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一钶分享:亲子沟通失效?教你如何避免孩子叛逆!

吴一钶育儿 2025-01-06 10:14:38

场景一:视频聊天的“独角戏”

儿:“妈妈,爸爸发微信视频来了!”康康兴奋地喊着,手里紧握着手机,好像握住了连接远方的魔法棒。

妈:“你帮我先接着,我弄下厨房。”妈妈头也不回,手里的铲子在空中划出一道美味的弧线。

儿:“喂,爸爸,爸爸说想和你视频聊天。”康康对着屏幕,眼神里闪过一丝无奈。

妈:“你帮我跟爸爸说两句。(啧~)”妈妈声音从厨房飘来,带着一丝油烟味。

儿:“哼~,都发视频来了,还不自己聊,你打算让我演独角戏啊?我告诉你哦,要不是看在你儿子这么乖巧,听话的份儿上,我早就替你把视频挂断了。我再给你五秒钟,赶紧过来接视频,别让儿子我孤单地对着屏幕。”(哎哟,我的老爸,快点啦!)

康康故作生气,其实心里乐开了花,享受着这难得的“小大人”时刻。

这一幕,是不是让你觉得既温馨又好笑?

但背后,却藏着亲子沟通的小秘密:有时候,父母的“偷懒”或“忙碌”,无意间让孩子承担了太多“大人”的角色,而孩子内心渴望的,其实是父母更多的关注和陪伴。

场景二:班级群里的“风暴”

再想想那个让妈妈崩溃、孩子受伤、老师无奈的班级群事件。

妈妈因为孩子被留堂,一气之下将打孩子的视频发到了班级群,喊话:“以后不要给她留堂。”

这一幕,像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了层层涟漪。

在我们嚼思帮,这样的例子不少见。家长们或因为工作压力,或因为对孩子期望过高,往往在情绪失控时做出不理智的行为。

但这样的“努力”管教,真的有效吗?孩子真的会因为害怕而变得更好吗?

为什么“努力”管孩子,却适得其反?

1. 沟通缺失,理解错位

就像康康和妈妈视频聊天,如果妈妈能及时接过手机,和孩子、爸爸一起享受这短暂的温馨时光,是不是就能避免康康那“独角戏”的抱怨?

亲子之间的沟通,不仅仅是传递信息,更是情感的交流。当孩子感受到被忽视,他们可能会用叛逆来寻求关注。

2. 情绪管理,至关重要

那位在班级群里发视频的妈妈,显然是在情绪失控下做出了决定。

在我们嚼思帮,很多家长都反映,当孩子不听话时,自己很容易“上头”。但情绪化的管教,往往只会让孩子感到恐惧和抵触,而不是真实的改正。

3. 尊重孩子,平等对话

孩子虽小,但也有自己的尊严和想法。当我们总是以“为孩子好”为借口,强迫他们做不愿意做的事情时,其实是在剥夺他们成长的机会。

试着蹲下来,用孩子的视角看世界,你会发现,原来他们的想法也有道理。

如何做到“有效”管教?

1. 建立规则,共同遵守

和孩子一起制定家庭规则,明确哪些行为是允许的,哪些是不被允许的。重要的是,规则一旦制定,家长也要遵守,以身作则。

2. 情绪管理,冷静处理

当孩子犯错时,先深呼吸,让自己冷静下来。情绪稳定后,再和孩子谈问题,分析原因,寻找解决办法。记住,你是孩子的榜样,你的处理方式会影响他们处理问题的方式。

3. 鼓励为主,惩罚为辅

每个孩子都渴望得到父母的认可和赞扬。当我们多关注孩子的优点,及时给予鼓励时,他们会更有动力去改正错误。当然,对于严重的错误,适当的惩罚也是必要的,但要确保惩罚的方式是合理的,不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4. 倾听孩子,理解需求

有时候,孩子叛逆只是因为他们的需求没有被满足。试着多听听孩子的想法,了解他们的需求,你会发现,很多问题其实并不难解决。

管教孩子,不是一场“战争”,而是一场“合作”

当家长学你会用正确的方式和孩子沟通,尊重他们的想法,理解他们的需求时,你会发现,原来管教孩子也可以如此轻松和愉快。

别让你的“努力”管教,成为孩子叛逆的催化剂。家长,管教孩子,你不是一场孤军奋战,而是与嚼思帮一同前行的“合作之旅”。

在嚼思帮卡片式训练里,我们以提问为引,细嚼慢咽地吸取亲子教育的智慧营养。我们深信,只有通过提问,才能激发思考,授人以渔,让管教变得轻松又愉快。

走进嚼思帮,让我们一起践行“嚼思行导,教创点亮人生”的价值观,分享互助,教创你我他。

在这里,每一张训练卡片都是通往和谐亲子关系的钥匙,涵盖亲子教育、情感沟通等多个方面,引导你做“交互式深入思考”。

现在,吴一钶给家长你一个思考:你觉得在管教孩子时,蕞大的挑战是什么?

快来评论区留言,与嚼思帮的伙伴们一起探讨,用爱和理解,陪伴孩子共同成长!

【PS1】如何培养孩子的成长型思维和内驱力,点我头像——书信——“圈”,一起探讨更多家庭教育、亲子沟通等话题

【PS2】如果你关注孩子专注力如何提升的问题,欢迎转发,点我头像——书信——“专注”,得《如何在不经意间提升孩子专注力》

     

0 阅读:2

吴一钶育儿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