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11月,南下支队成立后,担负着挺进湘粤赣的任务。
南下支队的组成由两部分,一到四大队是359旅作战部队,五到六大队为干部大队,共计五千多人。
从兵力和干部来说,都不算多,毕竟开辟新区,部队要发展需要更多的干部下去做工作。上级之所以要挺进湘赣粤地区,这曾经是王震战斗过的地方,在这里有一定的基础,尽管部队从1934年离开湘赣地区已经10年,但发动群众相比之下还是容易一些。
还有一点,广东有一支抗日力量是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在曾生等人等领导下,转战东江两岸,后挺进粤北山区建立东江抗日根据地,部队能抵达湘南就能与这支部队会师。如果情况顺利,两支部队合并后兵力会增强不少。
为了避免行军途中的损失,以及途中的补给工作,南下支队并没有直接南下经过陕南,而是进入吕梁地区,南下到太岳军区。这样走安全,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战斗,减少伤亡。还可以得到后勤补给,部队休整的机会。
在第六大队中,有不少干部来自太岳军区,如查玉升、秦忠、陈正洪,他们都来自772团。部队到太岳休整时,他们借着机会看望老部队,也见到老战友。
越谈越不想走,越谈越留恋。
作为军人服从命令是天职,更何况此次执行任务艰巨,困难不会太小,没有特殊情况是不可能被留下的。从内心来说,他们希望留下,老部队哪里都熟悉,打仗各方面不需要磨合,不用为新搭档而磨合。
查玉升、秦忠、陈正洪去17团看望同是772团走出来的尤太忠。
几个人见面,聊的不亦乐乎,因为是冬季没有什么可款待的,只有土豆蘸盐吃。这一笼屉土豆可是让查玉升想到留下,不南下的理由。回到驻地后,他就跟秦忠说自己要留下,秦忠很疑惑,以为他想开小差,还劝说他不能这样。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诉秦忠,说自己吃坏肚子了,问他愿不愿意留下,如果愿意就一起,不愿意也不要把事情告诉其他人。
秦忠与查玉升在土地革命时期都在四方面军交通队任职,查玉升比他职务高一些,俩人是战友也有上下级。摆在他面前的有两个选择。因为他们一起去尤太忠那里了,都吃坏肚子也没有什么可奇怪的,毕竟条件有限。
秦忠没有像他一样留下,当部队要出发时,秦忠还替查玉升圆了,说他拉肚子,病了。
对于查玉升怎么了,也只有他俩知道,秦忠没有去说,可他为尤太忠的土豆暗暗叫屈。恐怕尤太忠怎么也没有想明白,因为土豆让查玉升留下。
行军打仗,最麻烦的是伤病,因为一个人走不了,需要多个人照顾,行军也就迟滞了。就像土地革命时期,无论四方面军主力挺进川陕,还是一方面军向西转移,伤病员基本上都留下,这样可以保证行军速度,同时也可以让这些伤病员不用颠沛流离,反而对伤者有益。
鉴于情况紧急,上级把查玉升留在太岳军区,解放战争时跟着陈赓领导的4纵打了不少硬仗。
相比南下支队挺进湘粤后,抗战结束奉命北上,也没有与广东珠江纵队会师。接下来南下支队与李先念部、王树声部组建中原军区,又经历中原突围,各部都有不小损失,而且不断转战,在环境恶劣的鄂西北开辟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