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要大量看书:5个方法告别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

野生白杨 2025-01-23 14:44:36

“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曾经是白杨生活写照之一。

每年的4月23日世界读书日便是我的买书狂欢日,没有下单几十本书根本停不下来。

但现实是买书时有多疯狂,读书时就有多艰难。

不是没有看书,而是买的太多书,以至于累积的书摞起来让人看到就觉得绝望,甚至很多下单时很想看的书在到货后就不感兴趣了。

基于这种疯狂买书但看不完的情况,很像作家A·爱德华·牛顿曾说过的一句话:

“不论是否饱览内容,单单是获得书籍一事,就能使人狂喜,以至于买的书超过了自己的阅读量。”

如果你也和我一样,不妨接着往下看看,或许能收获一些有用的方法。

买书前做好选书准备。

这点白杨深有感触。

若有买书想法后直接打开手机看,很多有意思的书名会扰乱你原本只想买几本书的计划。

而且因为没有提前做好准备,买回来的书你会发现,很多有意思书名中的内容其实并不适合自己。

经过几次教训以后,白杨每次买书都会提前做好准备:

列好书名,看完相关书单简介,搜集相关书单推荐,确定是自己想看且合适的书才会下单。

这样的买书准备,能帮我们选到真正想看的书,而且买回来不会一直放着,是会去看完的。

整个过程相当于做一个买书计划,旨在帮你买到合适且会看的书。

放弃一定要“从头读到尾”的想法。

这一点是白杨决定开始大量看书后发现的。

比如工具书,里面的内容就不适合全部研读。对于这类书,我们只需要找到对当下困惑有用的内容去研究即可。

带着目的去看书,减少看不必要的内容,不仅能帮我们节省下珍贵的时间,还能让我们的阅读体验变得更好。

甚至你还会发现,转变想法去看书后对书中内容了解的更深刻了。

所以,我们并不一定抱着“一定要看完全书”的心态去看阅读,找到适合自己的阅读方式和方向更重要。

找到你的阅读原动力。

在开始看一本书前,白杨会反复问自己很多问题,比如:

我想从这本书中得到什么收获?

我有什么待解决的问题是能从这本书中找到答案的?

这本书能给我带来什么方面的收获?

疑惑能帮我们加深对所看书籍兴趣,让阅读这一行为增加更多美好的体验。

看书的原动力不一定是功利性的,也可以是带着让自己放松的心态去看。

比如白杨在看《我想成为不错的人,但这并不容易》这本书一样,不为解决什么问题,更多是想从书中感受普通人的生活幸福感。

做好阅读笔记,增强阅读实感和思考。

笔记方法有很多种,有手写、电子、语音等方式,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才能坚持长久。

笔记的内容并不需要在一开始就固定住,可以在一次次书写过程中找到真正想要记录的那方面。

比如全文梗概、自己的感受、和作者不同的观点、看完后对现实的疑问、金句等。

不同内容的组成,能帮你去更好了解一本书。

白杨更偏爱电子笔记,喜欢记录全文梗概、在阅读时产生的思考、书中的金句,以及自己对金句的思考等。

每个人想要了解的侧重点不同,只要能帮你坚持下去的都是好的读书笔记方式。

保持每天至少阅读5分钟的习惯。

不要小看这5分钟,能让你看完三五页书。我们可以一起来计算:

每天三五页,一个月就能看完一本不够不薄的书,一年就能看完十二本。

你看,养成的习惯不在于大小,而在于坚持。

任何微小的坚持,都能带来引人侧目的质变。

看书的核心不是看了多少本书,而是看进去了多少本书。

你买书的数量太多,会造成你的阅读负担。

不盲目买超出自己阅读数量的书,或许能拥有更好的阅读感受。

1 阅读:16

野生白杨

简介:分享成长经验、写作干货、自律方法、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