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中医王大夫,口干、口苦、口臭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毛病,其实可能隐藏着身体的大问题。

就比如之前接诊的一位患者,他除了口干、口苦、口臭,头油味也大,脸和脖子总感觉胀,脖子还有淋巴结肿大。然后胃也经常不舒服,吃饱了就胀气打嗝,大便呢不成形。平时梦多,睡醒还是累,小便黄,会起夜。

脾虚以后运化失职,会产生痰湿,痰湿又会阻滞气机,郁而化热,然后湿热就产生了。湿热循经向上熏蒸,让心神不得安宁,人就会失眠多梦,加上脾虚气血也不够,心神得不到滋养,所以即使睡了也觉得累。然后头油多、味道重也是湿热熏蒸,导致油脂分泌过盛的表现。
同

时呢,因为湿性趋下,所以往往还会影响下焦肾脏、膀胱的状态,所以才会起夜、小便黄。而大便溏稀不成形,也是脾虚水湿影响肠道的典型表现。

其次,他的舌左侧偏大,考虑胃气不降。在中医理论中,脾主升清,胃主降浊,互相配合,脾虚了,胃气也受影响,本该向下走的现在反而上逆,导致食物不能被正常消化,出现腹胀、打嗝,再带着腐浊之气往上冲,口臭就来了。
然后他的舌质颜色暗,舌下脉络粗,说明还有血瘀。痰湿重浊黏滞,会阻滞脉络,导致气血运行不通畅,进而出现痰瘀互结的情况。有这种舌象的人啊多是三高人群,爱吃油腻、甜的东西。

另外他反映的淋巴结肿大问题,这在中医眼里通常和痰湿、热毒有关,它们会导致局部气血不畅,形成肿块。脖子胀则考虑和肝气郁结有关,因为肝经是循行于颈部两侧的,气滞则胀。口苦呢也同样和肝胆有关。
综上所述,这位患者的情况就是湿热夹杂瘀血,调理的思路可以参考用柴胡、黄芪、枳壳、大黄以及半夏、生姜、陈皮来通肝胆、降胃气,然后加上桂枝、桃仁、丹皮、茯苓来温血脉、破痰瘀、通经络的作用,最后因为体内还有湿热毒火,所以要加薏苡仁、金银花来清热排脓。
除此之外,平时饮食也要忌肥肉、油炸食品、甜饮料这些助湿生热的食物,别吃撑,增加脾胃负担。以上就是今天要分享的全部内容了,如果你也有这方面的问题,请及时就医辨证,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