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近期,劳动法司法解释二征求意见稿已经出来了,为了更好地保护打工人的权益,咱们打工人,一定要了解这21条法律常识,特别是第19条和第20条,不知道的可能要吃大亏:

1.上一天班单位也得给发工资,干了活却不给发工资的单位违法
单位觉得员工就给干了一天的活,不想给员工发工资,员工需要明确,单位的这种行为一定是违法的,员工要勇敢积极去维权。
2.上班第一天很不幸就发生了工伤,单位也得赔偿
什么情况视为工伤: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1)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2)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3)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4)患职业病的;
(5)因公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6)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
(7)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3.员工离职不能说走就走,需要提前30天通知单位办好交接再走
如果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不想干了,也不能意气用事、蹬鼻子上眼、说走就走,员工需要提前30天通知单位,书面通知或者口头通知都可以,需要给单位留下一定的时间弥补劳动力空缺,这是员工应该尽的职责和义务。
4.无缘无故被炒鱿鱼属于违法解除劳动关系,每干满一年,可以要到两个月的工资作为赔偿金

5.单位无故调岗降薪违法,但劳动者如果逆来顺受,长期不提书面异议,也不申请劳动仲裁的,将来就很难维权了
单位不能无缘无故给员工调岗降薪,单位如果想给员工降薪或者调岗,需要提前通知员工,员工如果同意,那么,就需要更改或者重新拟定劳动合同的内容,如果员工不同意降薪或者调岗,那么,单位不能私自降薪调岗,否则单位违法,员工可以提出书面异议或者申请劳动仲裁。
6非工作时间利用微信等社交软件打卡汇报工作等事宜,也可酌情认定为加班
7.劳动者有拖欠工资欠条的,无需仲裁前置,可以直接去法院起诉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发生了劳动争议,劳动者的维权途径有以下四个:
①和解
②调解
③劳动仲裁
④劳动诉讼
劳动仲裁是提起劳动诉讼的必经程序,也就是说,需要先提起劳动仲裁,对劳动仲裁的裁决结果不服气的话,可以自拿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到法院起诉。但是,如果劳动者有拖欠工资欠条的,就无需仲裁前置,可以直接去法院起诉。
8.劳动仲裁免收仲裁费

9.加班费的初步举证责任在劳动者,劳动者不能证明存在加班事实的,加班费很难得到支持
在我国,是允许加班的,只不过加班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且加班有加班费。但实际上,加班费往往很难要回来,单位不想发给员工,这时候员工就可以维权了,在维权的时候,员工需要拿出证据证明自己给单位加班了,什么可以作为证据呢?比如:上下班打卡记录、与公司员工的聊天记录等等都可以作为证据来使用,但是如果员工拿不出自己加班的证据,往往加班费很难得到支持。
所以,平时加班的时候就要留个心了,注意保留加班的证据。

10.单位不交社保违法
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的时候,有一些条款是必备条款,必须要呈现在劳动合同里。
《劳动合同法》第十七条:劳动合同应当具备以下条款:
(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
(二)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
(三)劳动合同期限;
(四)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
(五)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六)劳动报酬;
(七)社会保险;
(八)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
(九)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

11.单位不签劳动合同,劳动者最多可以索要11个月的双倍工资,但是呢应当注意一年的诉讼时效
用人单位应当自用工之日起的一个月内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满一个月不满1年仍然不签订劳动合同的,应当支付劳动者双倍工资,最多连续支付11个月的双倍工资,并且要补订书面的劳动合同。
12.单位强迫劳动者加班,不给加班费的,违法
13.单位扣留劳动者身份证、毕业证书、学历证书、职业技能证书的,违法
14.劳动合同到期,单位不续签的,单位应当支付经济补偿金

15.工作满1年可以有5天的带薪年休假,单位不放年假,又不给应休未休年假工资的,违法
16.试用期,不能随便开除员工
17.单位实行末位淘汰制,原则上违法
18.交了社保的女职工,可以享受生育津贴

19.公司从事电信诈骗的,作为电诈公司的员工,也要承担法律责任
因此,员工如果知道自己所在的公司是从事电信诈骗的,赶紧从公司离职。
20.员工自己给公司担保的,要承担法律责任
