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西安交通大学官网显示,西安交大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23人,分别是(以当选时间为序):
谢友柏院士(1994年当选)
谢友柏,中共党员,1933年9月23日出生于上海,原籍江苏省高邮市,机械学设计及理论、摩擦学专家。
1955年9月,谢友柏毕业于交通大学 ;1984年1月,担任清华大学摩擦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1986年1月,担任西安交通大学教授;1986年1月至1997年1月,担任西安交通大学润滑理论及轴承研究所所长;1994年1月至1999年1月,担任润滑理论及转子轴承系统国家教委开放研究实验室主任;1994年5月,被选聘为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1997年1月,担任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摩擦学分会的第五届常委。
谢友柏长期从事设计科学和摩擦学研究。与团队一起在国际上由理论和实验证明可倾瓦轴承不是天然稳定的,在中国国内首先实现流体动力润滑滑动轴承油膜刚度阻尼测量。发展了中国国外建立在简单系统上的摩擦学系统研究,构造了摩擦学系统系统工程理论和方法的框架,提出了摩擦学的三个公理,并在大型汽轮发电机组、内燃机、工程机械等的摩擦学设计和安全运行上得到丰硕的理论和应用成果。提出了设计科学的四个基本定律,论证了创新设计过程的核心,深入研究了设计中知识的流动、集成、竞争和进化,更提出了“人类一切有目的活动,都有设计和实施两个部分,设计是人类一切有目的的活动的第一步”、“设计是知识得到应用的桥梁,设计本身就是知识的流动”等观点,提出了设计本质上是一个知识流动、集成、竞争和进化过程的论点,研究了设计知识供给与设计竞争力之间的决定性关系,成为推动分布式资源环境的建设和基于互联网的设计知识服务的理论基础。
李鹤林院士(1997年当选)
李鹤林,1937年7月5日出生于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县,石油机械用钢及石油管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石油集团石油管工程技术研究院高级顾问、名誉院长 。
李鹤林于1961年从西安交通大学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专业毕业 [9] ,被分配到地处宝鸡的石油工业部钻采机械研究所;1977年至1981年担任宝鸡石油机械厂中心试验室主任;1993年2002年担任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管材研究所所长;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02年担任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管材研究所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
李鹤林长期从事石油用钢及石油管工程科技工作。主持研制高强度高韧性结构钢、无镍低铬无磁钢等12种新型钢铁材料,并充分发挥现有材料的性能潜力,使一大批石油机械产品减轻了自重、改善了服役性能、延长了使用寿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石油管材研究所(石油管工程技术研究院)工作期间,提出并建立了“石油管工程学”学科,开展了大量系统的、有创造性的研究,使中国油井管实现了大规模国产化,油气管道工程由跟踪跃入国际领跑者行列 。由他领导的石油管材研究所已成为中国国内外有影响的石油管工程研究基地及质量检测、认证和仲裁中心,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美国石油学会(API)的3个委员会中方技术归口单位。
邱爱慈院士(1999年当选)
邱爱慈,女,1941年11月出生,浙江绍兴人,高功率脉冲技术和强流电子束加速器专家。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西北核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总工程师 。
1964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被分配到西北核技术研究所工作;1971年被委任为西北核技术研究所高阻抗脉冲电子束加速器项目的技术负责人;1978年成为西北核技术研究所最年轻的研究室副主任 ;1993年担任西北核技术研究所副总工程师;1997年晋升专业技术少将;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05年任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学院院长。
邱爱慈参加了中国第一台高阻抗电子束加速器的研制、改进工作,负责成功研制中国束流最强达1MA的低阻抗脉冲电子束加速器“闪光二号”,提出了技术设计和调试方案并取得重大突破,主持建成了多功能辐射装置“强光一号”。主持开拓了极强脉冲电子束的产生、传输、诊断及应用的研究方向。主持了高功率脉冲开关和纳秒高电压测量等关键技术的系统研究。推动并主持开展了“快Z-箍缩物理及其脉冲功率驱动源技术”、“高功率离子束产生和应用”等重要科研项目。
郑南宁院士(1999年当选)
郑南宁,男,汉族,祖籍陕西西安,1952年12月19日出生于江苏省南京市,人工智能、计算机视觉与模式识别专家,IEEE fellow,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所所长,西安交通大学原校长。
郑南宁于1975年10月本科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工业自动化专业;1981年5月硕士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自动控制理论及应用专业;1985年3月博士毕业于日本应庆大学电机工程系;1994年6月至1996年5月任西安交通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1995年11月至2003年5月任西安交通大学副校长;2002年至2014年任陕西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席;2003年8月至2014年4月任西安交通大学校长兼西安交通大学研究生院院长;2014年4月任西安交通大学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所所长。
郑南宁长期从事人工智能与模式识别、计算机视觉及其先进计算架构的应用基础理论与工程技术的研究。他建立的视觉场景理解的立体对应计算模型与视觉注意力统计学习方法成为该领域代表性工作,为构造计算机视觉系统和基于图像信息的智能控制系统,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关键技术,提出图像分析和视觉知识描述新方法,为构造计算机视觉系统和基于图像信息的智能控制系统,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关键技术。完成了“精密装配机器人机器视觉系统”研究。发明了一种图像边缘曲线拟合的新方法。完成了“高性能机器视觉及车型与牌照自动识别系统。提出在线交互式立体测深方法,研制出“X线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系统”及“DSA1250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系统”。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电视扫描制式转换及视频处理芯片。
周丰峻院士(1999年当选)
周丰峻,1938年7月8日出生于山东省黄县,防护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解放军总参谋部工程兵科研三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
周丰峻于1961年从清华大学毕业,并被分配到工程兵司令部科研部设计院;196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78年被评为全国先进科技工作者;1985年至1993年担任总参工程兵科研三所所长;1991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1992年被批准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1999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
周丰峻长期从事和主持防护工程领域的研究工作。对于爆炸效应试验、爆炸理论计算以及防护工程抗冲击爆炸作用模拟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开创性的研究,对防护工程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他从1996年以来根据面向21世纪防护科技总要求,主持开展了防护工程发展目标研究和防护工程技术专著编著工作,为防护工程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高金吉院士(1999年当选)
高金吉,1942年12月1日出生于辽宁省本溪市,设备诊断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化工大学教授、校学术委员会主任,高端机械装备健康监控与自愈化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任。
高金吉于1966年毕业于北京化工学院(今北京化工大学);1968年7月—1975年12月任辽宁省阜新市氟化学总厂技术员、车间主任;1975年12月—2001年3月任中国石油辽阳石油化纤公司副总工程师;1993年获清华大学工学博士学位;1999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2001年任北京化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高金吉主要从事设备故障诊断与自愈工程以及维修与安全保障信息化智能化研究。在中国国内工业企业率先开发应用设备诊断技术,攻克了国家重点工程中国石油辽阳石油化纤公司试车、生产中多项关键设备重大技术难关;研制出机泵群网络化监测诊断系统、振动诊断软件包和预知维修系统,取得重大经济和社会效益;创建北京化工大学诊断与自愈工程研究中心,自主研发基于工业互联网的数采系统和故障诊断专家系统,建立远程监测诊断中心,对50多企业两千余台关键机组实时监测诊断(截至2020年4月),避免数十起重大事故;2003年在国际学术界提出“装备故障自愈化”的原理,带领团队在旋转机械自动动平衡和振动故障自愈调控等技术取得重要成果。
张心湜院士(2001年当选)
张心湜,1942年6月26日出生于湖南省常德市,原籍河北省石家庄市,泌尿外科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外科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
张心湜于1967年从国防医学院医学系毕业,获学士学位;1975年至1978年历任台北荣民总医院泌尿外科主治医师、急诊室主任,1983年至1995年历任台北荣民总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外科部主任,1994年至1997年任台湾阳明大学医学院院长,1996年至1999年任台湾阳明大学校本部校长,2001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2008年任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教授。
张心湜主要从事泌尿系肿瘤的基础及临床研究。在中国台湾最早启用尿流动力学检查、体内液电碎石及体外冲击波碎石等技术,推动了泌尿科事业的发展。
雷清泉院士(2003年当选)
雷清泉,男,汉族,1938年7月23日出生于四川省岳池县中和乡,中国共产党党员,绝缘技术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电力设备电气绝缘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和研究部主任,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哈尔滨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西安交通大学双聘教授。
1962年,雷清泉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1962年—1981年,在哈尔滨电工学院工作;1981年—1983年,被公派到西德汉诺威大学(Universität Hannover)留学;1983年—1986年,在哈尔滨电工学院工作;1986年—1991年,担任哈尔滨电工学院系副主任;2001年,创立了哈尔滨理工大学长征科技开发有限公司;2003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10年,成为青岛科技大学全职院士。
雷清泉长期从事工程电介质基础理论及其应用研究,特别是纳米电介质及其复合物的结构运动及性能研究。先后主持完成了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其它科研课题12项,在利用热激电流技术研究绝缘高聚物中的电子运动规律、评定其耐电老化特性和指导材料的改性等方面取得了多项创新性成果,且达到了中国国内领先及国际先进水平,发明了共缩聚制备新型省醌黑高聚物粉末材料的新方法,发现了新的导电规律,制成了原始创新的压力温度双参数传感器,解决了国际上半导电高分子粉末材料在传感器领域长期未获应用的多项技术难题,新型传感器与大庆的采油电泵机组配套,取得了经济效益。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