目光成为利箭,深深刺入他的内心,千疮百孔。为什么不选择私下里管教,照顾一下孩子的内心呢?她低估了自己的不当措施,也低估了孩子内心的脆弱。

说了这么多,我依然需要重申一个被我们视而不见的常识:我们的内心真的没有想象中那么强大。而我们言之凿凿的所谓内心强大,也只是略高于普遍的脆弱而已,但决然做不到百毒不侵的程度。

为什么一根绳子就可以拴住一头牛,任其主人牵着在田间辛劳一生?因为牛有着它的致命弱点——怕痛。而我们比牛的弱点可能还要多,尊严、虚荣、嫉妒等诸多弱点,可谓百病缠身。从表面来看,我们穿梭于灯红酒绿,尝遍世间美食,俯瞰一切繁华,看似自由,实则自缚。

然而,我们也不必为此感到悲观。只要我们认识到这一点,便是智慧的开端——我们可以做出改变。

如何让彼此的苦闷消失

1.你诉说,我倾听。

耳朵是通向心灵的路。”—— 伏尔泰

我们经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在我看来,我们的任何一个器官都是心灵的窗户。或者从另一个更为深入的角度来看,两个人的五官是连接彼此心灵的桥梁。你可以用自己的眼睛,看到对方表情的变化;用耳朵听到对方倾诉中的伤痛;用嘴巴安慰和疗愈对方的内心;用鼻子嗅到对方满身臭汗或者油烟味后的辛苦付出。

实际上,从总体来说,我们的五感总是会出现反常的倾诉,这都意味着一种诉说。然而,我们的五官,同样也起到倾听和洞察的作用。这其中的关键在于,我们是否可以用心智慧地运用我们的大脑去做这一切。

我们需要运用五官来加强彼此的同理心,彼此的关系才会更加和睦。一项由美国心理学协会发表的研究显示,在夫妻关系中,当一方能够在交流时展现出高度的同理心,尤其是对伴侣内心痛苦的理解和支持时,双方的幸福感和关系满意度会显著提升。

心心相印,所应用的媒介就是如此的简单!

2.要正视,更要重视

“对自己的痛苦敏感,而对别人的痛苦极其麻木不仁,这是人性的可悲的特色之一。”——池田大作

池田大作强调了人不能只关注自己的痛苦,而对他人的痛苦视而不见。

任何悲剧的恶化都是由起初对另一方的忽视而引起,并在不断地忽视中慢慢恶化。很简单的逻辑,不正视问题,它就会自然而然地走向难以挽救的恶化。

然而,正视一个人的内心脆弱还远远不够。正视的隐喻仅仅尊重了这种合理性,可是,如果我们真的想加快步伐解决它,重视则更为重要。就好像我们都知道,吸烟有害身体健康,每个人都正视这个道理的合理性,只能尽量做到少抽。但是,如果真想戒烟,必须引起我们足够的高度重视才能真正做到戒烟的目的。

同理,对方内心的脆弱也是如此,正视他的脆弱还不足够在短时间内为对方疗伤,而真正的重视却可以做到。所以,我们应该在瞬间表达出自己的同理心,而不是“抽时间”来表达。你我都知道,负面情绪的恶化速度和波及速度远比我们想象中的还要恐怖。

总之,我们需要再次明确,我们的内心永远携带着脆弱,千万不要低估这个结论。因此,一句伤人的话,一次误解都可能让我们的内心再次留下深深的伤口。我们需要学会倾听对方的伤痛,并重视它。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

1 阅读: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