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现在为止,美国这一轮对华加征关税的“连环拳”已经突破100%,在贸易史上几乎没有先例。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始终保持着克制,没有情绪化对抗,而是冷静、有序、精准反击。我们从农产品打到能源,从单点反制扩大到全品类覆盖。每一步,都稳准狠,但又克制有度。

这两天特朗普又开始自我催眠加给美国人民洗脑,他发表演说,说我们的关税真是太棒了,我们每天都在收到20亿美元的关税收入。对于他的猖狂,中国从来的态度都是奉陪到底,敢说这句话,就不是虚张声势,而是建立在清醒战略和深厚底气之上。因为这场对抗的实质,从来就不是单纯的“关税对关税”,而是发展模式和格局上的对撞。
美国的算盘是“一对一强权谈判”,各个击破;而中国坚持的是多边贸易体系,强调的是共赢、共治与共识。我们早已把“最坏的情况”考虑在前。中国经济的战略储备早就“装满了弹药库”:货币政策工具充足,降准降息空间大、时机灵活;市场潜力巨大,内部消费持续升级,有足够能力“内循环托底”。产业链韧性也非常强,关键技术突破加速推进;政策节奏前瞻科学,组合拳一招接一招,已经形成长效机制。更重要的是,中国不仅在“硬件”上准备充分,更在“软件”层面赢得主动从“一带一路”到金砖合作,从全球贸易组织机制到站在全球“去霸权”的一边,中国的站位,已不止是自身抗压,更是为全球多数国家代言。“奉陪到底”不是打鸡血,而是战略定力的体现。
是我们的自信,以及对人民创造力的信任。特朗普说关税能赚钱,但美国商会300万家企业的代表,正考虑直接起诉自家政府。因为他们看清楚了,这不是“收保护费”,而是“掏自己腰包”。反观中国,面对美国不断加压,民间反而更加理性、清醒,因为这场“关税战”这个套路,中国已经见过、吃过、扛过,甚至可以已经战胜它了。从特朗普上一任开始,关税战已延续8年。从农产品到高科技,从制造业到能源,美国处处设卡,但收效甚微。
中国想要守住的,从来不是面子,而是发展权利。我们所捍卫的,是让一个14亿人口的大国有尊严地走向现代化的权利,是让中国制造、中国创新不被“扼住喉咙”的空间。美国只占全球商品进口的13%,却以为能用关税左右全球;当全世界越来越多国家开始重新评估“美国主导”的可靠性,当更多国家选择加入区域合作、推进去美元化,这场关于未来的较量,已经悄然易帜。中国不可能被关税击倒。也不会因强权而退让。“奉陪到底”,不是一句狠话,而是一份信念——信我们走的路,信我们的人民,信这个时代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